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eb500700)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唐北沙王磊郭纪锋徐倩周亚芳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CΓ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组
  • 1篇蛋白组学
  • 1篇遗传性
  • 1篇遗传性脊髓小...
  • 1篇震颤
  • 1篇中国南方汉族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退行...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变性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分析
  • 1篇退行性疾病

机构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唐北沙
  • 1篇潘乾
  • 1篇刘炳玉
  • 1篇郭纪锋
  • 1篇王鸿丽
  • 1篇易继平
  • 1篇李晓辉
  • 1篇陈现红
  • 1篇沈璐
  • 1篇江泓
  • 1篇王鲁宁
  • 1篇夏昆
  • 1篇王俊岭
  • 1篇周亚芳
  • 1篇徐倩
  • 1篇王磊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ATP13A2基因与帕金森病被引量:3
2009年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病理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的形成。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上。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65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病率为1%-2%。
王磊郭纪锋唐北沙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年龄静止性震颤神经元变性
中国南方汉族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患者蛋白激酶Cγ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SCA)患者蛋白激酶Cγ(PRKCG)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对已经排除SCA1、2、3、6、7、8、10、12、17和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的67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CA家系先证者进行PRKCG基因全编码区18个外显子及外显子一内含子交界区突变检测。结果本组SCA患者未检测到PRKCG基因致病突变,共发现4个单核苷酸多态(e.507A〉G,IVS15—41T〉C,纯合、杂合e.1941C〉T),其中e.507A〉G为新发现的罕见多态。结论PRKCG基因突变在中国大陆汉族SCA患者中可能罕见。
易继平江泓周亚芳王俊岭徐倩李晓辉沈璐潘乾夏昆唐北沙
关键词: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突变
DJ-1蛋白在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蛋白组学的表达
2009年
目的从蛋白质水平初步探讨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寻找并鉴定与之有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8例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5例正常老年人颞叶脑皮质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后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及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法进行质谱分析,搜索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分别获得两组脑组织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质组表达图谱,DJ-1蛋白在疾病组明显上调。结论DJ-1蛋白可能成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潜在标志物,从而帮助开发靶向目的蛋白质的新型抗神经退化药物。
陈现红王鲁宁王鸿丽刘炳玉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蛋白质组学DJ-1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