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41067)

作品数:8 被引量:51H指数:5
相关作者:叶军徐新保肖梅何晓军赵刚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空军总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切除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癌
  • 4篇肝细胞
  • 4篇肝细胞癌
  • 3篇预后
  • 3篇切除术
  • 3篇复发
  • 3篇肝切除
  • 3篇肝切除术
  • 2篇术后
  • 2篇肝细胞癌患者
  • 2篇癌患者
  • 2篇NOMOGR...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镜
  • 1篇胆道镜治疗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残余结石
  • 1篇胆管结石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濉溪县医院

作者

  • 2篇孔亚林
  • 2篇张宏义
  • 2篇冯志强
  • 2篇张辉
  • 2篇刘承利
  • 2篇张洪义
  • 2篇赵刚
  • 2篇叶军
  • 2篇何晓军
  • 2篇肖梅
  • 2篇徐新保
  • 1篇顾万清
  • 1篇刘洋
  • 1篇刘锐

传媒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肝癌电子杂志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行肝切除术肝细胞癌患者炎性指标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lbumin to globulin ratio,AGR)差值与术后复发及死亡的关系。方法HCC患者144例,均首次行肝切除术,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第14天检测血常规,计算手术前后NLR、PLR、AGR差值,分别记为ΔNLR、ΔPLR、ΔAGR。将144例患者依据随访结果分为无复发组和复发组,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无复发组与复发组,生存组与死亡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清学指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CC患者术后复发或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144例患者随访5~62个月,中位随访37.63个月,复发63例,死亡57例。复发组肝硬化、微血管侵犯、肿瘤数>3个、肿瘤直径>5 cm、ΔNLR增高及ΔPLR增高比率(92.06%、73.02%、15.87%、71.43%、60.32%、55.56%)高于无复发组(77.78%、54.32%、4.94%、43.21%、41.98%、38.27%)(P<0.05)。死亡组年龄≥53岁、肝硬化、微血管侵犯、肿瘤数>3个、肿瘤直径>5 cm、ΔNLR增高、ΔPLR增高、总胆红素>15.65μmol/L比率(73.68%、94.74%、77.19%、15.79%、70.18%、70.18%、57.89%、82.46%)高于生存组(51.72%、77.01%、52.87%、5.74%、45.98%、36.78%、37.93%、56.32%)(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HR=1.025,95%CI:1.012-1.038,P<0.001)、微血管侵犯(HR=1.754,95%CI:1.232~2.485,P=0.002)、肿瘤直径>5 cm(HR=1.262,95%CI:1.061~1.465,P=0.027)、肿瘤数>3个(HR=1.713,95%CI:1.272~2.293,P<0.001,)、ΔNLR增高(HR=2.394,95%CI:1.532~3.724,P<0.001)、ΔPLR增高(HR=2.496,95%CI:1.156~5.389,P=0.020)是HC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肝硬化(HR=1.581,95%CI:1.151~2.172,P=0.005)、微血管侵犯(HR=1.781,95%CI:1.017~3.120,P=0.043)、肿瘤直径>5 cm(HR=1.922,95%CI:1.333~2.771,P<0.001)、ΔNLR增高(HR=2.115,95%CI:1.294~3.455,P<0.001)、ΔPLR增高(HR=1.552,95%CI:1.122~2.161,P=0.00
冯志强郭玉明赵君会韩山山杨庆民商玉涛吴洁莹盛军郭晓东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切除术预后
microRNA-18a通过PPARα/γ信号通路上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调节性免疫功能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microRNA-18a(miRNA-18a)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γ(PPARα/γ)信号通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调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96例非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的miRNA-18a mRNA的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NA-18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miRNA-18a对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2组患者PPARα/γ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再将PBMC分为si-miRNA-18a抑制组(转染miRNA-18a抑制剂)和si-miRNA-18a正常对照组(转染miRNA-18a质粒),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抑制miRNA-18a表达对CD4+CD25+Treg细胞频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2组PPARα/γ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miRNA-18a表达与PPARα/γ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miRNA-18a mRNA表达水平在血清和肝组织中较对照组均显著上调(t值分别为9.634、9.863,P值均<0.01)。试验组CD4+CD25+Treg细胞频率较对照组显著上调(t=9.854,P<0.01)。试验组的IFNγ分泌水平和IL-9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上调(t值分别为8.235,8.382,P值均<0.05)。试验组的PPARα和PPARγ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上调(t值分别为4.229、3.545,P值均<0.05)。si-miRNA-18a抑制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si-miRNA-18a正常对照组(t=3.968,P<0.01)。si-miRNA-18a抑制组的PPARα和PPARγ表达水平均明显较si-miRNA-18a正常对照组低(t值分别为5.023、4.983,P值均<0.05)。miRNA-18a与PPARα/γ信号通路中的PPARα及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01、0.682,P值均<0.05)。结论miRNA-18a可能通过激活PPARα/γ信号通路对慢性�
