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21A011113)
-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 相关作者:周琴李科董航刘翔翊沈纪川更多>>
- 相关机构: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州市2004-2009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4-2009年恶性肿瘤发病流行特征分布,为制定广州市癌症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主动收集和被动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广州市户籍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数据。具体资料来源于广州市162家具有肿瘤诊治能力医院2004-2009年入院的所有肿瘤患者资料,死亡补发病例来源于死因监测系统。ICD-10编码范围为C00-C97。结果:广州市2004-2009年所有新发恶性肿瘤病例为123 863例,粗发病率为272.4/10万,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96.2/10万和247.4/10万。从35岁开始,随着年龄增加恶性肿瘤发病率快速上升。儿童期白血病发病率较高。前5位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乳腺癌和鼻咽癌。除甲状腺癌女性多于男性外(女/男=3.8),其他均是男性多于女性,而差别较大的有食管癌(男/女=4.8)、肝癌(男/女=4.7)、膀胱癌(男/女=3.9)、肺癌(男/女=2.2)和鼻咽癌(男/女=2.1)。6年间,女性甲状腺癌上升了41.4%,鼻咽癌下降了39.6%。结论:广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国内较高水平,不同人群发病特点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政策,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从而降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促进居民健康。
- 周琴林国桢李科董航刘翔翊沈纪川
- 关键词:肿瘤流行病学发病率
- 广州市社区女性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女性乳腺癌患者出院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内包括昌岗、沙园、晓港等16个社区在内的所有满足条件的乳腺癌患者(2010-2012年确诊并经过治疗且调查时未住院的广州市户籍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诊疗信息、患者肿瘤家族史、经济状况,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诊疗信息、肿瘤家族史等因素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结果共发出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5份,有效率为94.2%。被调查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7.2±11.7)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0.6%(124/245),以正常退休人群为主,占57.1%(140/245)。调查对象的焦虑标准分平均为(35.7±7.7)分,高于国内常模的(29.78±10.07)分(P〈0.01),焦虑患者占被调查人数的28.6%(70/245);调查对象的抑郁平均粗分为(38.7±9.2)分,抑郁患者占被调查人数的49.0%(120/24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表明,相对于无治疗副作用的乳腺癌患者,不管是1—2种,还是3种及以上副作用的患者,其发生焦虑、抑郁状况的风险更高(焦虑:OR=21.9、12.2;抑郁:OR=6.2、4.8);相对于希望家人/亲朋好友支持的患者,希望医生支持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焦虑(OR=2.2);相对于医生不重视的、无癌症家族史的患者,医生重视、有癌症家族史的患者发生抑郁风险更低(OR均为0.4)。结论广州社区女性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率较高。应加强对患者的医学指导和心理干预,降低患者治疗副作用,提高医生对患者的支持力度,加强患者对于癌症相关治疗的了解,�
- 刘颖芝周琴谢玉婷陈淑明曾彦珺骆习之罗曼吴晓燕
- 关键词:乳腺癌焦虑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