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1018)

作品数:5 被引量:80H指数:5
相关作者:李伟峰欧阳志云陈求稳毛劲乔肖荣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城市
  • 2篇洪水
  • 2篇奥运
  • 2篇奥运村
  • 2篇城市洪水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亚像元
  • 1篇遥感
  • 1篇遥感信息
  • 1篇生态过程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水动力模型
  • 1篇水文
  • 1篇水文模型
  • 1篇像元
  • 1篇景观
  • 1篇景观生态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广州市城市规...

作者

  • 4篇李伟峰
  • 3篇欧阳志云
  • 2篇毛劲乔
  • 2篇陈求稳
  • 1篇蔡云楠
  • 1篇肖荣波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遥感学报
  • 1篇Scienc...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京奥运村洪水淹没风险模型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城市暴雨积水的风险越来越大,城市洪水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环境灾害的热点问题.如何有效分析城市水文过程,准确评估城市洪水风险是市政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迫切需要.城区人工下垫面复杂,水利设施众多,传统的水文模型和水动力模型均难以准确地模拟洪水非恒定演变过程.以城市复杂环境下的产汇流、排水、积水等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水文模型实时模拟降雨径流过程,进而分别建立适用于排水系统的一维水动力模型和适用于地表洪水漫流的二维水动力模型,最终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将这三类模型进行在线耦合,最终建立起适用于城市洪水预测模拟的耦合模型系统.以北京奥运村为例,针对不同的典型降雨过程,对该模型系统进行验证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复杂市区降雨积水过程,能够提供可信度较高的城市洪水潜在风险评估,切实指导区域水利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管理.
李伟峰陈求稳毛劲乔
关键词:城市洪水水文模型水动力模型
基于遥感信息的北京硬化地表格局特征研究被引量:20
2008年
地表硬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识别地表硬化程度对认识城市景观格局、物流、能流等社会、经济、自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用TM遥感影像,发展城市地表硬化度的遥感分析方法,提出地表硬化度指数,应用主成分回归方法,有效地拟合了地表硬化度和多光谱因子的关系(RTM=0.851,p<0.001)。经统计检验:基于TM拟合的地表硬化度和真实的地表硬化度的相关性达到0.91(R=0.91)。在此基础上,应用地表硬化度指数和基于目标分割的遥感分类方法,研究了北京市建城区(5环内)地表硬化度和建设密度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区中等(地表硬化度在50%—70%)和高密度建设用地(地表硬化度大于70%)总体比例大于70%,占绝对优势,其景观斑块的大小、形状等格局特征主导了北京城区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但2—5环不同环带内硬化地表的格局特征明显不同。3—4环带是近20年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地表硬化格局综合体现了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特征;2环带是老城区,以老北京胡同和文化古迹为主,高密度建设用地比例最高;5环带是城乡过渡区,以村镇、开发区为主体的高密度和中等密度建设覆盖比例为68.8%,斑块异质性较其他环带低,以林地、耕地等为主的硬化度较低的土地覆盖比例是31.2%,斑块异质性更低。
李伟峰欧阳志云陈求稳毛劲乔
关键词:遥感
基于亚像元估测的城市硬化地表景观格局分析被引量:22
2007年
城市硬化地表不仅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重要因子,也是定量描述城市地表物理特征,进行城市景观分类的基础。基于多种分辨率遥感影像亚象元分类提取硬化地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利用TM/ETM+和Quickbird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以北京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对比分析回归树法和多元回归法的估测精度,选出预测硬化地表指数(Impervious surface index,简称为ISI)最优估测模型,并进行景观分类与城市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回归树亚象元估测法是提取硬化地表信息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最大相关系数=0.94),不同季节遥感影像可以挖掘地物在不同时期光谱差异,提高分类精度。(2)根据硬化地表指数划分城市用地类型,提供了量化分类的依据;(3)北京城市硬化地表景观格局表现出极强的空间梯度性,从北京市中心到郊区,ISI逐渐降低:城市二环以内,ISI平均值为67.32%,集中分布在高于60%范围;二环-四环分布比较相似,平均值分别为65.91%、66.13%;四环-五环区域ISI下降迅速(ISI=46.42%),存在两个高峰,分别是低于<20%和>70%;六环以外区域,非硬化地表成为主要类型(ISI=9.32%);(4)北京市景观格局在不同区域差异巨大:从市中心到市郊,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强,平均斑块面积逐渐增加,高密度城市用地比例逐步下降,自然地表平均面积呈现U形分布;中等密度城市用地斑块密度最高,破碎度最高;城市用地形状比自然地表复杂,低密度城市用地形状最为复杂。(5)运用回归树亚象元估测法提取出北京中心城区硬化地表信息,为城市地表景观特征提取与高精度量化分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景观分类及景观格局分析,进一步推广并论证了硬化地表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肖荣波欧阳志云蔡云楠李伟峰
关键词:景观生态
Development of 1D and 2D coupled model to simulate urban inundation:An application to Beijing Olympic Village被引量:5
2009年
Urban inundation due to anomalous storms is a serious problem for many cities worldwide.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accurately simulate urban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efficiently predict the potential risks of urban flood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drainage designs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ergency ac-tions. However, the complexity of urban landforms and the diversity of hydraulic infrastructure pose particular challenges for the simul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urban drainage processes. This study developed a methodology to comprehensively simulate inundation processes by dynamically coupling 1D and 2D hydrodynamic models. By allowing the simultaneous solution of the processes of rainfall and runoff, urban drainage, and flooding,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potential inundation risks of any designed drainage system. Furthermore,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based platform was fully integrated with the model engine to effectively illustrate the context of the problem. The developed model was then demonstrated on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 Villag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5-year and 50-year design storms. The sewer discharge, channel discharge, and flood propaga-tion (inundation initiation, extent, depths, and duration) were numerically valid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identified the potential inundation risks. From th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coupled GIS and 1D and 2D hydrodynamic models have the potential to simulate urban inundation processes, and hence efficiently predict flood risks and support cost-effective drainage design and management. It also im-plies promising prospects about the wide availability of high quality digital data, GIS techniques, and well-developed monitoring infrastructure to develop online urban inundation forecasts.
LI WeiFeng CHEN Qiu Wen MAO JingQiao
关键词:城市洪水奥运村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城市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过程被引量:23
2007年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复合生态系统。人为的开发利用活动和局地的生物物理条件形成了城市特有的景观格局。城市发展改变了自然的生物栖息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以及所提供的各种服务。这种改变最终又会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生存。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景观格局和和重要生态过程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通过研究发现,在大尺度上,净初级生产力是衡量城市发展对区域物流、能流影响的有效指标;在小尺度上,城市物流、能流过程和城市内部的景观结构、格局有很强的相关性。城市发展显著的改变了自然的栖息地及生物生长过程,本地植被种类减少,外来种增加,外来种的数量和人口数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而城市动物群落主要由一些小型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组成,其中,鸟类是研究城市化过程的有效指示物种。城市生态系统特有的景观格局及生态等过程显著的改了局部区域的微气候和水文过程,城市气温增加,风速降低,云、雾量增加,地表径流增加,流速加大,污染负荷增强等。因此,控制人类活动,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格局,是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但是,目前有关城市-格局-过程之间的影响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尤其是定量研究较少。因此,结合传统的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为深入分析城市格局-过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前景。
李伟峰欧阳志云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生态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