叶军韩山山卢盺奕商玉涛冯志强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微RNAS
胆道镜治疗肝胆管残余结石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T管胆道镜再取石治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术后肝内胆管残余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空军总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下胆管切开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后36例残余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中28例存在肝内胆管局限性狭窄,16例呈现开口狭窄伴远端扩张的"葫芦状";9例合并胆管的汇合异常;上述因素导致胆道镜检查治疗过程中胆管开口发现困难,不易取净。8例在胆道镜取石术后经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证实结石残留,经胆道镜再次取石治愈。结论肝内胆管局限性狭窄是经T管胆道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主要原因,MRCP检查可以提高胆管残余结石的检出率,术中胆管扩张对取净结石有帮助。
赵刚刘洋张洪义徐新保冯志强何晓军刘承利张宏义肖梅张辉孔亚林
关键词:胆道镜胆管结石
NRS-2002与MNA-SF营养评估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生存期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营养风险评估表(NRS-2002)与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评分筛查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营养状态并探讨其与术后总生存期(O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北京市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就诊并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胆道支架植入术的78例MOJ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营养筛查。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 q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采用一致性检验评估NRS-2002与MNA-SF的一致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RS-2002与MNA-SF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OS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营养状态患者的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NRS-2002评估中,营养正常10例(12.8%),营养不良风险53例(67.9%),营养不良15例(19.2%)。MNA-SF评估中,营养正常7例(9.0%),营养不良风险32例(41.0%),营养不良39例(50.0%)。年龄、BMI均是NRS-2002与MNA-SF的独立影响因素( P 值均<0.05)。NRS-2002与MNA-SF的一致性评价较好(Kappa=0.418, P <0.001)。两种营养评分量表均表明,营养不良患者OS低于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正常患者(χ2=42.081, P <0.001);营养不良风险患者OS低于营养正常患者(χ2=33.723, P <0.001)。NRS-2002[营养不良(风险比=3.874,95%可信区间:1.065~14.099)]、MNA-SF[营养不良风险(风险比=15.544,95%可信区间:2.324~103.968);营养不良(风险比=42.535,95%可信区间:6.179~292.798)]是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 P 值均<0.05)。结论 MNA-SF筛查MOJ患者营养状态具有优越性,能更准确预测OS。因此,将其推荐为MOJ患者入院时营养筛查工具并根据筛查结果进行营养干预。
韩山山赵君会叶军刘锐陈伟伟冯志强
结合营养风险筛查2002构建预测肝细胞癌患者复发的Nomogram模型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2002)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营养状态并结合其他危险因素构建预测HCC患者复发的Nomogram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濉溪县医院、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在2015年7月至2019年1月期间行肝切除术治疗的241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CC患者复发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采用内部数据进行Nomogram模型效能验证。结果:根据HCC患者是否死亡对相关变量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年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白蛋白(albumin,ALB)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83、0.715、0.758、0.729、0.822;最佳截断值分别65岁、400μg/L、34.67μmol/L、40.54U/L、35g/L。营养不良患者的肝硬化、TBIL(>34.67μmol/L)及ALB(≤35g/L)比例高于营养正常患者(P <0.05)。随访末期,241例HCC患者中复发127例,中位无复发存活时间14个月,死亡101例,中位存活时间19个月。营养正常的无复发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均高于营养不良患者(P <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肿瘤最大直径(>5cm)、TNM分期(Ⅲ+Ⅳ)、TBIL(>34.67μmol/L)及NRS-2002(营养不良)是HCC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肝硬化、肿瘤最大直径(>5cm)、TNM分期(Ⅲ+Ⅳ)是HC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内部验证结果显示:6个月无复发生存率、12个月无复发生存率、24个月无复发生存率的C-index分别为0.716(95%CI:0.671~0.866)、0.710(95%CI:0.624~0.838)、0.699(95%CI:0.611~0.796)。结论:本研究构建预测HCC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无复发生存率的Nomogram模型效能较好,可以根据该模型完善围�
