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747)

作品数:11 被引量:46H指数:5
相关作者:邹丽萍杨光苏小俊石秀玉刘占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痉挛
  • 7篇婴儿
  • 7篇婴儿痉挛
  • 5篇婴儿痉挛症
  • 5篇肾上腺
  • 5篇肾上腺皮质
  • 5篇肾上腺皮质激...
  • 5篇皮质
  • 5篇痉挛症
  • 5篇激素
  • 5篇促肾上腺皮质...
  • 4篇皮质激素
  • 2篇应激
  • 2篇幼鼠
  • 2篇孕期
  • 2篇受体
  • 2篇NMDA
  • 1篇多态
  • 1篇多态现象
  • 1篇心脏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儿科研究...
  • 2篇北京脑重大疾...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作者

  • 10篇邹丽萍
  • 2篇尚宁秀
  • 2篇石秀玉
  • 2篇刘占利
  • 2篇刘玉洁
  • 2篇苏小俊
  • 2篇王娟
  • 2篇赵建波
  • 2篇杨光
  • 1篇丁瑛雪
  • 1篇左萍萍
  • 1篇石凯丽
  • 1篇刘一沉
  • 1篇鞠俊
  • 1篇王雅洁
  • 1篇郎之琦
  • 1篇陈小桥
  • 1篇张君嗣
  • 1篇黄静
  • 1篇李慧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Chines...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MDA致婴儿痉挛症模型幼鼠血清皮质酮、ACTH及海马CRHmRNA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NMDA致痫对幼鼠血清皮质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海马CRH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11Wistar幼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MDA致痫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共20只。腹腔注射NMDA和生理盐水后观察3h,观察幼鼠行为学改变并进行癫痫评分;断头取血、分离海马组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皮质酮及ACTH水平,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海马组织CRHmRNA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血清皮质酮、ACTH浓度分别为(7.95±0.921ng/mL、(64.17±6.15)pg/mL,NMDA致痫组分别为(13.34±2.18)ng/mL、(115.9±16.8)pg/mL,2组血清皮质酮及ACTH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98,P=0.000;t=12.91,P=0.000)。对照组海马区CRHmRNA阳性表达率为15%(3/201,NMDA致痫组为60%(12/201,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萨8.640,P=0.003)。NMDA致痫幼鼠血清皮质酮及ACTH明显增高,海马CRHmRNA阳性细胞增多。结论致痫后海马CRHmRNA表达增加,垂体-肾上腺轴活性明显改变。
王雅洁邹丽萍
关键词:婴儿痉挛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酮海马
心脏病变是癫癇猝死之重要原因被引量:4
2014年
癫癇猝死系指癫癇患者在发作期或发作间期突发的无法解释的死亡,其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0余倍。癫癇猝死存在多种机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癫癇和心脏离子通道病共存的遗传易感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抗癫癇药物等相关因素导致的心功能异常易诱发癫癇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进一步了解癫癇猝死发生过程中的心脏病变相关机制能够为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史泽宁苏小俊邹丽萍
关键词:猝死心脏病
硫酸镁联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症开放性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研究背景婴儿痉挛症是一种以痉挛发作、脑电图高度失律和精神运动发育迟滞为特征的难治性癫癇,抗癫癇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存在感染和高血压等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通过开放性临床试验评价硫酸镁联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症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共计55例婴儿痉挛症患儿接受统一标准的硫酸镁联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痉挛发作频率和脑电图改变,治疗过程中通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和药物不良事件评价药物耐受性。结果治疗2周后痉挛发作控制有效率为78.18%(43/55)、脑电图改善率为55.77%(29/52),其中无发作25例(45.45%)、脑电图恢复正常6例(11.54%)。不同发病年龄[≤4个月和>4个月(χ2=0.595,P=0.441)]、病程[≤2个月和>2个月(Fisher确切概率法:P=0.735)]和病因学[特发性或隐源性和症状性婴儿痉挛症(Fisher确切概率法:P=1.000)]对痉挛发作控制有效率,以及不同发病年龄(χ2=1.325,P=0.250)、病程(χ2=2.668,P=0.102)和病因学(χ2=2.215,P=0.145)对脑电图改善率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无一例患儿发生高血压等不良事件。29例患儿经长期随访(治疗后1、3和12个月)无痉挛发作患儿比例基本维持不变(χ2=0.945,P=0.815)。结论硫酸镁联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方案治疗婴儿痉挛症疗效肯定且耐受性良好。
鞠俊黄静李慧庞领玉史泽宁张君嗣苏小俊陈小桥邹丽萍
关键词:硫酸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脑电描记术
婴儿痉挛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2年
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IS).也称作West综合征,是儿童期一种典型的灾难性癫痫综合征,典型特征是点头抱团样痉挛发作、脑电图高峰失节律以及精神、运动发育落后。该病起病年龄在婴儿期,通常在4~7个月之间,此时患儿可以发育正常或已经发育落后。婴儿痉挛症的病因不定,分为症状性和隐源性,其中症状性病例占60%~85%,隐源性少见。
杨光邹丽萍
关键词:婴儿痉挛症发病机制
母孕期慢性应激与NMDA诱导的幼鼠痉挛模型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母孕期慢性应激与子代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诱导的痉挛发作的关系。方法孕鼠分为母孕期慢性应激组(PS组n=6只)和对照组(PC组n=5只),应用母孕期强迫游泳,水温4℃,5 min,建立母孕期慢性应激模型;生后13 d幼鼠,腹腔注射NMDA 7 mg/kg建立幼鼠痉挛模型,观察幼鼠痉挛样发作次数的变化;应用HE染色方法和扫描电镜观察神经细胞大体形态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幼鼠脑内海马结构、大脑皮层、下丘脑和脑干部脊髓核团神经元NMDA受体表达,比较PS组和PC组幼鼠NMDA受体阳性细胞的差异。结果PS组幼鼠NMDA致评分高于PC组(7.84±1.01比5.90±1.12,P=0.000)。PS组幼鼠与PC组幼鼠脑切片HE染色均有细胞水肿。电镜下,PS组幼鼠较PC组幼鼠海马和脑干处神经细胞线粒体破坏增多,线粒体直径PS组为(692.9±119.0)μm,而PC组海马和脑干处神经细胞线粒体直径为(817.1±210)μ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NR1、NR2A、NR2B抗体均主要表达在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也有表达。PS组幼鼠NR1、NR2B阳性细胞在海马、皮层、下丘脑及脑干较PC组表达量均高,NR1两组比较P均<0.05;NR2B两组比较P均<0.01。PS组幼鼠NR2A阳性细胞数在海马处较PC组增高(P=0.006),在皮层、下丘脑室旁核和脑干脊核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母孕期慢性应激可损伤子代幼鼠脑内神经细胞的线粒体,从而改变细胞的能量代谢,同时增加神经细胞NR1、NR2A、NR2B的表达,增加子代幼鼠痉挛的发生率。
