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6Z302)

作品数:9 被引量:107H指数:7
相关作者:黄廷林柴蓓蓓章武首苏俊峰李倩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扬州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沉积物
  • 3篇污染
  • 2篇水库
  • 2篇水体
  • 2篇水源
  • 2篇内源污染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作用
  • 2篇硝化
  • 2篇好氧
  • 2篇好氧反硝化
  • 2篇反硝化
  • 2篇RELEAS...
  • 1篇氮释放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厌氧
  • 1篇异养
  • 1篇异养硝化
  • 1篇异养硝化细菌
  • 1篇营养化

机构

  • 9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华侨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8篇黄廷林
  • 4篇柴蓓蓓
  • 3篇章武首
  • 2篇李倩
  • 2篇朱维晃
  • 2篇苏俊峰
  • 1篇药静岚
  • 1篇魏全源
  • 1篇丛海兵
  • 1篇马越
  • 1篇谭盼
  • 1篇刘虹
  • 1篇周真明
  • 1篇刘燕
  • 1篇聂小保
  • 1篇邱二生
  • 1篇杨鹏
  • 1篇汤建新
  • 1篇叶羡婧
  • 1篇焦菲

传媒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价值工程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供水技术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于桥水库铜绿微囊藻上浮运动规律及其控制被引量:17
2009年
对天津于桥水库中铜绿微囊藻竖向分布及其上浮速度进行了测定,在大约3倍透明度水深处藻类数量最多,向上或向下,藻类数量均减小。在无光条件下,上浮速度≤1 cm/min的铜绿微囊藻占77%,上浮速度1~1.5 cm/min的藻类占10%,上浮速度1.5~2 cm/min的藻类占6%,还有7%的铜绿微囊藻上浮速度大于2 cm/min。当向下的流速达到1.65 cm/min时,基本能阻止铜绿微囊藻的上浮。竖向水力混合能将表层藻类输送到下层,从而抑制藻类的生长。
丛海兵黄廷林周真明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
The simulation test of pollutants release from sediments of urban river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river water quality and the pollutants release from sediments is one of the...
Ting-Lin HUANG~1 Yuan-Jun SUN~1 Xiao-Ping LI~2 Li-Kun LIU~2 Jiang YU~2 Wei-Qing LIN~2 ~1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关键词:SEDIMENTSPOLLUTANTSSTATICRELEASE
低温条件下微生物对沉积物氮释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室内静态模拟实验,研究了沉积物中氮的释放特性。将反应器密封后自然达到厌氧状态,温度与水库底部相近(7~8℃),进行未灭菌和灭菌两个系列对比试验,连续监测两个系列装置中NO3^-N、NO^2-N、NH4^+-N、TN、DO和pH的变化,并对试验前后沉积物中的总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未灭菌装置沉积物中总氮减少量明显多于灭菌装置,而上覆水中可监测总氮少于灭菌装置,说明在厌氧条件下氮元素会在微生物作用下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并通过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作用以气态形式释放出水体。试验前后对底泥表面的硝化、亚硝化、反硝化和氨化细菌的数量通过计数进行了比较,发现厌氧后反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明显增多,说明厌氧过程中对氮释放起主要作用的是反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
魏全源黄廷林李荣柴蓓蓓聂小保
关键词:沉积物氮释放微生物作用
水体-沉积物多相界面磷循环转化微生物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以汾河水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灭菌与非灭菌对比方法,通过水体-沉积物体系"好氧-厌氧-投加还原剂"的对比连续模拟实验,研究了微生物在水体-沉积物多相界面磷循环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好氧状态下沉积物中磷不发生明显释放;厌氧状态下,微生物以硫酸根为电子受体的生命活动引起周围环境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进而导致沉积物中磷和可溶性铁显著释放.在没有微生物的反应器内,只有当添加强还原剂使其氧化还原电位降至与前者同等水平时才发生明显释放.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变化分析表明,铁结合态磷和闭蓄态磷在微生物作用下更容易释放.
黄廷林柴蓓蓓邱二生朱维晃
关键词:微生物磷释放沉积物
大水深水库内源污染特征及控制技术被引量:22
2010年
对黑河金盆水库水温、溶解氧、pH和底部水质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黑河金盆水库属于稳定的大水深分层型水库,水体分层阻碍了上下层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水体和底泥耗氧的双重作用下,溶解氧从表层水体的8 mg/L左右降低到底层水体的0.1~0.2 mg/L;在厌氧条件下,底部沉积物中N、P、Fe和Mn等污染物大量释放,导致底部水体中NH3-N、TN、TP、Fe、Mn和COD均值分别达到2.22、2.30、0.05、0.13、2.53、74.00 mg/L。针对水体分层对底部水质产生的不利影响,认为扬水曝气技术适宜于大水深水库的水质原位改善和内源污染控制。
