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2MS0529)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牛丽丽姜丽丽王秀娟温建勋张传领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种质
  • 1篇种质资源
  • 1篇种质资源遗传
  • 1篇黄芪甲苷
  • 1篇干燥根
  • 1篇HPLC-U...
  • 1篇HPLC-U...
  • 1篇ISSR-P...
  • 1篇ISSR分析

机构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2篇张传领
  • 2篇温建勋
  • 2篇王秀娟
  • 2篇姜丽丽
  • 2篇牛丽丽
  • 1篇郭九峰
  • 1篇苏丽娟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草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HPLC-UV法测定黄芪干燥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建立黄芪干根中HPLC-UV法测定黄芪甲苷的方法,同时比较蒙古黄芪、野生黄芪和膜荚黄芪3种不同来源样本的黄芪甲苷含量.[方法]采用HPLC-UV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m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结果]黄芪甲苷在0.05 ~0.5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8.216%(RSD=2.85%);不同来源黄芪甲苷含量比较结果为野生>膜荚≈蒙古.[结论]建立的HPLC-UV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相对稳定,方法简便,为今后黄芪干根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方法参考.
姜丽丽张传领苏丽娟王秀娟牛丽丽温建勋
关键词:HPLC-UV黄芪甲苷干燥根
内蒙古道地黄芪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建立黄芪ISSR分析最佳反应体系,并分析内蒙古地区黄芪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单因素梯度浓度实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建立稳定、可靠的ISSR反应体系;对内蒙古9个盟市30个不同居群的黄芪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NTSYS2.1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20μL):10×PCR缓冲液2.0μL、Mg Cl2 1.5mmol/L、d NTP 0.4 mmol/L、引物0.5μmol/L、Taq DNA聚合酶1.5 U、模板DNA 40 ng;15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169个扩增位点,多态性位点157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5%-100%,遗传距离变幅范围0.242 7-0.730 8,聚类分析可知,30个居群黄芪样本可分为2大类,大多数呈现地域分布规律。结论建立的黄芪ISSR-PCR反应体系稳定可靠;内蒙古地区黄芪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质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关系。
姜丽丽郭九峰张传领温建勋王秀娟牛丽丽
关键词:种质资源ISSR分析ISSR-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