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218)

作品数:6 被引量:114H指数:6
相关作者:赵小锋邱全毅唐立娜黄聚聪王慧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城市
  • 3篇城市化
  • 3篇城市热岛
  • 1篇遥感
  • 1篇遥感监测
  • 1篇食物
  • 1篇食物消费
  • 1篇透水
  • 1篇土壤
  • 1篇热岛效应
  • 1篇热力
  • 1篇热力景观
  • 1篇像元
  • 1篇像元分解
  • 1篇磷素
  • 1篇环境负荷
  • 1篇混合像元
  • 1篇混合像元分解
  • 1篇SLEUTH...
  • 1篇不透水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城...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赵小锋
  • 3篇邱全毅
  • 3篇唐立娜
  • 2篇王慧娜
  • 2篇黄聚聪
  • 1篇陈峰
  • 1篇周彬学
  • 1篇崔胜辉
  • 1篇冯徽徽
  • 1篇叶红
  • 1篇毛小岗
  • 1篇李桂林
  • 1篇刘慧平
  • 1篇邓蕾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城市居民食物磷素消费变化及其环境负荷——以厦门市为例被引量:6
2013年
城市磷代谢不但关系到居民食品安全,还影响到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由此带来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改变食物消费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从而对城市磷代谢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了1988—2010年厦门市经食物消费进入城市系统的磷素变化动态,在此基础上对人均食物磷消费量与相关社会经济因子进行了Spearman相关分析,并计算了居民食物磷素消费的环境负荷。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厦门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食物磷素消费总量波动上升;人均食物磷素消费量呈M型变化,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998年和2003年;高磷含量食物如奶制品、水产品,在人均食物磷素消费量中所占比例剧增,分别由0.3%和6.8%上升至14.9%和15.5%。(2)人均粮食磷素消费量与恩格尔系数、平均家庭人口数呈高度正相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食物价格指数以及具有大学学历以上人口比重呈高度负相关;而植物油、瓜果、畜禽肉、蛋类、奶类和水产品磷素消费量则与粮食所呈现的相关性相反。(3)随着食物磷素消费总量的增加,磷素的环境负荷总量也呈剧增趋势,尤其进入土壤的磷素量剧烈上升,所占比例由59.7%增至85.1%,这可能与禁磷措施的实行、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处理工艺的改进等有关。
王慧娜赵小锋唐立娜崔胜辉李桂林
关键词:食物消费环境负荷
城市混合像元分解中土壤与不透水面纯像元选取方法的对比研究——以厦门为例被引量:7
2013年
近年来混合像元分解在城市地表组分监测与分析中的应用逐渐成为城市遥感的一个热点。纯像元的选取是混合像元分解过程中的重点和关键所在。以沿海城市厦门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土壤和不透水面纯像元选取规则,使用2组12种不同的纯像元选取方法对2007年1月8日TM影像进行混合像元分解,对分解结果的模型适宜度进行了比较,并使用2006年12月25日SPOT5高分辨率影像对分解结果的精度进行了比较和评估。结果表明:混合像元分解在纯像元选取时,S端元选取兼顾低反射率裸土和高反射率裸露基岩的纯像元可以整体提高分解的模型适宜度和分解精度;适度提高I分量纯像元中高反射率纯像元的比例有助于改善整体尤其是S、W分量的分解效果。
邓蕾赵小锋王慧娜邱全毅陈峰
关键词:混合像元分解土壤城市
热岛效应季节动态随城市化进程演变的遥感监测被引量:18
2009年
作为城市特有的一种环境问题,热岛效应动态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城市热岛研究的基础工作。遥感技术在城市热岛动态变化监测方面的有用性已经得到了证实。然而当前城市热岛遥感研究基本都取少数几景进行对比分析,这使得遥感在城市热岛时空动态监测方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采用50景长时间序列Landsat TM和ETM+SLC-on/off影像,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热岛强度、热岛范围等指标和热岛显著区的概念对厦门市1987-2008年20年间热岛季节动态随城市化进程演变的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城市热岛在2003、2004年之后已由春夏秋扩展到冬季,且冬季热岛的高等级斑块在数量、个体面积和总面积上均有明显增长趋势。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赵小锋叶红
关键词:城市热岛城市化遥感
城市热力景观格局季节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应用被引量:14
2011年
热岛效应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环境公害,对其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热力景观是分析城市热岛空间格局的一种新方法。以厦门为研究对象,利用2002年1、2、3、8、12月的Landsat ETM+影像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在此基础上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厦门城市热力景观格局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厦门城市热岛在夏季(8月)最强,春秋次之,冬季(1月)最弱。该变化特征是城市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和人为废热排放随季节变化的共同结果。应用该方法对2002年厦门热污染源进行调查,发现当年共有热污染源26个,其中工业热污染源18个。该研究可为环保、能源等部门乃至于整个城市的规划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黄聚聪赵小锋唐立娜邱全毅
关键词:城市热岛热力景观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热岛景观格局演变的时空特征——以厦门市为例被引量:69
2012年
热岛效应作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特有环境问题,对其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厦门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87—2007年等时间间隔、同时相的5景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在此基础上使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厦门城市热岛景观格局随城市化进程演变的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厦门城市化进程加深,整个热岛景观在逐渐变得更加破碎化,高等级热岛景观斑块个数、类型面积和个体面积都增大;新的高等级热岛景观斑块都出现在原有高等级斑块附近,致使高等级类型的邻近度增加而各类型之间相互接触的程度也增加;景观总体的聚合度逐渐下降,而高等级热岛景观类型的聚合度则呈上升趋势;景观水平的蔓延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优势度高的低等级热岛景观所占的比重下降,优势度逐渐降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各热岛景观面积在各类型间的分配逐渐趋于均匀;热岛景观斑块的转化方面,在20 a间低等级斑块类型(1、2、3级)向高等级斑块类型(4、5、6级)转化的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而高等级斑块类型向低等级斑块类型转化的面积总体上呈减小趋势,且等级升高的面积明显大于同期等级降低的面积;就高等级热岛景观斑块而言,他们与3级热岛景观斑块间的相互转化最容易发生,远比高等级斑块内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得容易,尤其6类和5类的转化是最为困难的热岛景观变化之一;从空间上看,各高等级热岛景观斑块都经历了数量增加、面积扩大、等级升高三个方面的变化,形成了海沧、新阳、杏林、厦门岛西北港口区和机场5个高温组团。利用景观指数分析城市热环境,可探明热岛景观随城市化演变的趋势,并为有效的热岛效应减缓措施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
黄聚聪赵小锋唐立娜邱全毅
关键词:城市热岛城市化
SLEUTH模型的参数行为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为探索SLEUTH模型的参数行为,利用场景分析方法,并以东莞市寮步镇为例,通过SLEUTH模型构建11个场景,预测研究区到2030年的城市扩张情况,进而研究SLEUTH模型的繁衍系数与蔓延系数对城市扩张数量及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繁衍系数与蔓延系数对城市扩张的推动作用存在一个最低阈值,当大于该阈值时,城市用地将不断向外扩张,并随时间推移趋于稳定,呈现较强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以上,从而充分体现了城市系统的突变性、自组织性与非线性等复杂性特征。研究成果可为深刻理解SLEUTH模型特征提供有利的分析工具。
冯徽徽刘慧平周彬学毛小岗赵小锋
关键词:SLEUTH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