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30952)

作品数:40 被引量:325H指数:11
相关作者:封国林龚志强支蓉赵俊虎侯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兰州大学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5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降水
  • 4篇气候
  • 3篇汛期
  • 3篇汛期降水
  • 3篇突变
  • 3篇突变检测
  • 3篇网络
  • 3篇环流
  • 3篇旱涝
  • 2篇订正
  • 2篇信息传输
  • 2篇延伸期预报
  • 2篇噪声
  • 2篇气候突变
  • 2篇气象
  • 2篇温度
  • 2篇温度场
  • 2篇夏季
  • 2篇夏季降水
  • 2篇矩阵

机构

  • 29篇中国气象局国...
  • 27篇兰州大学
  • 8篇扬州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常熟理工学院
  • 3篇中国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吉林省气象局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9篇封国林
  • 17篇龚志强
  • 9篇支蓉
  • 7篇侯威
  • 7篇赵俊虎
  • 6篇王启光
  • 5篇冯爱霞
  • 5篇孙树鹏
  • 4篇郑志海
  • 4篇何文平
  • 3篇王晓娟
  • 3篇杨杰
  • 3篇丑纪范
  • 3篇金红梅
  • 3篇钱忠华
  • 3篇张世轩
  • 3篇王阔
  • 2篇黄琰
  • 2篇熊开国
  • 2篇达朝究

