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22Z014)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钱福臣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民事权利概念的二元属性与理解和使用偏好
- 2013年
- 民事权利概念具有价值性和规范性二元属性。学界对这一术语有两种主要的不同理解和使用偏好:着眼和侧重于价值属性的使用和理解趋势;着眼和侧重于规范属性的使用和理解趋势。为了准确和规范地使用该概念,建议用"民事权利"来概括前者,而用"民法权利"来概括后者。
- 钱福臣
- 关键词:民事权利民法权利宪法权利
- 我国宪法私法效力问题的基础认知——基于中西比较的立场被引量:12
- 2014年
- 宪法的私法效力在西方被称为"私法宪法化",是宪法权利规范在司法适用中与私法规范发生效力碰撞所产生的结果,并已成为西方国家宪法和私法发展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宪法的私法效力在我国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内涵,原因是我国至今尚不存在产生西方国家"私法宪法化"的社会基础、宪法规范基础和司法制度基础。如果中国未来宪法与私法的发展形成了"私法宪法化"的制度基础与社会基础,则西方意义上的"私法宪法化"现象当然也会出现。因此,在相关制度设计上以西方国家相关问题的产生和讨论做前车之鉴是必要的。
- 钱福臣
- 德国、荷兰的私法宪法化问题被引量:3
- 2011年
- 私法宪法化问题是近、现代西方宪法对私法的效力影响问题,是人权或基本权利对私法权利和关系的效力影响问题。从宪法的角度看,就是宪法的"第三人效力问题"、"水平效力问题"。德国是较早提出私法宪法化问题的国家。且德国非但具有完善的成文宪法和民法典,且拥有联邦宪法法院,因此其私法宪法化问题更加规范化和具有典型性。荷兰也具有成文宪法和民法典,且其私法宪法化问题无论在审判实践还是学界探讨方面都深受德国的明显影响,并进而互相影响。因此在私法的宪法化方面,两个国家的大部分问题和解决方案与理念都是共同的。因而,研究德国和荷兰的私法宪法化问题非但在欧洲,而且对于整个西方国家来说都具有普适意义。德国和荷兰两国的私法宪法化问题的源头是公、私法两域分治;其实体依据是客观价值体系;其实现途径是间接效力。
- 钱福臣
- 法学研究中的卢梭式数学定律法及其评价被引量:10
- 2011年
- 卢梭是古典自然法学派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但在其政治学和法学方面的重要著作《社会契约论》中,在制度研究部分大量地采用了具有实证法学和现代法学意韵的数学定律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法学研究中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并形成了重要的学术流派,如布莱克和阿列克西等人的理论。卢梭式的数学定律法对法学研究最明显的贡献就是使传统上被认为只能够进行定性分析的一些社会现象和法律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被定量化,使这些原本模糊的社会现象和法律现象相对精确化,使一些原本复杂、散乱的法学命题定律化,甚至数学模型化,从而大大地增加了这些理论和命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应当指出的是,所谓数学定律法在法学或社会科学中的运用,其局限性是很大的。只有充分认识到其局限性,才能更好地运用这种方法,并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 钱福臣
- 关键词:卢梭布莱克阿列克西
- 解读阿列克西的宪法权利规范水平效力理论被引量:3
- 2012年
- 阿列克西的宪法权利理论是有关公民宪法权利规范司法适用的理论,是有关公民之间宪法权利冲突与权衡的理论,因此该理论必然是有关宪法权利规范在公民之间进行司法适用的水平效力理论。因此,为使该理论能够成立,阿列克西一定要对其宪法权利规范水平效力的途径、内容、程度与合理性等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建构。他的宪法权利规范水平效力建构的"三层次"说,是在德国的司法实践和学界的"客观价值辐射理论"和"三种模式"建构基础上所进行的整合与重构,具有很大的独特性、涵盖性与合理性。
- 钱福臣
- 关键词:阿列克西第三人效力
- 作为“公意”的正义——卢梭的立法思想及其启示被引量:2
- 2011年
- 在卢梭的立法思想中,"公意"是立法的最高标准、正义标准和客观标准。理性和超然是认识和发现公意的主观条件。卢梭立法思想的启示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康德和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启示;二是对现代立法实践的启示。
- 钱福臣
- 关键词:卢梭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