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0183055)
- 作品数:10 被引量:275H指数:10
- 相关作者:刘永江葛肖虹袁四化李伟民任收麦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国土资源部青海油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大学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时期——来自阿尔金山和柴达木盆地的证据被引量:28
- 2008年
- 根据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世上、下油砂山组的沉积特征及其地震反射界面的特征,推断阿尔金山的主隆升时期为中晚中新世,山体的隆升导致盆地沉积中心向东迁移。盆地周缘山系的隆升年代学资料也表明,青藏高原北缘在中晚中新世发生了快速抬升,与青藏高原南部的同期区域构造事件一致,表明中晚中新世是青藏高原向北生长的重要时期。阿尔金山此次隆升事件与塔里木板块向柴达木地块楔入有关,整个高原的隆升动力源自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拼合后持续向北的俯冲。
- 袁四化刘永江葛肖虹吴光大胡勇郭新转李伟民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北缘隆升
- ^(36)Cl断代法应用于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的构造事件研究被引量:14
- 2006年
- 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升是多期次的,尤其早更新世晚期的快速隆升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西部盆-山地貌形成与荒漠化的出现有着重大影响,这已成为近年地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角度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中红色泥岩36Cl断代法定年,首次测定该事件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1.54~0.28MaB.P.)之间。结合敦煌盆地同时代地层(0.837MaB.P.和1.142MaB.P)的低角度掀斜现象,以及前人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酒西盆地的研究结果,认为早更新世晚期,受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北向挤压作用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构造事件,造成大范围的挤压变形与山脉隆升,这对我国西北地区构造格架的最终形成和晚期油气运移成藏具有重要意义。
- 任收麦葛肖虹杨振宇林源贤胡勇刘永江Johann GENSERAndrea B.RIESER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早更新世
-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来自碳氧同位素的证据被引量:22
- 2007年
- 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内部始新世一更新世的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住素分析结果显示了几次与区域性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相关的地质事件,包括青藏高原形成和隆升。新生代厚层的湖相一陆相沉积物记录了在中新世时气候以干旱条件为主。红三旱剖面中出现了两个较短1Ma到3Ma的δ^13C变化周期。通过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可以识别出4个明显的构造事件:(1)上干柴沟组晚期δ^13C和δ^13O出现明显的增加,反映周边山脉的隆升;(2)上干柴沟组和下油砂山组界限处δ^13C和δ^13O的剧减,反映了整个柴达木盆地的总体抬升和喜马拉雅山在24Ma左右的隆起;(3)19~18Ma同位素数据出现的正异常峰值应该和阿尔金山的强烈隆起有关,同时盆地相对沉降,地貌高差增大。气候变得干旱;(4)12Ma的明显负异常反映了整个柴达木盆地的海拔又一次增高,而盆地本身相对沉降周边山脉隆升。
- 尹成明李伟民R.Andrea刘永江陈元忠巩庆林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稳定同位素隆升
- 沉积物粒度分析在阿尔金山隆升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7
- 2005年
- 山体隆升必然制约两侧盆地的沉积,这种约束体现在盆地的沉积响应上。柴达木盆地西北缘的阿尔金山,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自第三纪以来发生了多次隆升事件,其中以早更新世末的一次最为强烈。本次研究在阿尔金山山前红三旱一号剖面干柴沟组自下而上不同层位选取典型的沉积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薄片矿物鉴定和粒度分析,发现沉积区柴达木盆地的沉积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受阿尔金山多期次隆升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其各方面的沉积特点受到物源区的控制。研究表明,始新世时(下干柴沟组)物源区阿尔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没有发生明显的快速隆升,到渐新世(上干柴沟组)阿尔金山相对于柴达木盆地开始发生强烈的快速隆升,沉积区气候变得明显干旱。中新世到上新世(下、上油砂山和狮子沟组)红三旱地区整体处于抬升阶段,可能阿尔金山相对于沉积盆地区不具有明显的地形高差,到早更新世(七个泉组)阿尔金山开始发生急剧隆升,相对于柴达木盆地沉积区在地形上出现巨大的相对高差,这一隆升事件目前仍在持续。该研究也为青藏高原的多次隆升和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了佐证。
- 王亚东刘永江常丽华ANDREA B.Rieser计桂霞
- 关键词:粒度分析柴达木盆地沉积物
- 阿尔金山中-新生代隆升历史研究进展被引量:30
- 2006年
- 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的同时,伴随较大的逆冲分量,总体成花状构造,引起阿尔金山的垂向隆升,大量证据表明阿尔金山自中生代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快速隆升事件,即白垩纪、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早中新世、中中新世、上新世、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初。新生代的五期重要的隆升事件,与欧亚大陆拼合后的印度板块持续向北的挤压有关,俯冲引起青藏高原的阶段性快速隆升,是阿尔金山隆升的动力学机制。