赵建波邹丽萍尚宁秀王娟郎之琦
关键词:慢性应激痉挛模型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
孕期应激对痉挛幼鼠皮层NMDA受体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母体孕期应激与其子代痉挛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痉挛模型的建立和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受孕母鼠11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只,应激组6只。应激组进行慢性刺激(强迫母鼠在4℃冷水中游泳,1次/d,5min/次)直至分娩;对照组母鼠孕期不予刺激。仔鼠生后第12天腹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7mg/kg)诱发痫样发作,通过[3H]MK-801结合NMDA受体,[3H]muscimol结合GABAA受体,从液闪仪中读数,计算受体含量,比较仔鼠皮层中NMDA受体含量。结果应激组仔鼠大脑皮层内兴奋性NMDA受体含量平均值为10 537fmol/L;正常组受体含量平均值为4 927f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母孕期应激与子代痉挛症发病具有相关性,能加大子代痉挛患病几率。
王娟邹丽萍尚宁秀赵建波左萍萍
关键词:应激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MC2R gene associated with responsiveness to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therapy in infantile spasms被引量:5
2008年
背景婴儿的痉挛严重癫痫的 encephalopathy ,它对 drugs.Adrenocorticotropic 荷尔蒙( ACTH )有的常规镇癫痫剂倔强被是为婴儿的痉挛的主要治疗;然而, ACTH 治疗是无效的因为在受体基因的一些 patients.The 变化能贡献学习是阐明的镇癫痫剂药 resistance.This 在在有婴儿的 spasms.Methods 的病人的 MC2R 基因和 ACTH
LIU Zhan-liHE BingFANG FangTANG Cai-yunZOU Li-ping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婴儿痉挛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婴儿痉挛症是一种特发于婴儿期的难治性严重癫(癎)性脑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已成为治疗本病的主导药物.但目前对ACTH治疗婴儿痉挛的作用机制仍缺乏合理的解释.研究发现ACTH可能通过负反馈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过度合成和释放,调控神经类固醇、神经生长因子的合成和释放等多种途径发挥疗效.
刘占利邹丽萍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结节性硬化伴或不伴婴儿痉挛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伴或不伴婴儿痉挛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结节性硬化的1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8例伴婴儿痉挛,7例不伴婴儿痉挛,分析其临床表现、结节性硬化基因突变特征。结果 7例伴婴儿痉挛的结节性硬化患儿存在TSC2基因突变,发现5种新突变位点:c.4305_4306delAG,c.4255_4258delCAGT,c.4734_4735insGGCC,c.4245delG,c.1901_1902insAT;6例不伴婴儿痉挛的结节性硬化患儿也存在TSC2基因突变,包括2种新突变:c.246G>A,c.3691_3694delCTGT;另有1例为TSC1基因突变。结论结节性硬化基因突变类型及位点与结节性硬化伴或不伴婴儿痉挛表型的关系不明确。
刘一沉石秀玉杨光刘玉洁邹丽萍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婴儿痉挛表型基因突变
黑皮质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黑皮质素受体(MC2R~MC4R)基因变异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发病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性的关系,并对研究中发现的最具意义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深入的功能学研究。方法采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MC2R~MC4R基因编码区及启动子区基因突变及多态性;SHEsis和Haploview3.32程序构建单体型,分析不同多态性基因型、等位基因及所构建单体型在婴儿痉挛症患儿和正常对照受试儿童中的分布频率,并观察其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结果测序显示,MC2R基因启动子区共存在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其中-2T>C为新发现位点,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893220、rs2186944和-2T>C)组间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02,0.01)。常见单体型TCCT对婴儿痉挛症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P=0.00),且TCCT携带者比非携带者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更为敏感(P=0.00)。体外功能学研究证实,MC2R基因TCCT型启动子转录效率是TCCC的4倍(P=0.00),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后含TCCT单体型启动子MC2R mRNA表达水平上调5倍(P=0.00),而含TCCC单体型启动子仅上调1.50倍(P>0.05)。MC4R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1872992与婴儿痉挛症的发生有关,婴儿痉挛症组患儿TC型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T型等位基因携带者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优于非T型等位基因携带者(P=0.01)。但MC3R单核苷酸多态性组间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皮质素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婴儿痉挛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并可影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婴儿痉挛症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早期预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提供一定线索。
石秀玉丁瑛雪刘占利石凯丽邹丽萍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