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631)
-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5
- 相关作者:徐剑铖胡明冬周长喜杨昱钱桂生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解放军324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鞭毛蛋白诱导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4年
- 胡明冬徐剑铖毛宝龄
- 关键词:鞭毛蛋白脓毒血症急性肺损伤
- Toll样受体5在鞭毛蛋白致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其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检测鞭毛蛋白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5(TLR5)mRNA的表达和NF-κB活性变化,初步探讨TLR5在鞭毛蛋白致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途径。方法从大肠杆菌中分离纯化鞭毛蛋白并鉴定。大鼠经尾静脉注射鞭毛蛋白以建立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原位杂交法和核酸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分别检测鞭毛蛋白致ALI大鼠肺组织中TLR5mRNA表达及NF-κB活性。结果从大肠杆菌中成功分离纯化出鞭毛蛋白,其分子量约65 kD。静脉注射鞭毛蛋白成功建立了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在静脉注射鞭毛蛋白复制大鼠ALI模型过程中,随着鞭毛蛋白剂量增加及其作用时间的延长,肺组织TLR5的表达逐渐增多,NF-κB活性增强。结论静脉注射鞭毛蛋白可导致大鼠急性肺损伤;TLR5作为细胞膜上鞭毛蛋白的受体参与了鞭毛蛋白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过程;NF-κB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鞭毛蛋白诱导大鼠ALI的过程中发挥着作用。
- 杨昱徐剑铖钱桂生胡明冬
- 关键词:TOLL鞭毛蛋白急性肺损伤核因子-ΚB
- 鞭毛蛋白在实验性脓毒症性肺损伤中作用的初步探讨
- 2009年
- 目的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中观察鞭毛蛋白在其体内可能的致炎症肺损伤作用,及其抗血清可能的对抗炎症损伤的作用。方法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致伤组),用鞭毛蛋白抗血清对抗(治疗组),并设定对照组(除不结扎、不刺破、不切除盲肠外,其余处理同致伤组),于2、4、6、12、24、48h时,对比观察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湿/干比值(W/D)、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鞭毛蛋白和TNF-α含量的变化以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12、24、48h时,致伤组PaO2显著降低,而W/D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6、12、24、48h时,致伤组鞭毛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在24、48h时,治疗组PaO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W/D显著升高(P<0.01)。在12、24、48h时,致伤组TNF-α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4、48h时,治疗组TNF-α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致伤组与治疗组比较:在12、24h时,致伤组PaO2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W/D和TNF-α含量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发现致伤组在12h后发生显著的病理变化,而治疗组在24h后才发生显著的病理变化。结论鞭毛蛋白是脓毒症时导致大鼠肺炎症损伤的重要致伤因素。
- 胡明冬徐剑铖钱桂生周长喜杨昱毛梅
- 关键词:鞭毛蛋白脓毒血症急性肺损伤
-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的分离、纯化和鉴定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提纯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并鉴定。方法选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经自制的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后,酸裂解法初步分离出鞭毛蛋白,用AKTAExplorer蛋白纯化系统除盐,弱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纯化的蛋白用SDS-PAGE、Westernblot和磷钨酸负染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copy,SEM)观察并摄片鉴定。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所获得鞭毛蛋白的产量。结果SDS-PAGE提示纯化的鞭毛蛋白为一条相对分子质量(Mr)为52×103蛋白带;免疫印迹试验亦提示条带在Mr52×103处;SEM观察发现该鞭毛蛋白呈丝状;三者均证实该蛋白为同一均质蛋白。蛋白定量测得每克湿重的细菌可提取(4.8±0.5)mg鞭毛蛋白。结论经酸裂解法可获得高产量的鞭毛蛋白,且易于纯化和鉴定。
- 胡明冬徐剑铖周长喜冯英凯龚传明毛宝龄
-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蛋白纯化SDS-PAGE扫描电子显微镜
- 不同剂量鞭毛蛋白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经大鼠尾静脉注入不同剂量鞭毛蛋白后,观察不同时相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发生的情况,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24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致伤1组、致伤2组和致伤3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各致伤组分别给予5、50、500μg/kg的鞭毛蛋白,于静注后2、4、6、12、24、48h,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组织湿干比值(W/D)、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lβ(IL-lβ)细胞因子的含量以及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静注鞭毛蛋白后,在对应时相点,鞭毛蛋白注入剂量越大,大鼠PaO2越低,肺W/D越高;外周血及BALF中,细胞因子TNF-α、IL-lβ含量越高;肺组织病理改变越明显。以上各指标在各对应时相点,致伤2、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致伤2、3组与致伤1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致伤2组与致伤3组间仅TNF-α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鞭毛蛋白可致大鼠急性肺损伤,且其具有剂量和时间的差异性。