- 袁四化刘永江葛肖虹任收麦吴光大李伟民刘欢郭新转
- 关键词:热年代学青藏高原
-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红三旱地区始新世—渐新世砂岩物源分析被引量:12
- 2007年
- 柴达木盆地西部红三旱一号三高点上、下干柴沟组砂岩的骨架矿物成分的模式分析显示,始新统—渐新统砂岩的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根据古水流推断物源区主要为阿尔金山。结合上、下干柴沟组砂岩成分模式分析的标准偏差对比和骨架矿物成分平均含量的变化特征,认为渐新世时(上干柴沟组)阿尔金山存在一期隆升事件。
- 刘欢刘永江袁四化计桂霞李伟民
- 关键词:物源分析柴达木盆地
- 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环境效应被引量:97
- 2006年
- 青藏高原隆升对中国西部环境变迁起着决定性影响。通过对柴达木、吐鲁番哈密、塔里木盆地的演化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耦合研究,以柴达木盆地为时空坐标,认为高原隆升可分为三大阶段:(1)古近纪期间青藏高原隆升仅限于冈底斯山一带。当时,受行星纬向气候带控制,中国西北地区为干旱亚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环境,大面积准平原化、泛盆地化,在构造上处于伸展-夷平的拉张环境,与现今亚洲大陆东部相似;(2)青藏高原整体的初次隆升发生在中新世早-中期(23~11.7Ma)。因青藏高原和大兴安岭的阻隔,古近纪的纬向气候带逐渐转变为中亚季候风,古黄土(22Ma)、三趾马动物群的发育,说明高原北缘当时为干旱的荒漠草原环境。同时,这次隆升引起中-晚中新世中国西部广袤地域古地形-构造面貌的变化;(3)形成现今高原面貌的末次快速隆升发生在0.9~O.8Ma。早更新世晚期,印度洋快速扩张,印度板块向中亚大陆脉冲式(A型)陆内俯冲,使得高原快速挤压隆升。这次隆升不仅使高原本身的环境骤变,出现第四纪以来最大的冰川,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高寒草原,而且引起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促使北极圈冰盖的形成。同时,高原隆升使高原内部和周边出现强烈的挤压构造变形,如柴达木、河西走廊、塔里木、吐鲁番哈密、准噶尔等诸盆地内几万米厚度中-新生界的构造变形与昆仑山、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的挤出式双向推覆隆升,形成了中国西北的盆-山地貌。现今,随着青藏高原的持续隆升,高寒草原开始退化,造成中国西北地区大面积的荒漠化,成为制约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 葛肖虹任收麦马立祥吴光大刘永江袁四化
- 关键词:青藏高原隆升古近纪中新世环境变迁
- 阿尔金断裂带年代学和阿尔金山隆升被引量:87
- 2007年
- 对阿尔金山断裂带内变形的中生代剪切带中眼球状片麻岩、糜棱岩化花岗片麻岩和新生代剪切带中强变形绿片岩系列样品中同构造新生云母矿物的^40Ar-^39Ar法定年,获得了164.3—178.4Ma和26.3—36.4Ma两组年龄。结合阿尔金走滑断裂水平错距的研究,认为164.3—178.4Ma的年龄代表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的起始活动时间(早侏罗世末—中侏罗世),尔后分别在距今100—85Ma,40—25Ma和10—8Ma发生多次脉冲式走滑活动。新生代沉积物研究表明上干柴沟组和下干柴沟组砂岩骨架矿物成份含量明显不同,随时间变化,石英含量减少,岩屑组份和不稳定矿物含量增加,分选性逐渐变差。这表明阿尔金山在渐新世(下干柴沟组时期)开始发生明显的隆升。地震和柴达木—塔里木盆地沉积速率资料显示在晚中新世山体也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隆升。七个泉组(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和下伏沉积物(上新世中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反映了最后一次强烈隆升事件发生在晚上新世。多数隆升事件和阿尔金断裂带新生代脉冲式活动的同位素年龄完全一致,表明阿尔金山的隆升和断裂带的活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 刘永江Franz Neubauer葛肖虹Johann Genser袁四化李伟民巩庆林陈元忠
- 关键词:^40AR-^39AR年龄同位素年代学阿尔金断裂
- 柴西红三旱一号地区新生代砂岩成分分析及其区域构造意义被引量:13
- 2006年
- 高精度的磁性年代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红三旱一号地区下干柴沟组一上干柴沟组年龄为40~26.5Ma,上、下干柴沟组地层的分界年龄约为35.5Ma。根据盆地内的沉积物与物源区的相关性,采集了柴达木盆地红三旱一号剖面新生代的砂岩样品,用Dickinson-Gazzi方法进行成分分析统计,反映物源区的变化对沉积区砂岩组分具有明显的影响。对砂岩样品的成分统计模式分析表明,下干柴沟组沉积时期,沉积环境比较稳定,说明此时阿尔金山没有快速隆升,而到了上干柴沟组沉积时期沉积环境变得不稳定。结合区域热年代学资料表明,阿尔金山在渐新世强烈隆升,这可能与阿尔金断裂的快速走滑有关。
- 郭新转刘永江葛肖虹袁四化孙知明裴军令李伟民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新生代
- 中国大型走滑断裂的复位研究与油气资源战略选区预测被引量:12
- 2006年
- 阿尔金断裂和郯庐断裂是亚洲大陆上规模最大的2条晚中生代以来活动的走滑断裂带,前者可能同步错移并分隔曾经统一的古生代克拉通盆地和侏罗纪箕状断陷的原型盆地,后者中段向北错移了属于扬子板块的苏北-胶东地块,北段佳(木斯)-依(兰)断裂切错了松辽与泛三江-哈巴罗夫斯克盆地,敦(化)-密(山)断裂左行错移了鸡西-七台河盆地和虎林盆地。因此,塔里木西南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评价应与柴达木盆地对比进行,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掩盖下的阿拉善地块可与北塔里木地块对应,在其侏罗系—白垩系陆相盆地沉积之下可能保存了古生代克拉通沉积,可作为有潜力的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南黄海中部隆起带是苏北盆地建湖隆起的东向延伸,其震旦系—三叠系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为潜在的勘探目标区;郯庐断裂北段的构造复位研究,对拓宽东北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区和重新认识松辽盆地形成背景、成盆机制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葛肖虹任收麦刘永江袁四化
-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带郯庐断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