王朝韩山山陈述丁胜义冯志强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切除术营养
基于多种炎症反应标志物构建肝细胞癌患者预后评分系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本研究基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构建预测HCC肝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的炎症反应评分(inflammatory response score,IRS)。方法:选取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在2013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84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采用ROC曲线获得NLR、PLR、LMR最佳截断值并构建NPL-IRS。通过时间-ROC评价NPL-IRS的有效性。结果:284例患者随访时间3~43个月,随访(21.52±7.98)个月。随访末期,157例患者死亡,1年病死率24.6%、3年病死率55.3%。NLR、PLR、LMR的AUC分别为0.889、0.895、0.86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34、98.74、3.43。NLR≤2.34、PLR≤98.74、LMR>3.43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高于对应组别(P<0.05)。肝硬化、多发肿瘤、血管侵犯、Ⅲ~Ⅳ期肿瘤、NPL-IRS-1分、NPL-IRS-2分、NPL-IRS-3分是HC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PL-IRS的最佳截断值为1,AUC为0.794(95%CI=0.742~0.839)。时间-ROC曲线结果显示:NPL-IRS的AUC在任何时间段均高于NLR、PLR、LMR。结论:基于NLR、PLR、LMR最佳截断值成功构建出NPL-IRS,该评分系统较单一的炎症反应标准物更能准确预测HCC患者预后。
冯志强杨子旋韩山山商玉涛赵君会杨庆民吴洁莹盛军郭晓东
关键词:肝细胞癌炎症预后
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在肝癌术后复发治疗中的价值比较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分析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在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癌术后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再次手术切除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及介入栓塞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白细胞(WBC)及甲胎蛋白(AFP)值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接受再次手术治疗后,其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及AFP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明显高于对照组,AF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接受再次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其生存率,优化WBC及AFP值,降低肝纤维化程度。
赵刚张洪义冯志强孔亚林刘承利何晓军徐新保张宏义肖梅张辉
关键词:肝癌术后复发介入栓塞手术切除
基于四种炎症反应标志物构建预测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Nomogram模型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构建炎症反应标志物结合其他常规临床指标预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半年、1年及2年的无复发生存率(RFS)及总体生存率(OS)的Nomogram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空军特色医学中心2013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行首次肝切除术治疗的314例肝细胞癌(HCC)患者资料作为实验组。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6例肝切除术的HCC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实验组HCC患者复发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采用外部验证组进行Nomogram模型效能验证。结果实验组患者中,174例患者复发,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26个月,半年RFS 26.8%,1年RFS 43.9%,2年RFS 68.8%。142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0个月,半年OS 5.9%,1年OS 23.6%,2年OS 63.1%。外部验证组患者中,63例患者复发,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28个月,半年RFS 26.4%,1年RFS 45.3%,2年RFS 54.7%,58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半年OS 7.5%,1年OS 25.5%,2年OS 46.6%。肿瘤大小(>6.0 cm,HR:1.447)、血管侵犯(是,HR:1.408)、总胆红素(>0.94 mg/dl,HR:1.94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2.54,HR:2.843)、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0.88,HR:2.447)是HCC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大小(>6.0 cm,HR:2.207)、血管侵犯(是,HR:1.52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2.54,HR:2.708)是HC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半年RFS、1年RFS、2年RFS的C-index分别为0.764(95%CI:0.677~0.854)、0.710(95%CI:0.615~0.824)、0.673(95%CI:0.601~0.786)。半年OS、1年OS、2年OS的C-index分别为0.729(95%CI:0.648~0.841)、0.708(95%CI:0.608~0.813)、0.664(95%CI:0.618~0.771)。结论本研究构建预测HCC患者预后的Nomogram模型可能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完善术前治疗计划,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提供思路。
冯志强杨子旋韩山山商玉涛赵君会顾万清杨庆民吴洁莹盛军郭晓东
关键词:肝切除术无复发生存率NOMOGRAM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