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ZDXM20110028)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3
相关作者:黄海杨宁张希魏赟更多>>
相关机构: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淡水
  • 2篇淡水石斑鱼
  • 2篇石斑
  • 2篇石斑鱼
  • 2篇繁殖
  • 2篇斑鱼
  • 1篇雄性化
  • 1篇延迟投饵
  • 1篇养殖
  • 1篇养殖过程
  • 1篇养殖技术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鱼类
  • 1篇育苗
  • 1篇投饵
  • 1篇人工繁殖
  • 1篇人工育苗
  • 1篇仔鱼
  • 1篇鲷科

机构

  • 5篇三亚市南繁科...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5篇杨宁
  • 5篇黄海
  • 4篇张希
  • 1篇魏赟

传媒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淡水石斑鱼人工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
2014年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 managuense)是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鲷科鱼类,其体型体色优美,最早是作为观赏鱼引进到国内,俗称“花老虎”;而后,因其具有耐低氧、抗病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被作为食用鱼进行推广养殖。但由于淡水石斑鱼繁殖能力强,在养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繁殖过剩、密度过大、生长速度较慢、个体过小且大小不均等不利情况,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水产研究中心团队,针对淡水石斑鱼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亲鱼强化培育、水泥池育苗技术、鱼苗雄性化诱导技术、网箱健康养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
黄海杨宁
关键词:健康养殖技术淡水石斑鱼繁殖能力鲷科鱼类养殖过程
马拉瓜丽体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被引量:10
2012年
在(28±1)℃条件下对马拉瓜丽体鱼(Cichlasoma managuense)仔鱼进行饥饿试验,确定仔鱼的不可逆点(PNR),并研究延迟投饵对仔鱼成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仔鱼在4日龄时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持续3 d;7日龄时卵黄囊消失,进入外源营养期。初次摄食率开始时仅为15%,6日龄时的初次摄食率最高达100%,9日龄以后初次摄食率急剧下降,PNR出现在仔鱼孵出后第9至第10日龄。延迟投饵1~3 d对仔鱼的成活率影响不大,延迟投饵4 d以上仔鱼成活率明显下降。完全饥饿条件下仔鱼全长在0~8日龄为正增长,之后开始转为负增长。延迟投饵1~3 d的12日龄仔鱼全长无显著差异(P>0.05);延迟投饵超过4 d的仔鱼全长则有极显著差异(P<0.01)。马拉瓜丽体鱼仔鱼的最佳投喂时间应在仔鱼开口后的3 d之内。
黄海杨宁张希
关键词:仔鱼延迟投饵不可逆点成活
淡水石斑鱼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32
2012年
测定和分析了淡水石斑鱼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旨在为该鱼的营养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淡水石斑鱼的平均含肉率为78.8%,肌肉中的水分含量为76.00%,粗蛋白为18.90%,粗脂肪为3.00%,粗灰分为1.73%。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5.74%(占鲜样),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的含量为6.88%,占氨基酸总量的40.60%。4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为7.08%,占氨基酸总量的44.9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4.84;氨基酸的支/芳值(BCAA/AAA)为2.22。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34.09%,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65.91%,其中DHA含量丰富,占脂肪酸总量的6.95%。矿物质含量丰富。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淡水石斑鱼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优质淡水鱼类。
黄海杨宁张希
关键词:淡水石斑鱼含肉率肌肉营养成分
应用甲基睾丸酮诱导马拉瓜丽体鱼雄性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了口服甲基睾丸酮(MT)诱导马拉瓜丽体鱼(Cichlasoma managuense)雄性化效应与鱼苗规格、剂量和处理时间的关系,并讨论了MT对马拉瓜丽体鱼的生长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T诱导1.2 cm以下鱼苗可获得较高的雄性率;鱼苗的雄性率随着MT含量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而提高,投喂剂量为40 mg/kg的饲料30d、50 mg/kg的饲料20 d以上,或者60 mg/kg的饲料10 d以上,鱼苗的雄性率均可达到90%以上;MT能提高马拉瓜丽体鱼的生长率,而与成活率没有直接依赖关系。
黄海张希杨宁
马拉瓜丽体鱼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试验
2012年
马拉瓜丽体鱼(Cichlasoma managuense)水泥池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网箱内培育的2龄亲鱼可在水泥池中自行配对产卵。雌鱼绝对产卵量为1 500~2 500粒/尾,相对产卵量500~800 ind/kg。受精卵为椭圆形,暗黄色,不透明,粘性,卵分散排列在巢穴中。试验期间,70对亲鱼中有52对自行配对产卵,产卵率为74.2%,受精率为92.6%。在水温27~30℃时,从受精卵到破膜时间为48 h±41min,出膜仔鱼全长(0.65±0.35)cm,孵化率为84.8%,共获初孵仔鱼40.1万尾。在水泥池中用小体积网箱进行苗种培育,经41~43 d的培育共获得3.0~5.0 cm鱼苗32.2万尾,育苗成活率达78.5%。
杨宁黄海张希魏赟胡洪铭巫火连
关键词:人工育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