黄廷林章武首柴蓓蓓
关键词:厌氧内源污染
水源水库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采用分级连续浸取分离法研究了西安某水源水库在表层天然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可转化态氮平均含量占总氮平均含量的41%.强氧化剂提取态氮(SOEF-N)是可转化态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平均含量占可转化态氮平均含量的69%;弱酸提取态氮(WAEF-N)次之,占13%;离子交换态氮(IEF-N)与强碱提取态氮(SAEF-N)所占比例最少,均为9%.四种形态氮对氮的界面循环贡献的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SOEF-N>WAEF-N>IEF-N和SAEF-N.
王禄仕柴蓓蓓刘虹
关键词:水源水库沉积物
分层型城市水源水库水质污染及成因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以西安市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西安黑河水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水库自然地理条件及水力变化特征,对当前黑河水库库区及上游河段代表性点位与断面进行了现场监测与取样分析,初步确定出导致当前黑河水库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库的内源污染。测定结果表明:水库上游河段各监测断面的氨氮、总氮、铁、锰等主要水质指标值均低于水库库区内同期的水质监测值;同时水库稳定的温度分层和水体/沉积物耗氧形成的底部强还原条件,导致了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大量释放;据此可见,外源污染是内源污染的前提条件,而内源污染则是目前造成分层型黑河水库水质污染的主导因素。
马越黄廷林谭盼章武首段婷婷汤建新
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外源污染内源污染
黑河金盘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1
2009年
西安市黑河金盘水库是西安市的重要供水水源地,为了解重金属污染状况,对黑河金盘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Cd、Zn、Cr和Pb的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用EDTA铵盐溶液单一提取法和BCR连续提取法分别研究了黑河金盘水库沉积物中Cd、Zn、Cr和Pb的生物有效性和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河金盘水库沉积物中Cd和Cr含量分别为1.68±0.81mg/kg和87.05±9.33mg/kg,高于中国水库底泥重金属含量背景值。沉积物中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远大于其它重金属,高达100.8,具有较强的生态危害性;而其它三种重金属只显示出轻微的生态危害性,因此Cd是黑河金盘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者。沉积物中Pb主要以可还原态形式存在,Cd的赋存形态除残渣态外,主要以更易从沉积物孔隙水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水溶态、可交换态形式存在。各采样点沉积物中Zn和Cr的生物有效态含量与总量之比B/T值均小于5%,潜在环境效应微弱;而Pb的B/T值在50%~60%范围内,Cd的B/T值均大于10%,最高可达76.2%。上述数据表明沉积物中Pb和Cd的生物可利用性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潜在环境危害性。
朱维晃黄廷林章武首杨鹏药静岚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好氧反硝化菌株的筛选培养及其反硝化性能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从水库底泥中分离出一株好氧反硝化菌HF3.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测序,鉴定出该菌株属于NC004129 Pseudomonas.在乙酸纳-硝酸钾培养基上进行菌株培养,控制溶解氧浓度为7~8mg/L,实验研究了HF3菌株的反硝化脱氮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硝氮浓度为2.3mg/L的原水,24h后的脱氮率可以达到90%以上;在pH值为7.0~9.0、温度为15~30℃条件下,均可获得良好的脱氮效果,48h的脱氮率可达65%~95%.碳氮比对HF3菌株的脱氮效果影响显著,自然条件下原水的脱氮率为70%左右,碳氮比越高脱氮效果越好.研究结果表明。复筛培养出的HF3好氧反硝化菌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
黄廷林苏俊峰李倩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菌生物脱氮C/N
Influence of redox conditions on speciation and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 of Fenhe reservoir
In the superficial sediment of Fenhe reservoir the concentration of Zn and Cd are 129.11±7.90 mg/kg and 11.42±...
Ting-Lin HUANG~1 Wei-Huang ZHU~1 Bei-Bei CHAI~1 Yu-Zheng ZHANG~1 Jin-Suo LU~1 ~1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