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ZS981-A21-035-N) 作品数:14 被引量:132 H指数:7 相关作者: 孙学刚 刘晓娟 韩庆杰 杨龙 孙培坚 更多>> 相关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甘肃省兰科植物的4个新记录种 被引量:10 2008年 报道了兰科植物在甘肃省的分布新记录种4种,即:卵唇红门兰(Orchis cyclochila(Franch.et Sav.)Maxim.)、长瓣角盘兰(Herminium ophioglossoides Schltr.)、肾唇虾脊兰(Calanthe brevicornu Lindl.)、象鼻兰(Nothodoritis zhejiangensis Z.H.Tsi).其中,作为中国特有分布型属的象鼻兰属(Nothodoritis Z.H.Tsi)为甘肃省和陕西省的分布新记录属. 石昌魁 刘晓娟 孙学刚甘肃省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地区判定 被引量:9 2004年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地区量化判定是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的热点之一。以甘肃省11个主要天然林区作为优先保护区判定的基本地理单元,以兰科植物的区系丰富度、特有性和等级性作为评价指标,运用区系互补性原理确定最低保护区组合及其优先序。结果表明:甘肃省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为:白龙江下游林区、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小陇山林区、康南林区;最低保护区组合按其优先序依次为:白龙江下游林区、白龙江中上游林区、东祁连山林区。所设计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地区判定方法继承了关键区系分析法和保护优先区域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考虑居群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孙学刚 汤萃文关键词:物种多样性 兰科 甘肃省屈吴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类型中白桦的大小级结构与种群动态 被引量:11 2004年 应用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甘肃省屈吴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类型中白桦种群胸径、株高的大小级结构以及动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探讨了其动态过程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混交林群落中,白桦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分布图的形状基本相似,并一致呈现为哑铃型,存活曲线为双峰曲线,为间歇型种群,幼苗、幼树贮备不足,具有衰退趋势;纯林中的白桦种群的大小结构为金字塔型,存活曲线为中间微凹而呈单折直线,种群具有稳定结构,能够长时间生存发展下去。探讨了导致种群结构缢缩的种群更新障碍及竞争效应。 刘荟 韩庆杰 孙学刚关键词:白桦 种群动态 云冷杉林和针阔叶混交林a-多样性的尺度效应与分形特征 被引量:6 2005年 具有环境梯度或小尺度生境异质性的群落,a 多样性在不同尺度及不同空间位置上的测定结果将存在差异。基于甘肃省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条长 420 m、宽 10 m样带的群落调查数据,采用分形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云冷杉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群落 a 多样性测度随空间尺度变化的效应,以及 a 多样性测度与取样尺度之间的分形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取样尺度逐步扩大,云冷杉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 指数值先急剧增长后趋于平稳,表现出一定范围内尺度对样带 a 多样性测度具有强烈影响。综合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 指数尺度变化曲线的估计,云冷杉林样带 a 多样性研究比较适宜的取样尺度为 60 m,而针阔叶混交林样带为 90 m,即云冷杉林样带上比较适宜的取样尺度明显小于针阔叶混交林样带;2)针阔叶混交林样带上 a 多样性与取样尺度之间的分形关系比云冷杉林样带更趋于多变,表明针阔叶混交林物种组成的空间异质性高于云冷杉林。 韩庆杰 孙学刚 杨龙 韩国君 王德君关键词:云冷杉林 针阔叶混交林 Α多样性 甘肃省太子山次生林区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3 2004年 太子山林区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蕴育了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通过实地调查和区系统计分析表明:1)该区分布有维管植物 89 科 306 属 847 种 12 变种 2 变型;其中蕨类植物 9 科16 属 29 种,占总种数的 3.42 %;种子植物 80 科 290 属 818 种,占总种数的 96.56 %;2)温带分布属占本区属数的75.1 %,占本区总种数的 81.4 %,热带分布属占本区总属数的 8.53 %,表现出明显的温带性质和一定的区系过渡性;3)高位芽植物和地面芽植物占本区总种数的 87.9 %,具有绝对优势;4)植物区系组成与马衔山林区相似性最高,其次是莲花山、洮河流域,较远是孟达保护区;5.本区应划归横断山脉植物地区、川西北甘西南青东南小区,并作为横断山脉植物地区与华北植物地区、黄土高原亚地区的分区界线。 刘晓娟 孙学刚 董力行关键词:维管植物 物种多样性 植物区系 白龙江干旱河谷木本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地理特征 被引量:38 2007年 基于历年植物区系调查和补点采集,对白龙江流域干旱河谷地带木本植物区系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统计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干旱河谷地带木本植物计有59科、138属、269种、1亚种、26变种、2变型.组成群落的建群种或优势种约有50余种.世界分布属、热带分布属和温带分布属分别占本区木本植物总属数的5.1%、31.3%和66.4%,植物区系整体具有明显的温带属性,在起源上也与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木本植物的个体和营养器官对干暖河谷生境具有多样化的适应形式,以落叶、植株矮化、减少叶面积、阻滞蒸散、枝叶刺化为主要适应途径.