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071001)

作品数:89 被引量:683H指数:15
相关作者:王有年师光禄梁为刘素琪杨爱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农学院山西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6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叶螨
  • 27篇朱砂叶螨
  • 23篇活性
  • 15篇酶活性
  • 14篇杀螨
  • 14篇提取物
  • 13篇果实
  • 12篇AGAINS...
  • 11篇瑞香
  • 11篇瑞香狼毒
  • 11篇杀螨活性
  • 11篇生物活性
  • 11篇狼毒
  • 10篇桃果
  • 10篇桃果实
  • 10篇EXTRAC...
  • 9篇抑菌
  • 9篇群落
  • 8篇节肢动物
  • 7篇蛋白质

机构

  • 97篇北京农学院
  • 2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8篇山西农业大学
  • 14篇北京林业大学
  • 10篇农业应用新技...
  • 8篇山西省农业科...
  • 4篇邯郸学院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北京市平谷区...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山西林业职业...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北京市林业保...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北京市人民政...
  • 1篇太谷县农业局

作者

  • 87篇王有年
  • 67篇师光禄
  • 16篇梁为
  • 11篇杨爱珍
  • 11篇王一鸣
  • 9篇刘素琪
  • 9篇李奕松
  • 9篇孟海玲
  • 8篇王海香
  • 8篇成军
  • 8篇葛水莲
  • 7篇卜春亚
  • 7篇于同泉
  • 7篇李登科
  • 7篇路苹
  • 6篇杜娟
  • 6篇张铁强
  • 6篇关伟
  • 6篇苏学友
  • 6篇吴静

传媒

  • 19篇北京农学院学...
  • 17篇林业科学
  • 17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中国园艺学会...
  • 6篇园艺学报
  • 5篇生态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北方园艺
  • 2篇植物保护
  • 2篇果树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昆虫知识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2篇2011
  • 39篇2010
  • 19篇2009
  • 21篇2008
  • 26篇2007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镉积累对桃叶片膜脂过氧化和SOD活性的影响
以不同品种桃(Prunus Persica.(L)Batsch."大久保"和"丽春")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下桃叶片中镉的积累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强度加深...
曹爱娟关伟胡昊师光禄王有年
文献传递
Identification of Acarcidal Compounds in Inula japonica Extracts Against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identify acaricidal compounds in Inula japonica against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H...
Dan dan Duan
青霉菌对桃树铅胁迫的缓解效应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解青霉菌对植物吸收重金属元素铅的影响,把从土壤里分离到的具有铅富集能力的青霉菌(Penicillium Inordinate Arenicolasp.)接种到铅污染不同程度的土壤里,采用盆栽的方法观察这个菌株对毛桃(Prunuspersica L.Batsch)和大久保桃(Prunuspersica L.Batschcv.Okubao)铅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1)在接种青霉菌的土壤里生长的毛桃和大久保桃的根、茎、叶中铅累积量均比未接种青霉菌的低,茎叶中铅的分配率比未接种青霉菌的低;(2)接种青霉菌相对增加桃苗株高、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叶片的细胞膜透性;随着土壤中铅胁迫强度的增加,接种青霉菌对增加桃树株高及改善叶片生理特性的效应递减;(3)两个桃树品种的上述生理性状受铅胁迫的影响及青霉菌的缓解效应存在品种间差异。
李奕松杜立栋梁为王有年
关键词:青霉菌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瑞香狼毒根部油脂工艺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瑞香狼毒根部油脂,并确立其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CO2流量、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分离压力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影响因素对瑞香狼毒根部油脂得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萃取压力>分离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瑞香狼毒根部油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CO2流量21L/h,萃取时间为100min,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6℃,分离温度45℃、分离压力5.5Mpa。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瑞香狼毒根部油脂萃取率达到3.57%。
白雪娜仝宝胜梁为靳永胜师光禄王有年
关键词:瑞香狼毒超临界流体萃取
Analysis of Acaricidal Activities and Enzymatic Activities of Polygonum aviculare Extracts Against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The toxicity and relative enzyme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extracts of Polygonum aviculare against Tetranychus c...
Jun Cheng
地肤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5
2007年
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地肤三氯甲烷提取物对山楂叶螨体内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单胺氧化酶、Ca2+_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肤提取物处理山楂叶螨后,螨体内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等解毒酶活性被激活,谷胱甘肽_S_转移酶、羧酸酯酶都是昆虫体内重要的代谢解毒酶系,它们参与了昆虫对内源或异源有毒物质的代谢解毒,特别是对杀虫剂的解毒,这表明地肤提取物中存在对山楂叶螨有毒的物质,从而引起了螨体的解毒作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单胺氧化酶、Ca2+_ATP酶的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Ca2+_ATP酶的被抑制,可能会破坏细胞内外Ca2+的平衡,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和传导,引起神经传递的阻断;单胺氧化酶被抑制,使螨体内神经胺积累,也会造成神经传递的阻断,从而导致螨体的死亡。以上结果表明地肤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曹挥王有年刘素琪赵莉蔺路苹于同泉师光禄
关键词:地肤山楂叶螨酶活性
瑞香狼毒杀螨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7
2011年
采用活性跟踪法,对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中的杀螨活性成分进行研究。从瑞香狼毒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具有较强触杀和内吸活性的化合物Ⅳ,通过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红外色谱(IR)等方法对化合物Ⅳ进行鉴定,确定该化合物为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杀螨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东莨菪内酯可能是瑞香狼毒中重要的杀螨活性物质。东莨菪内酯对朱砂叶螨触杀活性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为1.267mg·mL-1,内吸活性的LC50值为7.388mg·mL-1。
梁为白雪娜成军师光禄王有年王战全
关键词:瑞香狼毒杀螨活性朱砂叶螨东莨菪内酯
论生物产业形成的科技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生物技术原始创新奠定了基础。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形成,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生物产业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
李嘉何忠伟马兰青师光禄王有年
关键词: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产业
胡桃属植物青皮的化学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8年
综述了胡桃属植物青皮的化学成分、毒性、作用机理和有效物质的制备等,探讨了生物活性有效成分的作用及其在医药、农药等方面的开发前景。
王海香申照静杜艳丽王有年师光禄
关键词:胡桃青皮化学成分
不同管理枣林枣粘虫(Ancylis sativa)天敌功能团的组成及动态被引量:4
2008年
枣粘虫(Ancylis sativa)是枣树主要的食叶和蛀果害虫,为了控制其危害,2004年在太谷地区对4种不同处理枣林的枣粘虫天敌发生与态势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种草综合防治枣林枣粘虫天敌昆虫的物种数比种草常规防治枣林、未种草综合防治枣林和未种草常规防治枣林分别增加37.2%、84.4%和118.5不%,个体数分别增加39.2%、91.0%和187.4%,枣粘虫幼虫和蛹的寄生率分别增加46.94%和31.27%、35.21%和21.99%、116.42%和60.33%;综合防治枣林区草蛉类和寄生性天敌类的丰盛度明显大于(P〈0.05)化学防治的枣林,而瓢虫类与蜘蛛类则明显小于(P〈0.05)化学防治的枣林,食虫蝽类与其它捕食性天敌则是种草枣林区大于未种草枣林区;枣林种草后天敌的恢复与重建速率提高了50%-81%;种草枣林多样性的标准误明显减小,相关性测定表明枣粘虫天敌功能团与物种的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极显著(P〈0.01)相关。
王有年苗振旺李登科师光禄
关键词:枣林天敌功能团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