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5103) 作品数:7 被引量:66 H指数:4 相关作者: 陈乾旺 高远浩 牛和林 陈昶乐 娄正松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平顶山学院 河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文化科学 更多>>
BaCO_3单晶纳米线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35 2003年 本文以有机钛偶合体胶束作模板剂,采用溶剂热技术,成功制备了单晶碳酸钡纳米线,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能量损失谱(ED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纳米线进行了表征。碳酸钡纳米线呈均匀的直线形,直径为25~60nm,长度达到十几微米。并对BaCO3纳米线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浅析。 高远浩 牛和林 陈乾旺关键词:单晶 溶剂热法 单晶CaSO_4纳米管的制备——非片状结构化合物形成纳米管的新途径 被引量:6 2005年 以Ti—O—Ti油酸偶合体作为结构引导生长剂,采用溶剂热技术成功地制备了单晶无水硫酸钙纳米管,并通过XRD、X射线能谱(EDX)、TEM、选区电子衍射(CBED)对CaSO4纳米管进行了表征.其晶格常数与JCPDS标准卡单斜相CaSO4晶体数值一致,属P3m1(164)空间群.纳米管呈均匀的直管形,直径约为30nm,内径约为10nm,长度达到3·0μm.并对硫酸钙纳米管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浅析,提出了非片状结构的离子晶体,通过结构引导生长剂诱导生长成为片状结构,在溶剂热条件下弯曲、旋转、卷拢形成纳米管的新方法. 高远浩 刘锦 牛和林关键词:溶剂热法 CASO4 纳米管 碳纳米管内分立的纳米铁粒子的热氧化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1 2009年 研究了纳米铁填充的碳纳米管基复合纤维在空气中的热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一般在室温即被氧化的铁(Fe)纳米粒子在170℃仍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这一方面是由于碳纳米管的保护作用所致,另一方面碳纳米管末端的Fe纳米粒子在室温下即迅速被氧化成反尖晶石型Fe3O4/γ-Fe2O3,170℃以下能有效阻止氧分子向碳纳米管内扩散。因此,170℃可以被看作氧分子扩散进入碳纳米管腔的极限温度。在170℃以下时,氧分子无法渗透Fe3O4/γ-Fe2O3晶格在管腔中形成氧分子。当温度高于170℃时,氧分子渗透发生,管腔内的Fe纳米粒子由靠近管末端位置到内部逐渐被氧化。由于相对良好的热氧化稳定性,Fe填充碳纳米管基复合纤维的铁磁性将可以在更高温度范围内得以保持。 黄钊 陈乾旺 刘业如关键词:热稳定性 临界温度 人工合成金刚石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05年 1796年英国科学家S.Tennant的精确燃烧实验,首次揭示金刚石是由纯碳构成的宝石,从此人类开始了漫长的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探索.金刚石通常只能在极端条件下形成,因此,合成技术的突破是人类合成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文章对这一领域一些重要工作做了简单回顾,也讨论了作者在合成金刚石方面的工作.我们在440℃的低温条件下,用碱金属(Li,Na,K)还原超临界CO2,得到透明、大尺寸的金刚石晶体,首次实现了金刚石燃烧实验的逆过程,即把低能、直线型CO2 分子变成了碳 -碳四面体连接的金刚石,开辟了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新途径.也讨论了它与天然金刚石起源之间的可能联系. 陈乾旺 娄正松 王强 陈昶乐关键词:合成金刚石 碳四 超临界CO2 燃烧实验 四面体 SiO_2/PE/Bi_2S_3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合成与性能(英文) 被引量:2 2005年 以多层电解质作为微型反应器,制备了SiO2/Polyelectrolyte(PE)/Bi2S3核壳纳米粒子。XRD结果表明Bi2S3颗粒属于正交晶系。由透射电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照片可知,在直径为640nm左右的SiO2表面覆盖了厚度35nm的Bi2S3壳层。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硅烷网络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SiO2表面的硅烷醇键沉积在Bi2S3的表面)。SiO2核和SiO2/PE/Bi2S3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在900nm存在典型吸收边。 张立新 罗佳 王琳 金浦 陈乾旺关键词:核壳结构 聚电解质 微型反应器 MgFe_2O_4纳米粉体的水热合成及其表征(英文) 被引量:5 2005年 MgFe2O4 nanoparticles were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t 150 ℃ using iron nitrate [Fe(NO3)3·9H2O], magnesium nitrate [Mg(NO3)2·6H2O] and sodium hydroxide (NaOH) as starting materials by carefully controlling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influences of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presence or absence of Na+, molar ratio of Fe3+ / Mg2+, concentration of mental ions,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resultant product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hydrothermal process. The sample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its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using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VSM). 黄玉洁 王军 陈乾旺关键词:水热合成 纳米粉体 PRESENCE PRODUCTS RATIO NA^+ 磁场诱导下Fe_3S_4向FeS_2转化速率的增加(英文) 被引量:1 2007年 以FeCl3和CH4N2S为主要原料,在0.2~0.4T的外加磁场强度下,温度为170℃的反应体系中研究了磁场对前驱物Fe3S4转化成FeS2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e3S4到FeS2的转化率是与磁场强度有关的。Fe3S4的硫化过程可能是通过溶解.再结晶机理。外加磁场的存在可以促进物质的传输过程,从而加速前驱物的溶解和再结晶过程,导致和没有外加磁场相比Fe3S4到FeS2的转化率的增加。 唐艳 陈乾旺 熊鹰 李岩关键词: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