主要生长型为落叶阔叶小乔木和低矮落叶阔叶灌木,落叶树种占总种数的90.33%.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占总种数的57.99%,其次是微型叶和中型叶,分别占26.77%和10.78%.叶片质地多半为中生形态草质叶和以坚纸质叶和薄革质为主的旱生形态硬叶.很多种以叶片被毛或鳞片和枝叶刺化适应干旱生境.依据优势种原则将干旱河谷木本植物群落大致划分为38个群系,其中落叶阔叶灌丛有28个群系,是构成干旱河谷植被的主体,其次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半灌木灌丛. 邱祖青 杨永宏 曹秀文 孙培坚 孙学刚关键词:干旱河谷 木本植物 物种多样性 区系地理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桦木林木本植物种间联结 被引量:5 2007年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与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交汇地带,该区既兼具3大自然区的特点,又具有边缘地带气候波动不稳定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全球变化重点监测的地区之一。研究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亚高山桦木林的种间联结,不仅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该地区桦木群落的结构、功能和演替,对于维持该地区群落稳定性以及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桦木林中20个优势种,采用方差比率法(VR)检验多物种间的联结性,2×2列联表分析共同出现百分率(JI)、点相关系数(Ф)、Dice指数(DI)来表示种间联结程度,用重要值的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秩相关来检验相伴出现的机率等方法分析其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群落总体联结VR值为1.094,说明20个种群间表现出净正关联,其统计量W值为10.94说明20个种群之间在总体上的正关联不显著;大多数种对的JI值、DI值在0.4以下,说明种对之间联结程度不显著,Φ值大部分处于[-0.2,+0.2]值域内,说明种对之间的正或负的联结性较弱;而Spearman秩相关所测得的正负关联比要大于Pearson相关所测得的,且Spearman秩相关要优于Pearson相关。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三种桦树天然次生林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即演替的中期阶段,其逐渐会被地带性植被所取代。 杨龙 孙学刚 段文军 王俊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木本植物 种间联结 莲花山主要森林群落空间格局的分形特征 被引量:4 2008年 应用信息维数对莲花山主要森林群落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群落的格局强度尺度变化程度由高至低的次序为:岷江冷杉-糙皮桦-白桦群落(Q4)1.84>云杉-紫果云杉-糙皮桦群落(Q2)1.53>岷江冷杉群落(Q3)1.14>紫果云杉-云杉-岷江冷杉群落(Q7)1.10>华山松群落(Q5)0.99>岷江冷杉人工林(Q1)0.82>辽东栎群落(Q6)0.45;群落格局信息维数的差异反映了更新状况的差异,揭示出群落个体分布的非均匀性状况。综合3种分形维数,确定各亚高山寒温性森林群落生长与更新状况的次序为Q4>Q2>Q3>Q7>Q5>Q1>Q6。各群落总体平均记盒维数为1.76,关联维数为1.71,信息维数为1.12;各森林群落生长状况较好,个体聚集程度较低,更新状况一般。分形维数谱将不同森林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明确区分开来。 韩庆杰 孙学刚 刘秀生 杨龙 刘晓娟 张星利 王德君关键词:森林群落 甘肃省被子植物8个新记录种 被引量:3 2011年 报道了豆科Fabaceae、龙胆科Gentianaceae和菊科Asteraceae 3个被子植物类群,在甘肃省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8个甘肃省新记录种,即:美花草Callianthemum pimpinelloides(D.Don)J.D.Hooker&Thomson、大通黄耆Astragalus datunensis Y.C.Ho、团垫黄耆Astragalus arnoldii Hemsley&H.Pearson、茵垫黄耆Astragalus mattam H.T.Tsai&T.T.Yu、圆齿褶龙胆Gentiana crenulatotruncata(C.Marquand)T.N.Ho、新疆假龙胆Gentianella turkestanorum(Gand.)Holub、矮假龙胆Gentianella pygmaea(Regel&Schmalhausen)Harry Smith、肉叶雪兔子Saussurea thomsonii C.B.Clarke. 张志勇 张玉斌 刘晓娟 闫成才 王煜明 董万涛 付红彦 马有旭 余海正 孙学刚关键词:黄耆属 龙胆属 风毛菊属 高山寒漠带3种垫状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7 2011年 在青藏高原北缘海拔4 000m以上高山寒漠带选择典型的垫状植被设置研究样地,在样地中分别选取直径大于40cm的囊种草(Thylacospermum caespitosum(Camb.)Schischk.)、垫状点地梅(Androsace tapete Max-im.)、钻叶风毛菊(Saussurea subulata C.B.Clarke)3种垫状植物为研究对象,在样地中随机选取无垫状植物生长的区域作为对照,分别测定了3种垫状植物覆盖下的土壤和对照区域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结果表明:测定的6个指标在3种垫状植物和对照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其中,土壤速效磷含量在垫状植物和对照间差异最为显著,3种垫状植物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比对照提高了312.8%~479.6%;垫状植物对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的提高程度也较大,均比对照提高了1倍以上;与速效养分相比,3种垫状植物对其覆盖下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的促进作用较小,但都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对于土壤养分的促进效应在3种垫状植物间无显著差异. 刘晓娟 张玉斌 马志兵 达布西力特 乌力吉 纪东红 孙学刚 张志勇 闫成才关键词:垫状植物 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