传媒

  • 25篇物理学报
  • 4篇气象学报
  • 2篇Scienc...
  • 2篇Journa...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Advanc...
  • 1篇第31届中国...
  • 1篇第八次全国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nalysis of stable components for extended-range (10-30 days) weather forecast:A case study of continuous overcast-rainy process in early 2009 over the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被引量:8
2013年
A continuous overcast-rainy weather(CORW) process occurred over the mid-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MLRYR) in China from February 14 to March 9 in 2009,with a large stretch and long duration that was rarely seen in historical records.Using th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we analyzed the geopotential height anomaly field of the NCEP-DOE Reanalysis II in the same period,and defined the stable components of extended-range(10-30 days) weather forecast(ERWF).Furthermore,we defined anomalous and climatic stable components based on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io of EOF components.The climatic stable components were able to explain the impact of climatically averaged information on the ERWF,and the anomalous stable components revealed the abnorm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inuous overcast-rainy days.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ble components,especially the anomalous stable components,can maintain the stability for a longer time(more than 10 days) and manifest as monthly scale low-frequency variation and ultra-long-wave activities.They also behave as ultra-long waves of planetary scale with a stable and vertically coherent structure,reflect the variation of general circulation in mid-high latitudes,display the cycle of the zonal circulation and the movement and adjustment of the ultra-long waves,and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surface CORW process.
FENG GuoLinSUN ShuPengZHAO JunHuZHENG ZhiHai
基于模式误差分布特征的中国夏季旱涝预测可信度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美国气候预报中心组合降雨分析资料对国家气候中心海气耦合模式多年夏季降水预报误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模式预报误差的分布规律及特征.研究发现,模式预报误差分布特征满足正态分布,基于误差分布特征分析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的预测能力,通过误差分布的高斯拟合曲线特征对比模式预报与动力统计方法的预测技巧,进而得到动力统计方法改进误差分布特征的两种类型:1)变幅型改进;2)均值型改进.在此基础上,根据模式误差的统计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旱涝预测可信度计算方法,用于定量化地评估动力统计方法在不同地区的预测可信度大小,并应用于实际预测.最后以2012和2013年夏季降水为例,给出了实况、预测以及可信度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出预测的不确定性,较其他检验方法更具针对性,对异常降水的预测可信度反映更为准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可进一步提高动力统计方法的预测服务水平.
杨杰龚志强赵俊虎许遐祯
关键词:动力统计汛期降水
界壳量化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
界壳被定义为处在系统外围能卫护系统且与环境进行交换的中介体,它是系统的一部分,又和环境相毗邻.可以说,不论在那里,不论从事何种工作或研究,都会遇到界壳论问题.界壳的基本结构要素为界壁和界门或通道,它以其界壁来卫护系统,以...
曹鸿兴牛保山封国林
关键词:界壳
文献传递
数值模式延伸期可预报分量提取及预报技术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针对延伸期尺度的可预报分量,借鉴了CNOP相关算法,形成了在数值模式中提取可预报分量的实用方法和预报技术.从模式预报误差增长的角度将模式变量分为可预报分量和不可预报的混沌分量,将可预报分量定义为在预报时段内误差增长较慢的分量.基于现有的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业务模式,建立了针对可预报分量的数值模式.同时结合历史资料有用信息,对数值模式的可预报分量,在历史资料的可预报分量中寻找相似场,降低了相似判断过程中变量的维数,进一步对可预报分量的预报误差进行订正.对混沌分量利用历史资料,通过集合预报方法得出其期望值和方差.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10~30天延伸期数值模式大气环流场的预报技巧,具有良好的业务应用前景.
王启光丑纪范封国林
关键词:延伸期预报
强降水持续过程对上海市内交通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初探被引量:8
2011年
通过探讨极端降水与城市道路交通受灾损失之间的关系确定灾损函数曲线,首先构建城市道路积水排尽模型、积水持续时间模型,以及道路积水的经济损失评估模型等理论模型,再引入与道路抗涝能力相关的社会经济因子,最终构建了一个极端降水对道路交通造成经济损失的估算模型.经检验,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性能和适用性,且所需输入变量少,计算简便,适合地区经济损失的快速评估.从该模型出发,确定了上海地区逐年极端降水降水强度和总过程降水量的阈值,从而提出一个新的极端降水定义方法——随影响因子变化的固定阈值法,该方法突出了极端降水给社会带来灾害损失这一社会特性,与其他方法相比更具社会实用价值.
黄琰董文杰支蓉龚志强
关键词:极端降水阈值
基于2009年初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阴雨过程的10~30天延伸期稳定分量的提取及配置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2009年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持续阴雨天气,这次持续性异常事件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罕见.本文利用EOF分解方法对相应时段NCEP-DOE Reanalysis2逐日位势高度场距平资料进行分析,定义了10~30天延伸期稳定分量,并根据各EOF分量的贡献率的不同变化特征进一步定义了10~30天延伸期气候态稳定分量和异常型稳定分量.气候态稳定分量主要解释气候平均信息对延伸期天气过程的影响,而异常型稳定分量则侧重体现了持续性阴雨过程的"异常"特征.研究发现,稳定分量尤其是异常型稳定分量具有如下特征:(1)时间尺度较长,能维持较长时间(10天以上)的稳定或者表现为月尺度的低频变化及超长波活动;(2)空间活动范围较大,表现为行星尺度的超长波活动,且在垂直各层有稳定一致的配置关系;(3)能够较好地反映中高纬大气环流的变化特征,体现了指数循环和超长波的移动、调整活动;(4)与地面持续性天气过程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封国林孙树鹏赵俊虎郑志海
不同趋势对滑动移除近似熵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许多观测资料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趋势,如季节变化引起的周期性趋势、全球变暖所造成的线性趋势、多项式趋势等.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各种趋势对滑动移除近似熵的影响.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周期性趋势、线性趋势及非线性趋势均对滑动移除近似熵的突变检测结果影响较小,论证了滑动移除近似熵方法检测突变的可靠性,为该方法在实际观测资料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金红梅何文平侯威章大全
关键词:突变检测
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积成效应”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1960—2011年中国740站日降水观测数据,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切入点,提出暴雨"积成效应"这一概念,旨在将暴雨这一天气尺度强降水过程拓展为类似中长期天气尺度过程来考虑,研究它对季节尺度降水的贡献及影响.通过统计分析从持续时间(Ld)、控制面积(Ar)、降水贡献率(Qs)等三个角度建立暴雨"积成效应"概念及判定标准,并进一步结合上述指标建立暴雨"积成效应"强度指数.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积成效应"与夏季降水的时空对应关系,发现强度指数与同期夏季降水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强弱指数年合成分布以及指数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相关系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类似于中国东部夏季雨带的分布形式;而利用EOF分解对暴雨"积成效应"空间范围分类,发现其与该地区夏季降水具有相似的4种空间型,总体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积成效应"造成的降水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整个夏季降水的多寡及空间分布.
张世轩封国林赵俊虎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暴雨夏季降水
最优多因子动态配置的东北汛期降水相似动力预报试验被引量:11
2012年
基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季节预报业务模式27a(1983—2009年)预报结果和同期美国气候预报中心组合降水分析(CMAP)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诊断预报室74项环流指数和NOAA40个气候指数(1951—2009年),提出了客观定量化的最优多因子动态配置汛期降水相似-动力预测新技术,并对中国东北地区汛期降水进行了预报试验。利用历史资料有用信息估算模式预报误差原理,选取4个历史相似年对应模式误差来估算当前模式预报误差。通过单因子交叉检验距平相关系数确定主导因子及演化相似因子,结合当前及前期优化多因子组合配置确定预报因子集,最后利用历史相似年对应模式误差来估算当前模式预报误差并订正国家气候中心季节预报业务模式的预报结果,得到预报的汛期降水。对2005—2009年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的结果表明,此技术对中国东北地区汛期降水有一定预报技巧。证实了利用历史资料估计业务模式预报误差的另类途径是可行的,显示了在业务预报应用中的潜在能力。
熊开国封国林黄建平丑纪范
关键词:汛期降水误差订正
中国夏冬两季最概然温度分布及其增温趋势减缓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961—2008年夏、冬两季日平均温度资料,基于偏态分布函数提出最概然温度.研究表明,最概然温度比平均温度更能合理地代表气象观测站的背景温度场.就年代际而言,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夏季年最概然温度以相对低温为主,随后呈现波动增温趋势,但自2005年增温趋势有所减缓.冬季年最概然温度在1961—1986年这一时段以相对低温为主,1987年到21世纪初显著变暖,但2000年后增温趋势减缓.总体而言,冬季增温幅度较夏季强,且增温时间早于夏季5—10年.本文定义的1961—1990,1971—2000和1981—2008年三个气候态的研究表明,夏季最概然温度在第三气候态增温明显,而冬季在第二气候态增温显著,在第三气候态增温趋势减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四川、广东和广西部分地区最概然温度具有下降趋势,这是否预示着中国气候态的转型还有待深入研究。
钱忠华封国林龚志强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