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011082-1)

作品数:12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马存根尉杰忠纪宁梁丽云郭敏芳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免疫
  • 9篇脑脊髓
  • 9篇脑脊髓炎
  • 9篇脊髓炎
  • 8篇实验性自身免...
  • 7篇实验性自身免...
  • 7篇自身免疫性脑...
  • 7篇EAE
  • 5篇内酯
  • 5篇内酯醇
  • 5篇雷公藤
  • 5篇雷公藤内酯
  • 5篇雷公藤内酯醇
  • 3篇蛋白
  • 3篇小鼠
  • 3篇激酶
  • 3篇RHO激酶
  • 2篇蛋白酶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机构

  • 12篇山西大同大学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山西中医学院

作者

  • 12篇马存根
  • 11篇尉杰忠
  • 8篇纪宁
  • 6篇梁丽云
  • 5篇孙永胜
  • 5篇郭敏芳
  • 4篇樊红翠
  • 3篇刘春云
  • 3篇李艳花
  • 3篇肖保国
  • 2篇丁智斌
  • 2篇张辉
  • 2篇刘金泉
  • 2篇杨春彦
  • 2篇任晓荣
  • 2篇任晓蓉
  • 1篇杨兴旺
  • 1篇王捷
  • 1篇冯前进
  • 1篇刘颖