- 胡明冬徐剑铖周长喜杨昱钱桂生毛梅
- 关键词:鞭毛蛋白细胞因子
- 鞭毛蛋白与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致大鼠肺损伤的对比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观察鞭毛蛋白与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致大鼠肺损伤的差异。方法 鞭毛蛋白经颈静脉注射以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血清中TNF-α含量,并观察动脉血气分析、肺组织湿干比值(W/D)和肺病理变化程度。结果 用鞭毛蛋白成功建立了大鼠肺损伤模型。鞭毛蛋白致肺损伤大鼠的动脉氧分压(PaO2)、TNF-α、W/D和肺病理变化程度较脓毒症致肺损伤大鼠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鞭毛蛋白可用于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
- 周长喜胡明冬龚传明徐剑铖毛宝龄
- 关键词:鞭毛蛋白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 鞭毛蛋白与急性肺损伤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周长喜徐剑铖毛宝龄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ALI鞭毛蛋白可溶性受体全身炎症反应炎症介质
- 气管内滴入核仁素shRNA表达载体对脂多糖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建立气管内滴入核仁素shRNA表达载体的实验模型,观察其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活化的影响,探讨AM膜核仁素在LPS致大鼠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ALI组),C组(转染重组质粒pBS-U6.C23shRNA并ALI组),D组(转染对照质粒pBS-U6.ControlshRNA并ALI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LPS以建立ALI模型,气管内滴入法转染重组质粒pBS-U6.C23shRNA表达载体,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核酸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AM中核因子(NF-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表达。结果转染pBS-U6.C23shRNA表达载体后可以显著下调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减轻肺病理损伤;降低NF-κB的活性以及肺泡灌洗液中TNF-α和IL-6的含量。与A组相比,B组及D组的大鼠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C组大鼠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与B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组与B组中的大鼠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LPS处理后,各组大鼠AM中NF-κB活性显著增加,与A组相比,组间差异非常明显(P<0.01)。C组大鼠AM中NF-κB活性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D组与B组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LPS诱导肺损伤后,显著增加了大鼠BALF中促炎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各组和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C组大鼠BALF中TNF-α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D组与B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内滴入法可以安全有效转染核仁素shRNA表达载体,抑制AM活化,减轻肺损伤,AM膜核仁素参与了LPS致大鼠ALI的发病过程。
- 王艺徐剑铖毛梅李秋梅田静苏磊
- 关键词:核仁素脂多糖肺泡巨噬细胞
- 心脏瓣膜置换术凝血功能变化及对华法林出血不良反应的监测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通过检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对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监控。方法对157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3d、5d、7d、14d、1月、3月的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正常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进行持续的监控,并对其门诊随访进行出血、未出血分组比较。结果 指标中患者术后PT(INR)、APTT延长明显;时间上患者术后3~5dPT(INR)、APTT逐步延长(P〈0.05),PT从(16.3±1.6)s升高到(18.2±2.0)s,INR从(1.36±0.13)升高到(1.52±0.17),第7d,PT(INR)、APTT分别达到为(24.4±1.8)s(2.03±0.15)、(37.2±3.53)s,较术前显著延长(P〈0.01)。术后3个月凝血功能随访发现,与未出血组比较,出血组PT(INR)延长差异非常显著(P〈0.01),APTT延长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PT(INR)、APTT可作为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及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指标。
- 何发彬蒋栋能姚磊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凝血功能华法林
- 甲型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血清的制备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提纯甲型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方法 酸裂解法分离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通过半饱和硫酸铵提取、AKTAExplorer蛋白纯化系统除盐及弱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所获得鞭毛蛋白的产量通过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纯化后的鞭毛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通过免疫印迹试验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确定血清中是否有抗鞭毛蛋白抗体产生及其效价。结果 SDS PAGE提示,纯化的鞭毛蛋白为1条相对分子量为5 2×10 3 蛋白带;免疫印迹实验亦提示条带在5 2×10 3 处;蛋白定量测得每1克湿重的细菌可提取(4 8±0 5 )mg鞭毛蛋白;抗鞭毛蛋白抗血清效价为1∶64。结论 经酸裂解法可获得高产量的鞭毛蛋白,其抗血清易于制备,滴度高,该抗血清可能在拮抗脓毒血症炎症损伤作用方面有积极意义。
- 胡明冬徐剑铖冯英凯周长喜龚传明
-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