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5038067)

作品数:6 被引量:600H指数:6
相关作者:吴玉鸣李建霞张燕周立何建坤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经济增长
  • 3篇空间计量经济
  • 3篇计量经济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省域
  • 2篇经济模型
  • 2篇空间计量经济...
  • 2篇空间计量经济...
  • 2篇空间自相关
  • 2篇计量经济模型
  • 2篇工业全要素生...
  • 1篇大学技术
  • 1篇大学技术转移
  • 1篇地理加权回归
  • 1篇地理加权回归...
  • 1篇增长趋同
  • 1篇中国省域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区域经济

机构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5篇吴玉鸣
  • 2篇李建霞
  • 1篇何建坤
  • 1篇周立

传媒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世界经济文汇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被引量:191
2006年
本文在巴罗与萨拉一伊一马丁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经济增长口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模型框架,采用1978~2002年的截面数据,分析了空间效应和口趋同效应及其成因。中国省域经济经过改革开放25年的发展,在地理上的集聚性明显增强的同时,空间联系也在不断密切,考虑空间自相关的空间误差趋同口模型是目前研究中国省域经济增长截面趋同比较合适的模型,趋同速度约为2%,这与目前跨国截面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地理因素和空间效应一起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
吴玉鸣
关键词:经济增长趋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大学技术转移对首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被引量:44
2007年
以北京市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相应年份的大学专利批准数、技术合同签订数、技术合同金额作及合成指标为解释变量,对首都地区的大学技术转移行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大学的贡献程度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同时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
何建坤吴玉鸣周立
关键词:大学技术转移区域经济增长技术合同
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被引量:101
2006年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技术进步、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标志,正确、科学测算TFP对区域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及政策研究非常重要。运用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方法,基于2003年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对中国大陆省级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测算分析。结果发现,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测算我国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中具有较好效果,利用这种方法测算的2003年中国大陆31个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比较符合工业生产率发展实际;在影响我国省域工业生产率的因素中,工业资本投入是造成工业经济增长率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各个省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劳动生产率水平偏低是制约我国省域工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瓶颈因素;2003年我国省域工业生产率增长是由资本和技术共同推动的。
吴玉鸣李建霞
关键词: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空间自相关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被引量:67
2006年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和技术进步、管理效率提高的重要标志。运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以及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模型方法,基于2003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对省级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实证测算分析结果发现,空间Moran指数可测算省域工业生产率的空间效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也可将影响省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分解成各省域的局部影响,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计量检验和测算我国31个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中具有较好效果。
吴玉鸣李建霞
关键词: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空间自相关
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被引量:180
2007年
本文运用中国2000年县域截面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基于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假设检验,首次对2000年中国2030个县域的增长集聚与差异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中国2030个县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县域经济增长不仅与人力资本、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还与相邻县域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形成原因。
吴玉鸣
关键词:经济增长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