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03SG35)
-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4
- 相关作者:曹世勋张金仓敬超曹桂新康保娟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熔融织构(Nd-Eu-Gd)-Ba-Cu-O超导体的各向异性磁通跳跃及其不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对c轴择优取向的熔融织构样品 (Nd0 33Eu0 33Gd0 33)Ba2 Cu3O7-δ(含Gd(2 11)相 )的磁通跳跃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在外加磁场平行于样品c轴条件下 ,在 2到 3K的温度范围内明显观测到了部分磁通跳跃现象 ,而在5K及以上温区并未出现 .在磁场垂直于样品的c轴情况 ,在 2K到Tc 的整个温区都没有观察到磁通跳跃现象 .这种各向异性磁通跳跃现象可归因于各向异性钉扎力和几何退磁因子的结果 .随着温度的增加 ,磁通跳跃数目减少 ,且M(H)曲线的第三象限是磁通跳跃的最不稳定过程 .最后 ,研究了磁通跳跃对磁场扫描速率的依赖关系 ,并讨论了磁通蠕动对磁通跳跃的影响 .
- 池长昀张金仓李领伟刘芬黎文峰敬超曹世勋Miryala Muralidhar姚忻
- 关键词:超导体熔融织构各向异性
- 诱导磁场对Bi-Mn合金微观结构与磁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用x射线衍射和低温磁测量方法 ,系统研究了在外加诱导磁场下制备的Bi Mn合金的微观结构和磁性 .结果表明 ,在外加诱导磁场下制备的Bi Mnwt6 %合金呈现典型的双相结构和各向异性特征 ,MnBi相c轴沿外加诱导磁场方向取向排列 .随外加诱导磁场的增大 ,剩余磁化强度Mr 逐渐增大 ,这说明MnBi相的取向程度越来越好 .发现MnBi相的自旋重取向温度TSR 随外加诱导磁场的增大逐渐向高温区移动 .对外加诱导磁场影响Bi Mnwt6 %合金的微观结构和磁性以及该类材料磁各向异性能的物理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 贾广强张金仓刘永生张晓勇任忠鸣曹世勋李喜邓康
- 关键词:BI-MN合金微观结构磁性
- Cu掺杂LaMn_(1-x)Cu_xO_3体系的磁转变和导电行为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系统研究了LaMn_(1-x)Cu_xO_3(x=0.05,0.10,0.20,0.30,0.40)体系的磁转变和导电行为.结果表明,在LaMnO3反铁磁母体中掺杂极少量的Cu(x=0.05)使该体系在157K左右出现强的铁磁转变,随着Cu掺杂浓度的增加,居里温度逐渐降低,而铁磁性则是先增强后减弱.与磁特性相对应,样品的电阻率随着Cu掺杂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特征,并且在整个测量温区内始终呈现绝缘体型导电行为——从顺磁绝缘体到铁磁绝缘体;体系的导电行为在低掺杂(x≤0.10)时符合MottVRH(VariableRangeHopping)模型,较高掺杂时,又转而满足热激活模型.表明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由于Cu对Mn-O-Mn双交换作用和磁结构的影响,导致eg电子的输运由VRH模型的势垒作用占主导地位转变为热激活模型的能隙起主导作用.
- 高湉曹世勋李文娟康保娟袁淑娟张金仓
- 关键词:磁特性
- La5/8Ca3/8MnO3体系Co替代效应的正电子实验研究
- 对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而言,人们已经在实验和理论上对其基本物性随组元及掺杂等变化做了大量而系统的研究。用+2价阳离子掺杂A位稀土元素的研究较为全面,而Mn位掺杂的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正电子湮没技术(PAT)作为一种对固体内...
- 姚恺张金仓李领伟曹桂新敬超曹世勋
- 关键词:正电子掺杂量正电子湮没技术MNO3
- 文献传递
- La5/8Pr5/8-xCa3/8MnO3体系的正电子寿命谱研究
- 利用正电子湮没实验,对Pr替代的La5/8Pr5/8-xCa3/8MnO3(x=0.0-1.0)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了正电子寿命参数以及局域电子结构ne随Pr替代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了正电子的平均寿命随Pr替代量的...
