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214608)

作品数:56 被引量:856H指数:18
相关作者:李增学余继峰李江涛韩美莲王明镇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天文地球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盆地
  • 14篇鄂尔多斯盆地
  • 12篇层序
  • 9篇地层
  • 8篇油气
  • 8篇成藏
  • 6篇层序地层
  • 6篇储层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上古生界
  • 5篇基准面
  • 5篇古生界
  • 4篇旋回
  • 4篇油田
  • 4篇基准面旋回
  • 4篇凹陷
  • 4篇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铀矿

机构

  • 24篇山东科技大学
  • 16篇中国石油化工...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核工业北京地...
  • 4篇南京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核工业208...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邢台职业技术...
  • 1篇江苏油田
  • 1篇吉林石油集团...
  • 1篇中国石油
  • 1篇江西应用技术...

作者

  • 14篇李增学
  • 10篇余继峰
  • 9篇李江涛
  • 8篇韩美莲
  • 7篇王明镇
  • 7篇杨伟利
  • 6篇吕大炜
  • 6篇王毅
  • 5篇常象春
  • 4篇郭建斌
  • 4篇朱筱敏
  • 4篇李子颖
  • 3篇边树涛
  • 3篇孙宜朴
  • 3篇王传刚
  • 3篇吴立荣
  • 3篇董艳蕾
  • 3篇姚素平
  • 3篇胡文瑄
  • 3篇张科

