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PXM2012014213000042)
-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1
- 相关作者:钱枫李峣何翔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北京西三环地区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有机脂肪酸的污染特性被引量:1
- 2013年
- 2012年1—7月在北京市西三环航天桥地区,用大流量分级采样器分5级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采用溶剂提取和衍生化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GC-MS分析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有机脂肪酸.结果表明:在颗粒物中共检出21种MOA(一元有机脂肪酸)和7种DIA(二元有机脂肪酸);ρ(∑21MOA)(21种MOA总质量浓度)和ρ(∑7DIA)(7种DIA总质量浓度)均在粒径<0.69μm的超细颗粒中最高,分别约占各自5级颗粒物质量浓度总和的30.0%和32.5%;颗粒物中ρ(∑21MOA)和ρ(∑7DIA)月际变化规律不同,前者在1—2月最高,3月次之;而后者在5—7月最高.MOA和DIA的组成、分布特点亦不尽相同,其中C10~C24的MOA表现出明显的偶数碳优势,而DIA没有显现奇偶优势;MOA中ρ(C16-MOA)最高,ρ(C18-MOA)次之;DIA中ρ(壬二酸)最高.基于MOA的C18/C16〔ρ(C18-MOA)/ρ(C16-MOA)〕和CPI(碳优先指数)分析表明,颗粒物中MOA主要来自人为源,与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及烹调排放相关,1—2月燃煤排放对颗粒物中MOA的贡献明显.
- 何翔钱枫李峣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有机酸粒径
- 北京市西三环地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性被引量:16
- 2013年
- 于2012年3—12月在北京市西三环地区按粒径分6级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颗粒物样品中16种优控PAHs(多环芳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中ρ(∑16PAHs)(PAHs的总质量浓度)季节变化显著,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并且与ρ(PM)(PM为颗粒物)呈良好线性相关;不同粒径颗粒物中ρ(PAHs)呈向小粒子富集的趋势,PM2.1中ρ(PAHs)约占ρsum(∑16PAHs)〔6级颗粒物中ρ(∑16PAHs)总和〕的64%~87%;除夏季3环PAHs占优势外,其他季节均以4~5环PAHs占优势;同时,随着粒径的减小,PAHs有向高环数富集的趋势.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法进行源解析发现,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燃煤是本地区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主要来源;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PAHs来源有差异,2.1~10.2μm粒径段颗粒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贡献率为63.0%;而1.3~2.1μm和<1.3μm的颗粒物中PAHs均主要来源于燃煤,贡献率分别为56.8%和58.7%.
- 李峣钱枫何翔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粒径分布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