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04A021)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温俊胡国新吴波拉朱桐君陈醒言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乙酰
  • 1篇皮层
  • 1篇氰化
  • 1篇氰化钠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损伤
  • 1篇酶系
  • 1篇脑皮层
  • 1篇氨酸
  • 1篇半胱氨酸
  • 1篇N-乙酰
  • 1篇N-乙酰-L...
  • 1篇大脑
  • 1篇大脑皮层

机构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1篇陈醒言
  • 1篇朱桐君
  • 1篇吴波拉
  • 1篇胡国新
  • 1篇温俊

传媒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N-乙酰-L-半胱氨酸对氰化钠致大鼠线粒体损伤的酶系保护作用
2007年
[目的]研究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氰化钠(sodium cyanide,NaCN)所致大鼠大脑皮质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①取SD大鼠66只,按每组6只随机分成11组:第1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组,腹腔注射NS 10ml/kg;第2~6组,系按染毒后5个不同时相节点先后处死的NaCN染毒组,均于左侧腹腔注射NS 10ml/kg,20min后于右侧腹腔注射NaCN 3.2mg/kg(亚致死剂量)染毒;第7~11组,系5个也按与上述相同时相节点先后处死的NAC保护组,相同染毒,只是在染毒前20min先于左侧腹腔注射NAC 250mg/kg。分别于染毒后5、15、30、60、90min 5个不同时相节点处死各组,并分离大脑皮质,用比色法测定皮质线粒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黄嘌呤氧化酶(XOD)、钠钾腺苷三磷酸酶(Na^+-K^+-ATPase)、钙镁腺苷三磷酸酶(Ca^(2+)-Mg^(2+)- ATPase)5种酶活性。②再另制备16只大鼠的离体大脑皮质线粒体,分别悬浸于PBS缓冲液(PBS对照组)、0.1mmol/L NAC(NAC对照组)、0.1mmol/L NaCN(NaCN甲组)、1mmol/L NaCN(NaCN乙组)、0.1mmol/L NAC+0.1mmol/L NaCN(NAC甲组)、0.1 mmol/L NAC+1 mmol/L NaCN(NAC乙组)6种液体15min并离心后,按Veitch和Dunkley等方法分别测定其线粒体复合酶Ⅰ~Ⅳ的活性。[结果]①与NaCN染毒组比较,NAC保护组大鼠大脑皮质线粒体内GSH-Px,SOD,Na^+-K^+- 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明显增高,XOD活性显著下降(P<0.01)。②NAC组无明显逆转NaCN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Ⅳ活性的抑制,但可部分逆转呼吸链复合酶Ⅰ活性的剧增(P<0.01)和复合酶Ⅱ活性的下降(P<0.05)。[结论] NAC可通过其抗氧化作用,促进氧化抗氧化平衡,保护线粒体功能,从而对抗氰化物中毒所致大脑皮质线粒体损伤,发挥其对氰化物中毒的保护作用。
吴波拉陈醒言胡国新温俊朱桐君
关键词:氰化钠N-乙酰-L-半胱氨酸大脑皮层线粒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