- 曹桂新张金仓李领伟曹世勋
- 关键词:正电子寿命谱MNO3
- 文献传递
- 半掺杂Sm_(0.5)Ca_(0.5)MnO_3体系的电荷有序和再入型自旋玻璃行为被引量:21
- 2006年
- 研究了半掺杂锰氧化物Sm0·5Ca0·5MnO3体系的结构、输运和磁特性,结果表明,在半掺杂情况下,该体系呈现O′类正交结构,表明体系存在典型的Jahn-Teller效应畸变;输运结果在整个测量温区均呈现半导体导电行为,没有出现金属-绝缘体(M-I)转变和CMR效应;电荷有序转变发生在T=270K左右,反铁磁转变温度出现在200K附近,且表现出典型的再入型自旋玻璃(spin-glass)行为,自旋玻璃转变温度TSG在41K附近,同时,观察到了存在于该体系中负的磁化异常,表明半掺杂的Sm0·5Ca0·5MnO3基态存在有多种复杂而丰富的磁相互作用之间竞争机制,其研究将为强关联锰氧化物体系物理机理的理解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料.
- 王仕鹏张金仓曹桂新俞坚敬超曹世勋
- 关键词:自旋玻璃电荷有序
- Pr替代La_(5/8)Ca_(3/8)MnO_3体系的磁性与电输运特性
- 2006年
- 系统地研究了多晶La5/8-xPrxCa3/8MnO3(x=0,0.10,0.13,0.15)体系的磁性和电输运特性,并报道了这一体系的电阻率极小值行为.X射线粉末衍射测量表明,所有的样品都具有较好的单相结构;电输运和磁性测量结果表明,随掺杂量的增大,居里温度Tc和绝缘体-金属转变温度TMI都向低温区移动.在较低温度下电阻率表现出了极小值现象,而这一现象随外加磁场的增大逐渐受到抑制,对此现象从强电子-电子相互作用角度进行了分析讨论.在Tc和TMI转变温.度区域,样品表现出较大的磁电阻效应.样品在高温下的电输运行为可根据可变程跃迁机制得到很好的解释.
- 杨聚刚敬超曹桂新杨勇曹世勋张金仓
- 关键词:磁电阻
- La_(2-x)Sr_xCuO_4体系正常态的低温反常输运与载流子的局域化
- 2005年
- 对 L a2 - x Srx Cu O4 系列 (x =0 .0 6~ 0 .2 0 )样品的电阻率和霍尔系数等输运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 ,对低掺杂样品 ,在正常态区域 (T >Tc) ,随 Sr掺杂量的增加 ,各样品在低温区超导转变温度附近均发生了金属 -绝缘体转变 ,且转变温度 TMI 随掺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 ;对于最佳掺杂样品 ,其金属 -绝缘体转变行为变得非常不明显 ,到 x =0 .18时完全消失。对正常态样品的霍尔系数而言 ,随温度的降低逐渐增大 ,且随 Sr掺杂量的增加显示减小。表明载流子浓度随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低掺杂时 ,接近 Tc的温区内霍尔系数 RH迅速增大 ,随着掺杂量的增加 Tc附近霍尔系数的增大变缓。霍尔系数在 Tc附近的增大 ,表明低温区载流子浓度减少。电阻率和霍尔系数在低温区电输运的这种反常行为可从载流子的局域化角度给予初步解释。
- 黎文峰曹世勋李领伟刘芬池长昀敬超张金仓
- 关键词:正常态局域化载流子浓度输运特性
- 强关联铜氧化物超导体的正电子寿命谱研究
- 自1986年发现高温超导以来,因微结构和超导机理的紧密相关性,对高温超导材料微结构的研究集中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正电子湮没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测试手段对高温超导的微结构和相变等机理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研究了氧缺陷...
- 张金仓曹桂新李领伟曹世勋
- 关键词:铜氧化物超导体氧缺陷微结构强关联高温超导正电子寿命谱
- 文献传递
- 混合场中(Pr_(1-y)Nd_y)_(2/3)Sr_(1/3)MnO_3体系磁转变行为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对 (Pr1 -yNdy) 2 3Sr1 3MnO3(y=2 8,4 8,6 8)体系在 4 2K— 30 0K温度范围内混合场 (即交流驱动场Hac与附加直流磁场Hdc的叠加 )下的磁转变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外加直流磁场强度的增大 ,样品的直流磁化强度增大 ,交流磁化率逐渐减小 ;在混合场作用下 ,磁转变温度 (居里温度 )附近样品交流磁化率的实部出现一个特征的尖峰 .对于 (Pr1 -yNdy) 2 3Sr1 3MnO3体系 ,随着Nd掺杂量的增加 ,交流磁化率实部的相对变化 (Eχ′ =Δχ′ χ′dc)的峰值对应的温度降低 ,这一点与该系统的磁电阻的变化规律一致 .对锰氧化物体系在混合场中的磁转变现象进行了讨论 .
- 康保娟曹世勋王新燕李领伟黎文峰刘芬曹桂新郁黎明敬超张金仓
- 关键词:交流磁化率直流磁场磁化强度磁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