传媒

  • 5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Neuros...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小鼠EAE与其下调脾细胞INF-γ表达和上调IL-10的分泌有关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有效性和可能机制。方法: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EAE组(28只)、Tri治疗组(20只)和佐剂组(18只)。EAE组和Tri治疗组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多肽(MOG35-55)免疫建立EAE模型,佐剂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Tri治疗组于免疫后5d开始按100μg/(kg.d)腹腔注射Tri,EAE组和佐剂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察3组小鼠的发病情况以及病理变化,免疫后18~20d无菌分离脾淋巴细胞,分2组,分别为对照组(只加200μL的细胞悬液)、实验组(细胞悬液中加入MOG35-55每孔终浓度为10mg/L),并将各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中置于37℃、50mL/LCO2条件下孵育48h。用MTT法检测MOG35-55刺激前后各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NF-γ、IL-17、IL-10和IL-4的水平。结果:Tri能够显著改善EAE的发病,减轻炎性浸润,并且可抑制MOG35-55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0.01)及INF-γ的分泌(P<0.05),促进IL-10的分泌(P<0.05),而对IL-17和IL-4的分泌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Tri可以有效抑制小鼠EAE,这种抑制可能与其对脾细胞中INF-γ表达的下调及对IL-10分泌的上调作用密切相关。
樊红翠任晓蓉尉杰忠郭敏芳纪宁孙永胜梁丽云马存根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淋巴细胞增殖INF-ΓIL-10
雌二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血脑屏障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对去卵巢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去卵巢后10d的EAE动物模型,随机分为EAE组、E2治疗组和佐剂对照组。E2治疗组于免疫后(pi)0~8d肌注E2(250μg/kg)1次/d。观察各组在不同时间点的临床症状、血清E2浓度、血清和脑脊液中白蛋白含量比值(QA),通过QA评定血脑屏障(BBB)的损害。在p i8、11、14、17d处死动物并取脑和脊髓,行HE和髓鞘染色;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 E2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0.46±0.62)较EAE组(2.88±1.26)降低(t=2.11,P<0.05);E2治疗组发病率(20%)较EAE组(80%)降低(χ2=6.24,P<0.05)。pi 8~14dE2治疗组血清E2浓度较EAE组升高(F=1 532.63,P<0.05)。pi 8~17dE2治疗组QA峰值低且出现时间较EAE组延迟(0.36±0.04 vs 0.18±0.03,F=26.20,P<0.05)。E2治疗组MMP-9表达较EAE组明显下调(F=21.46,P<0.05)。结论 E2能够有效抑制EAE,其抑制机制与E2下调MMP-9的表达进而保护BBB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刘金泉纪宁尉杰忠孙永胜马存根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雌二醇血脑屏障基质金属蛋白酶-9
多发性硬化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英文)被引量:4
2008年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还未阐明,目前认为可能是一些携有先天遗传易感基因的个体有易发生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趋势,在后天环境中外因的作用下,诱发对中枢髓鞘成分的异常自身免疫应答而致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和科研成果,旨在探讨多发性硬化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郭敏芳纪宁马存根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免疫学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性疾病
他汀类药物对EAE小鼠Rho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能否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RhoA蛋白表达及其对小鼠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雌性C57BL/6小鼠分为EAE组、他汀治疗组和佐剂组3组。EAE组和他汀治疗组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MOG_(35-55))免疫小鼠建立EAE模型,佐剂组以生理盐水替代MOG_(35-55)同样方法注射;他汀治疗组自免疫后第3天始按体质量10 nag/(kg·d)予阿托伐他汀灌胃。观察3组小鼠发病情况及病理变化并测定脑组织中RhoA蛋白表达。结果与佐剂组相比,EAE组小鼠脑组织中RhoA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他汀治疗组脑组织RhoA蛋白表达及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均较EAE组下降(P<0.01)。结论 EAE小鼠RhoA蛋白表达上调。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RhoA蛋白表达治疗EAE。
王捷尉杰忠郭敏芳纪宁孙永胜梁丽云马存根
关键词:RHOAGTP结合蛋白质类
盐酸法舒地尔对EAE小鼠脑中ROCK-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Fasudil hydrochlorid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中Rho激酶-Ⅱ(ROCK-Ⅱ)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C57BL/6小鼠,分为EAE组、治疗组和佐剂组。用MOG35-55多肽诱导EAE模型。治疗组于d6p.i.开始腹腔注射盐酸法舒地尔液,连续14天。观察和比较各组临床表现,于d18-20p.i.取脊髓和脑,行HE染色、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ROCK-II的表达。结果:盐酸法舒地尔能够显著改善EAE的症状,减轻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浸润等病理变化。各组小鼠脑中均有ROCK-Ⅱ的表达,EAE组ROCK-Ⅱ表达量较佐剂组要高(P<0.05),治疗组与EAE组相比显著减低(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以有效抑制小鼠EAE,这种抑制可能与其抑制ROCK-II的活化有关。
段惠洁刘金泉郭敏芳尉杰忠梁丽云马存根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盐酸法舒地尔
新型Rho激酶抑制剂FSD-C11化合物抑制EAE的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索新型Rho激酶抑制剂FSD-C11化合物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有效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今后可能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多肽诱导雌性C57BL/6小鼠建立EAE模型,于免疫后第3天起FSD-C11组按体质量40mg/(kg·d)腹腔注射FSD-C11化合物,EAE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期间每天定时记录两组小鼠临床症状评分及体质量变化。免疫后第28天取小鼠脊髓进行HE和髓鞘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M1和M2型巨噬细胞表型,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磷酸化核蛋白因子κB(p-NF-κB)的表达。结果FSD-C11化合物可延迟小鼠的起病时间,降低发病率,减轻临床症状,减少体质量丢失;与EAE组小鼠相比,FSD-C11可减少脊髓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P<0.05);抑制致炎性的M1型巨噬细胞,增加抗炎性和保护性的M2型巨噬细胞;抑制脑组织中iNOS和p-NF-κB蛋白的表达。结论新型Rho激酶抑制剂FSD-C11化合物在治疗EAE中显现出很好的潜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巨噬细胞极性、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于婧文李艳花张辉丁智斌尉杰忠刘春云杨婉芳冯前进黄建军赵永飞肖保国马存根
