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0101302)

作品数:2 被引量:53H指数:2
相关作者:张世民任俊杰苏刚刘旭东聂高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活动特征
  • 1篇地震破裂
  • 1篇断层
  • 1篇断层崖
  • 1篇忻定盆地
  • 1篇逆冲
  • 1篇走滑
  • 1篇走滑活动
  • 1篇晚更新世
  • 1篇晚更新世晚期
  • 1篇更新世
  • 1篇发震
  • 1篇发震构造
  • 1篇分段性

机构

  • 2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2篇任俊杰
  • 2篇张世民
  • 1篇聂高众
  • 1篇刘旭东
  • 1篇苏刚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荥经-马边-盐津逆冲构造带断裂运动组合及地震分段特征被引量:43
2005年
逆冲构造带的分段性研究是评价该类发震构造地震危险性的基础工作。荥经-马边-盐津逆冲构造带是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重要的NW向强震构造带,该构造带以逆冲错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其组合形式与逆冲强度存在南北差异。通过NE向横向断裂的构造地貌分析,发现横向断裂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兼有倾滑活动。根据其与纵向断裂的交接关系,将横向断裂概括为横向分割断裂、横向撕裂断裂和横向转换断裂3种类型,讨论了3类横向断裂在逆冲构造带分段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而将荥经-马边-盐津逆冲构造带分为独立的3段,并分析了各段的地震活动特征。研究表明,荥经-马边-盐津逆冲构造带以横向断裂为标志的3分段特点,既体现了段与段之间断裂活动强度、地震破裂强度与步调的差异,又体现了段内地震破裂步调的一致性,表明横向断裂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逆冲构造带的破裂分段,只是横向断裂的类型不同,其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张世民聂高众刘旭东任俊杰苏刚
关键词:逆冲地震活动特征发震构造走滑活动地震破裂分段性
忻定盆地晚更新世晚期的一次构造运动被引量:10
2006年
忻定盆地是山西地堑系北部的一个张性断陷盆地,第四纪构造运动活跃。野外调查表明,盆地内晚更新世晚期经历了一次较强的构造运动,它使得断块山地进一步抬升,中止了末次冰期鼎盛期的一次河流加积过程,位于断裂上升盘的洪积扇扇顶部分也被抬升为洪积台地,山前形成了十几米到几十米的断层陡崖;构造运动还导致断层上升盘河流下切,形成了Ⅱ级阶地。黄土-古土壤时间标尺和多种方式的测年结果表明这次构造运动开始于距今2万年左右。
任俊杰张世民
关键词:忻定盆地晚更新世晚期断层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