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505B0516)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谢骏王广军余德光庞世勋朱宏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养殖
  • 2篇养殖鳗鲡
  • 2篇珠江水系
  • 2篇仔鱼
  • 2篇鳗鲡
  • 2篇池塘
  • 1篇大眼鳜
  • 1篇倒刺鲃
  • 1篇日本鳗鲡
  • 1篇年龄
  • 1篇胚胎
  • 1篇仔鱼发育
  • 1篇仔鳗
  • 1篇卵黄
  • 1篇怀卵量
  • 1篇繁殖
  • 1篇繁殖生物学
  • 1篇产卵
  • 1篇刺鲃

机构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余德光
  • 4篇王广军
  • 4篇谢骏
  • 2篇朱宏友
  • 2篇庞世勋
  • 1篇刘晓春
  • 1篇林浩然

传媒

  • 2篇水产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池塘养殖鳗鲡初孵仔鳗生长发育和卵黄消耗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本文初步研究了池塘养殖日本鳗鲡初孵仔鳗生长与卵黄消耗的关系.在水温(24±1)℃下,仔鳗发育至7~8日龄,口、肠道、肛门、胸鳍等器官形成.仔鳗全长与卵黄的关系为:(1)0~18 d仔鳗全长随日龄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0~7 d生长快,平均日增长0.57 mm/d,8~10 d,平均日增长0.13 mm/d,11~18 d,平均日增长0.09 mm/d;(2)0~10 d,仔鳗以内源性营养方式吸收营养,仔鳗全长与卵黄消耗呈指数相关,可用公式Y=1.5879e1.4371L (R2=0.8979)表示,仔鳗卵黄消耗与日龄可用公式Y=0.0852e-0.5547L (R2=0.9702)表示;10 d后仔鳗卵黄消失.
余德光谢骏王广军朱宏友
关键词:日本鳗鲡仔鱼卵黄
珠江水系倒刺鲃生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对采集于珠江水系西江及北江流域的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 denticulatus)样本进行了年龄鉴定和性腺组织学观察,并对鳞长、卵径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倒刺鲃鳞片的年轮特征为疏密切割型,新年轮出现时期主要在4~6月。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西江和北江可分别用公式Wx=2.4984×10^-2L^2.996(r=0.9561)和WB=1.3733×10^-2L^2.8159(r=0.9253)表示。根据生长阶段分析,雌性倒刺鲃的性成熟年龄为5龄,5龄以前为幼鱼生长阶段,5~10龄为成鱼生长阶段。雄性倒刺鲃的性成熟年龄为3龄。3龄以前为幼鱼生长阶段,3龄以上为成鱼生长阶段。倒刺鲃的繁殖季节为4~6月份。
王广军庞世勋谢骏余德光
关键词:倒刺鲃年龄
珠江水系大眼鳜的繁殖生物学被引量:19
2006年
为了研究大眼鳜(Sinipercakneri)的繁殖生物学,对珠江水系的322尾大眼鳜性成熟样本进行了生物学指标测量。根据性腺成熟系数周年变化情况和成熟度周年分布,可以推断大眼鳜的生殖季节为4-8月份,产卵旺季为5-6月份。绝对怀卵量随体长、体重、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11036~106022粒之间,相对怀卵量则不随体长、体重、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是保持在每克100粒左右。在水温24~25℃时,受精卵经过69h23min孵化出膜。
王广军谢骏庞世勋余德光
关键词:大眼鳜繁殖生物学怀卵量
人工诱导池塘养殖鳗鲡成熟产卵以及胚胎和仔鱼发育被引量:14
2005年
降海鳗鲡一直是作为研究鳗鲡人工繁殖的材料,由于降海鳗鲡的资源衰退,选用池塘养殖鳗鲡作为亲本的研究成为热点。尽管人工诱导野生降海鳗鲡获得的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已报道,但人工诱导池塘养殖鳗鲡的胚胎及仔鱼早期发育未见报道。本文应用池塘养殖日本鳗鲡取代野生降海日本鳗鲡进行人工繁殖,2002年的孵化批次共80次,其中大部分为人工授精卵(60次),一部分(20次)为自然产卵。受精率为(44.03±21.99)%,孵化率为(65.76±19.48)%,共计获得苗种349.9万尾。连续记录了鳗鲡的胚胎和早期仔鱼的发育过程。在水温为20.5℃时,胚胎发育需要时间为49h,所需积温1005℃.h;在水温为22.5℃时,胚胎发育需要时间为39h,所需积温878℃.h;在水温为24.5℃时,胚胎发育需要时间为34h,所需积温833℃.h。
谢骏余德光王广军刘晓春朱宏友林浩然
关键词:养殖鳗鲡产卵胚胎仔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