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名医工程研究项目(2004)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陈阳宋玫严欣高建华刘晓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名医工程研究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瘢痕
  • 4篇瘢痕疙瘩
  • 4篇细胞
  • 3篇瘢痕疙瘩家系
  • 3篇基因
  • 3篇家系
  • 3篇EB病毒
  • 2篇单链
  • 2篇单链抗体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抗肝癌
  • 2篇抗肝癌单链抗...
  • 2篇抗体
  • 2篇肝癌
  • 2篇B淋巴细胞
  • 1篇血淋巴细胞
  • 1篇易感基因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高建华
  • 4篇严欣
  • 4篇宋玫
  • 4篇陈阳
  • 3篇刘晓军
  • 2篇丁世华
  • 2篇汤绍辉
  • 2篇周亮
  • 2篇叶刚
  • 2篇杨冬华
  • 2篇李蓉
  • 2篇卢筱华
  • 1篇笪坚
  • 1篇王荣
  • 1篇王贺
  • 1篇钟凯
  • 1篇黄海雄
  • 1篇刘小军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国外医学(计...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特异性抗肝癌单链抗体的优化表达与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鉴定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制备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抗肝癌单链抗体。方法:以ITPG诱导大肠埃希菌HB2151表达可溶性抗肝癌单链抗体;利用HiTrap抗ETag亲和层析柱对阳性克隆表达的单链抗体进行纯化;纯化后的单链抗体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Bradford检测法测定其浓度,ELISA法及免疫组化法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在培养基中加入0.4mol/L蔗糖,以IPTG1mmol/L于30℃诱导12h,抗肝癌scFv可溶性表达量较多,纯化后可溶性抗肝癌scFv含量为325mg/L,相对分子质量为29×103。与肝癌细胞结合效价为1:64,与肝癌组织结合阳性率为75%,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抗肝癌单链抗体,为肝癌靶向诊断及治疗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丁世华杨冬华卢筱华汤绍辉叶刚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妊娠与未妊娠患者超排卵周期第10天子宫内膜基因表达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对内膜修整后所取得的内膜组织按妊娠结果的不同分组进行分子水平的分析和检测,寻找合适的内膜发育分子标志物,早期预测辅助生殖技术(ART)患者的妊娠结果。方法随机选择10例接受增殖期子宫内膜修整术患者,其B超及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内膜处于相同发育阶段,按妊娠结果分为妊娠组与未妊娠组,抽提每例的子宫内膜组织总RNA,4例妊娠患者和3例未妊娠患者的内膜组织RNA符合芯片检测要求,使用Affymetrix U133 plus 2.0基因芯片进行表达谱分析。结果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子宫内膜组织具有218个差异表达基因(≥2倍),其中177个基因在未妊娠组高表达,41个基因在妊娠组高表达。差异基因主要涉及代谢、细胞通讯和胞内过程调控等生物学过程,参与离子结合、信号传导和物质转运等重要功能。结论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的增殖期子宫内膜细胞表达在转录组水平上差异明显,某些重要差异表达基因(LAMA4i、ntegrinα6和MMP1)有可能成为便利的早期预测ART患者妊娠结果的分子标志物。
周亮李蓉王荣黄海雄笪坚王贺钟凯
关键词:基因芯片妊娠
瘢痕疙瘩家系外周血淋巴细胞永生化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建立瘢痕疙瘩家系永生化细胞库的方法,为研究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提供长期的标本来源。方法采用EB病毒转化技术,分别采用新鲜血法和冻存血法,将瘢痕疙瘩家系外周血B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化淋巴母细胞系。结果成功建立了一瘢痕疙瘩家系中27个个体的永生细胞株:新鲜血法较冻存血法可明显提高一次建系成功率。结论 EB病毒转化技术可有效保存原来个体完整的基因组,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长期的DNA资源。新鲜血法明显优于冻存血法,更适用于永生化细胞库的建立。
严欣高建华宋玫刘小军陈阳