关键词:RHO相关激酶类法舒地尔脑脊髓炎
WAR-5、Fasudil治疗EAE的疗效比较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WAR-5与盐酸法舒地尔(Fasudil)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效果,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多肽(MOG35-55)免疫雌性C57BL/6小鼠建立慢性EAE模型,并随机分为EAE对照组、WAR-5治疗组和Fasudil治疗组。于免疫后第3天开始,分别腹腔注射WAR-5、Fasudil及生理盐水,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和临床评分。于免疫后第28天处死各组动物,制作脊髓冰冻切片进行CD4+T细胞、CD68+巨噬细胞及核转录因子-κB(p-NF-κB/p65)染色,观察其在脊髓中的表达。提取脑组织的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Ⅱ和p-NF-κB/p65蛋白表达,并采用Griess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的一氧化氮(NO)释放水平。结果与EAE对照组(108.70±20.26、399.00±25.94)比较,WAR-5治疗组(13.67±4.041、52.67±13.43)及Fasudil治疗组(15.33±5.033、31.00±13.45)脊髓内CD4+T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数目均减少(均P<0.01),WAR-5与Fasudil两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EAE对照组(1.9500±0.3976、0.5885±0.05982)比较,WAR-5组(0.6137±0.1778、0.0096±0.0015)及Fasudil组(1.1960±0.2225、0.3574±0.1496)脑内ROCKⅡ、p-NF-κB/p65表达均降低,WAR-5治疗组脑内ROCKⅡ、p-NF-κB/p65表达亦均低于Fasudil治疗组(均P<0.05)。WAR-5和Fasudil治疗组上清液NO含量分别为(16.40±0.5247)μmol/L、(17.69±0.2833)μmol/L,均低于EAE对照组〔(20.07±0.6116)μmol/L;均P<0.001〕,且WAR-5治疗组低于Fasudil治疗组(P<0.01)。与Fasudil治疗组比较,800μg及1600μg药物注射后,WAR-5治疗组小鼠的存活状态明显较好;800μg药物注射后,WAR-5治疗组小鼠的脚趾无明显血管扩张反应。结论 WAR-5对EAE的治疗效果与Fasudil相近,且其治疗安全性较好,扩张血管作用较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WAR-5抑制小鼠ROCKⅡ的表达及抑制炎性反应相关。
辛延乐李艳花丁智斌尉杰忠刘春云杨春彦吴昊姜维佳肖保国马存根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RHO激酶核转录因子-ΚB
雷公藤内酯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血-脑脊液屏障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血-脑脊液屏障(BCB)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制备Wistar大鼠EAE模型,应用Tri治疗EAE,评估EAE组、Tri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在不同时间点测定脑脊液(CSF)和外周血白蛋白(Alb)水平并计算二者比值(QA),通过QA值观察BCB变化。于免疫后(p.i.)6、8、10、12、14、16 d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脑和脊髓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结果免疫后14 d为EAE组发病高峰期,Tri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0.14±0.08)较EAE组(2.19±1.68)低(P<0.01)。免疫后8 d EAE组QA达最大值(0.30±0.05),较佐剂组(0.13±0.05)明显增高(P<0.01)。免疫后6-14 d,EAE组与佐剂组、Tri治疗组比较Q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34,P<0.01)。免疫后14 d Tri治疗组QA达最大值(0.19±0.02),QA波峰时间较EAE组延迟且峰值明显较低。免疫后12-16 d,EAE组与佐剂组、Tri治疗组比较ICAM-1阳性表达高(F=17.1l,F=29.87,均P<0.01);免疫后10-16 d,Tri治疗组较EAE组IFN-γ阳性表达低(F=447.92,P<0.01)。结论 EAE中BCB损伤早于临床症状出现。Tri能有效抑制EAE进展,可能与其下调ICAM-1、IFN-γ表达,恢复BCB正常功能有关。
尉杰忠纪宁孙永胜刘颖梁丽云马存根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雷公藤内酯醇细胞间黏附分子-1干扰素-Γ血-脑脊液屏障
雷公藤内酯醇对EAE小鼠脊髓TNF-α、IL-12和TGF-β_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雷公藤内酯醇(Tri)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脊髓组织TNF-α、IL-12和TGF-β1的影响。方法:采用MOG33-35、佐剂CFA、百日咳毒素免疫动物建立EAE模型,腹腔注射Tri治疗,制作脊髓石蜡切片行HE染色及LBF髓鞘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GF-β1、TNF-α和IL-12的表达,并行相关图像分析。结果:HE染色可见EAE组脊髓有"袖套样"炎性细胞浸润。LBF髓鞘染色可见EAE组小鼠脊髓髓鞘脱失。与佐剂组相比,EAE组TNF-α、IL-12表达增高(P<0.01或P<0.05),TGF-β1表达降低(P<0.05)。与EAE组相比,Tri治疗组TNF-α、IL-12表达降低(P<0.05),TGF-β1表达增高(P<0.05)。结论:Tri可明显改善EAE小鼠脊髓组织病理状况,可能与抑制TNF-α和IL-12等促炎性细胞因子,促进TGF-β1等保护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任晓荣樊红翠尉杰忠纪宁梁丽云马存根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白介素-12
Rho激酶抑制剂: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潜在药物被引量:4
2015年
近10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和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诊断取得了长足进步。相比之下,其治疗仍然举步维艰。了解神经变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寻找真实有效的干预靶点、提高疾病预防和治疗效果是临床神经科学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人们发现诸多神经变性病呈现相似的病理和重叠的临床表现,它们之间存在类似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免疫炎性反应形成的微环境是其共同的细胞学通路,而其中Rho激酶(ROCK)的异常激活可能是其共同的分子机制之一。研究表明通过抑制ROCK的活性能够减少免疫细胞的炎性反应、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产生,改善炎性微环境保护神经元,同时抑制ROCK活性还可促进神经突触再生和神经干细胞动员分化。综上,ROCK抑制剂(Rho kinase inhibitor,RKI)有可能成为神经变性疾病的潜在药物。本文就RKI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潜在可能和相应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辛延乐李艳花张辉杨兴旺杨春彦尉杰忠刘春云肖保国马存根
关键词:RHO激酶抑制剂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免疫炎性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