传媒

  • 7篇山东科技大学...
  • 6篇沉积学报
  • 3篇地质学报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Scienc...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铀矿地质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2篇2008
  • 12篇2007
  • 17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纯化油田纯东地区断裂控烃成藏机理及模式被引量:3
2007年
纯化油田纯东地区的断块油气成藏条件较为复杂,采用断裂控烃理论研究其成藏主控因素.该区的油气聚集包含3种特殊的油气运聚成藏机理,即沿断裂向下的异常高压驱油运移机理、圈闭下倾方向顺层断裂开启导油运移机理和圈闭上倾方向反向断裂的遮挡油气聚集成藏机理.油气成藏以下倾方向油源断裂供油、上倾方向遮挡断裂聚油为特征,从而形成工区特有的油气成藏模式.
董艳蕾罗群边树涛苏小军孙继武
关键词:油气成藏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划分与煤聚积规律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中基准面的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充填序列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以及该地区煤的聚积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由陆表海盆地、盆地转换时期、大型板内坳陷盆地3类充填沉积序列构成。该区本溪组至石盒子组可划分成9个三级层序和4个二级层序。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盆地的聚煤作用是随着盆地充填演化发生迁移的,其中第5号煤层沉积时期是聚煤作用最强的时期,而第3号煤层形成时聚煤作用的范围已经退缩。聚煤作用的强度变化与富煤单元的迁移受盆地充填沉积时的沉积体系发育及废弃特点控制。
李增学韩美莲魏久传余继峰李江涛吕大炜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基准面旋回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非常规含气系统被引量:12
2005年
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上古生界煤层厚度大,煤岩中镜质组含量普遍较高(处于中—高变质程度),构造演化与应力场作用使煤层割理发育、渗透率较高、煤层吸附强度大,具有相对稳定的水动力场分布和顶底板盖层,形成了有利的煤层气系统;盆地中部在丰富的气源、砂岩成岩致密化早于主供气期、成藏后构造及水动力稳定等成藏条件配合下形成了大型深盆气系统。认为上古生界煤层气富集区亦是深盆气的重要气源补充区。
常象春王明镇
关键词:煤层气深盆气鄂尔多斯盆地成藏机理
塔中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热液岩溶及其对储层的影响被引量:56
2007年
通过塔中地区与热液作用有关的奥陶系样品的显微观察、包裹体测温、微量元素、锶同位素和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等综合研究,提出热液溶蚀的判识标志为岩石热褪色、热碎裂和典型热液矿物的发育,如萤石、重晶石、黄铁矿、石英、闪锌矿等,热液矿物的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主体高达260~310℃之间,为热液流体的主体温度.热液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贫Na,Mg等元素和富集Fe,Mn,Si等元素;3He/4He比值为0.02Ra,表现为典型的壳源流体特征.热液岩溶的发育模式为来源于深部壳源岩浆流体,可能来源于该区二叠纪岩浆活动,热液流体有效溶蚀组分为CO2和H2S等特征,沿断裂与不整合面等主要通道发生运移,并对其流经的碳酸盐岩围岩发生溶蚀作用.热液溶蚀作用的机理主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因离子强度和pH值等不同时混合而产生一种对碳酸盐岩不饱和的新的流体造成的.热液溶蚀是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次生溶蚀孔隙发育的重要因素,同时热液矿物的形成对储层物性也有有利的影响.
吴茂炳王毅郑孟林张卫彪刘春燕
关键词:热液矿物碳酸盐岩储层奥陶纪
桩74块Es_3下Ⅱ油组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2010年
从储层岩性、成岩作用、隔夹层研究等方面入手,利用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级差、隔夹层参数以及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对桩74块低渗油藏进行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Es_3下Ⅱ油组储层为中孔、特低渗的湖底扇碎屑岩,渗透率与主流孔喉半径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成岩作用的差异是造成储层非均质性差异的一个因素。自下而上层内非均质性逐渐加强。夹层不甚发育,对储层非均质性影响不大。层间非均质较强,隔层发育,对储层非均质性影响较大。
王艳红薛峰王伟
关键词:非均质性低渗透隔夹层成岩作用
八面河地区孔店组河流-冲积相层序地层学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从可容空间变化的角度分析了八面河地区孔店组层序地层特征,将该地区孔店组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每个层序包括2个体系域.受气候和沉积物供给的控制,层序发育早期,可容空间较小,沉积物供给不足,河道不发育,只发育少量冲积扇和大面积泛滥平原的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层序发育后期,可容空间达到最大,干旱背景下气候相对湿润,沉积物快速供给并形成层序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河道发育并频繁摆动形成河道砂体在纵向上的叠置和平面上的广泛分布.这种沉积物和气候控制的层序,其界面除可以用常规方法识别外,在该地区还表现为地震反射内部结构的差异和声波-深度坐标中声波时差回归曲线的非一致性.
杨伟利陈义宝
关键词:孔店组层序地层学气候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目标层灰绿色砂岩成因被引量:103
2007年
东胜砂岩型铀矿床产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侏罗纪直罗组灰绿色砂岩与灰色砂岩之间的过渡带中.该矿床目标层中出现的灰绿色砂岩具有独特的特征,不同于一般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从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较系统地研究了灰绿色砂岩的特征和成因,指出它是古氧化作用后经油气二次还原的产物.灰绿色砂岩之绿色主要是由覆盖于砂岩颗粒表面的针叶状绿泥石引起.鉴别铀成矿目标层灰绿色砂岩的成因、识别古氧化带不仅对查明该砂岩型铀矿床的形成机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同类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李子颖方锡珩陈安平欧光习肖新建孙晔刘池洋王毅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床油气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地层与海侵成煤特点被引量:54
2006年
层序划分的关键是层序界面的确定,无论是高级别的层序还是层序内部单元,都是以关键沉积或地层等时界面为边界的。由于海侵或者大规模水进水退导致的区域侵蚀面、事件性沉积在陆表海盆地充填中比较发育,因此,大面积水域扩张和退缩导致的大面积水流冲刷界面、沉积体系的大规模转换界面、盆地转折时期大面积的水流冲刷和河流复活形成的下切谷充填界面等都是层序划分的重要界面。煤层的形成是一个特殊的沉积事件,它可能是一个事件的结束,也可能是一个沉积事件的开始,因此也可能是划分层序的重要依据。将本溪组至下石盒子组划分出9个三级层序,4个二级层序。陆表海盆地三级层序为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二个单元组成;盆地转换期的沉积充填层序,以及陆相盆地三级层序均为低位、水侵和高位体系域三元结构层序。海侵成煤和事件成煤是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煤聚积的基本特色。
李增学王明镇余继峰韩美莲李江涛吕大炜
关键词:层序划分鄂尔多斯盆地
辽东凹陷东部斜坡带南端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2008年
通过对辽东凹陷东部斜坡带进行石油地质学分析,发现在其南端周缘发育多套生油层系,储层储集性能较好,形成下生上储型组合,具备了形成大中型油气藏的条件。该区周围存在多个生油凹陷,区域上发育古近系、新近系和前第三系3套储盖组合,基底活动形成的断裂及区域性不整合面形成了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综合认为该区存在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王新云刘法平
关键词:斜坡带成藏条件储盖组合
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地区东二层序高位三角洲沉积特征被引量:18
2008年
从岩性、电性、沉积序列及沉积构造、粒度、地震反射及储层特征等方面对辽东湾地区东二层序高位体系域三角洲储集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和席状砂5种微相。三角洲沉积的展布特征纵向上受控于构造演化,平面上受控于构造格局和古地貌形态等因素。在平面上预测出辽东湾北部、辽西凸起中南段和辽西凹陷西斜坡带为有利勘探区带,纵向上东二层序高位体系域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优质储层。
董艳蕾朱筱敏李德江边树涛杨俊生朱世发张玉银
关键词:相标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