关键词:瘢痕疙瘩EB病毒B淋巴细胞
瘢痕疙瘩易感基因的家系连锁分析定位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keloid)家系中易感基因与15q22.31 ̄q23及18q21.1区域的连锁关系。方法:1个中国东北地区4代瘢痕疙瘩家系,采集家系中32名成员的外周血标本提取DNA,选择位于15q22.31 ̄q23及18q21.1区域7个微卫星标记,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扩增产物片断,测定PCR产物片段大小,得到每个样本的基因型。运用连锁分析软件LINKAGE的MLINK程序计算每个标记的LOD值,根据两点间LOD值判断连锁关系。结果:D15S108、D15S216、D15S534、D18S363、D18S846五个位点的两点LOD值在重组率为0时均小于-2,可以排除此家系疾病候选基因与上述位点的连锁关系,而D18S460、D18S467两位点在重组率为0.05和0.10时的两点LOD值均大于1,且外显率为90%的条件下,D18S460在θ=0时LOD值大于2,提示此家系瘢痕疙瘩易感基因与这两个位点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结论:此瘢痕疙瘩家系的易感基因可能位于18q21.1区域内。
严欣高建华陈阳宋玫刘晓军
关键词:瘢痕疙瘩家系易感基因SMAD
瘢痕疙瘩家系外周血B淋巴母细胞系的建立方法及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建立瘢痕疙瘩家系永生化细胞库的方法,为研究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提供长期的标本来源.方法:采用CysA法、微量全血法和冻存全血法3种不同方法建立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B-LCL),比较各方法建系成功率及时间.结果:成功建立了一瘢痕疙瘩家系的永生细胞株,其中CysA法、微量全血法和冻存全血法转化的成功率分别为96.4%,46.4%,28.6%;建立细胞系平均所需时间分别为28.8d,39.7d,46.3d.结论:CysA法成功率高,建系所需时间短,是建立B-LCL最可靠的选择.
宋玫高建华严欣刘晓军陈阳
关键词:瘢痕疙瘩家系EB病毒B淋巴细胞
特异性抗肝癌单链抗体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优化表达条件,获取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抗肝癌单链抗体。方法以ITPG诱导大肠杆菌HB2151表达可溶性抗肝癌单链抗体;利用HiTrap Anti-ETag亲和层析柱对阳性克隆表达的单链抗体进行纯化;纯化后的单链抗体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Bradford检测法测定其浓度,ELISA法及免疫组化法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在培养基中加入0.4M蔗糖,以IPTG 1mmol/L于30℃诱导12h,抗肝癌scFv可溶性表达量较多,纯化后可溶性抗肝癌scFv含量为325μg/L。纯化的抗肝癌scFv与肝癌组织、肝癌细胞抗原特异性结合,与肝硬化、正常肝组织无阳性结合。结论成功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抗肝癌单链抗体,为肝癌靶向诊断及治疗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丁世华杨冬华卢筱华汤绍辉叶刚
关键词:肝细胞癌单链抗体纯化
基因组印迹的动态变化与辅助生殖
2007年
基因组印迹是一个导致亲代起源特异基因表达的正常过程,具有性别特异性,在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可擦除和重建。差异甲基化是基因组印迹形成的最重要机制。对基因组印迹在配子发生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辅助生殖的关系进行综述。
周亮李蓉
关键词:基因组印迹DNA甲基化生殖细胞辅助生殖
瘢痕疙瘩家系永生淋巴细胞株的建立及其染色体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建立瘢痕疙瘩家系永生淋巴细胞株,并对该细胞株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用这种方法建立瘢痕疙瘩永生细胞库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采用EB病毒转化技术,把瘢痕疙瘩家系外周血B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化淋巴母细胞系(LCL)。分别对建株前和建株后10、20、30、35代的细胞株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成功地对瘢痕疙瘩家系27个个体建立了永生细胞株,建株后10代、20代的细胞株染色体未发现明显异常;而培养30代、35代的细胞株染色体发生数目和结构的异常。结论瘢痕疙瘩家系永生淋巴细胞株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随时可取的实验材料,在用做遗传学分析时宜在转化早期进行。
宋玫高建华严欣刘晓军陈阳
关键词:瘢痕疙瘩家系EB病毒染色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