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49-17)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4
相关作者:杨先乐邱军强吕利群曹海鹏胡鲲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单胞菌
  • 3篇嗜水气单胞菌
  • 3篇气单胞菌
  • 2篇淡水
  • 2篇淡水养殖
  • 2篇性疾病
  • 2篇养殖
  • 2篇银鲫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试剂
  • 2篇试剂盒
  • 2篇水霉
  • 2篇外膜蛋白
  • 2篇细菌性
  • 2篇细菌性疾病
  • 2篇疾病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对虾

机构

  • 1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广东省水生动...
  • 1篇四川省水产学...

作者

  • 9篇杨先乐
  • 6篇邱军强
  • 4篇吕利群
  • 3篇曹海鹏
  • 3篇胡鲲
  • 3篇姜有声
  • 2篇孙琪
  • 2篇章海鑫
  • 2篇张世奇
  • 2篇阮记明
  • 2篇夏文伟
  • 2篇杨倩
  • 1篇王会聪
  • 1篇钱科蕾
  • 1篇龚雨州
  • 1篇刘玮
  • 1篇黄宣运
  • 1篇安健
  • 1篇欧仁建
  • 1篇方伟

传媒

  • 3篇生物学杂志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水产养殖
  • 1篇宁波农业科技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株可溶性有机磷去除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2010年
以甘油磷酸钠(Sodium Glycerophosphate,以下简称NaGly)作为外源可溶性有机磷,从富营养化的养殖池污泥中分离到5株可溶性有机磷去除菌株,通过除磷率比较,筛选出一株最为高效的菌株D2,其对初始浓度为5mg/L甘油磷酸盐磷(Phosphorus Glycerophosphate,以下简称GP-P)的去除率可达99.0%。此外,对其进行了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生长特性与除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2为肠球菌(Enterococcus sp.),与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菌株KT4S13(登录号:AB481104)和CICC6078(登录号:DQ672262)的16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近100%;其生长周期为:0-4h为生长迟缓期,4-8h为对数生长期,8-28h为稳定期,28h以后为衰亡期;且在15°C-40°C、pH4.0-9.0以及5-40mg/LGP-P条件下均能够生长,其中菌株D2最适生长的温度范围和pH范围分别为30°C-35°C、6.0-7.0,而且20-30mg/LGP-P能显著促进菌株D2生长。此外,菌株D2在进入衰亡期之前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对20mg/LGP-P的除磷率逐渐升高,在进入衰亡期后的28-32h内对20mg/LGP-P的除磷效果趋于稳定,其在15°C-40°C、pH4.0-9.0以及5-40mg/LGP-P条件下均具有除磷作用,其最适除磷温度范围、pH范围和GP-P浓度范围分别为25°C-35°C、6.0-7.0和5-10mg/L。
黄志华曹海鹏杨先乐李熙王炼安健龚雨州
关键词:肠球菌生物学特性
一种淡水养殖中细菌性疾病快速选药试剂盒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增菌液的筛选、光谱性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筛选、药物的筛选、诊断准确率的比对、重复性试验等一系列试验,初步组建了一种可用于淡水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快速选药试剂盒。在部分养殖区域测试后发现,该试剂盒质量稳定,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用于基层人员防治淡水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
邱军强王建平吕利群孙琪乐韵
关键词:细菌性疾病淡水养殖试剂盒
氯霉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研制氯霉素单克隆抗体,建立氯霉素的简便有效的检测方法。采用碳二亚胺(EDC)方法制备氯霉素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经SDS-PAGE凝胶电泳,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鉴定表明偶联成功。采用制备的抗原CAP-HS-BSA((CAP-HS,氯霉素琥珀酸酯;BSA,牛血清白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了2株抗氯霉素的杂交瘤细胞株,细胞株体外传代和冻存复苏后抗体分泌稳定。经体内诱生法产生腹水,ELISA检测纯化腹水的效价为1∶106。抗体的亲和常数分别为:1.13×1010L/mol,1.41×1010L/mol。ELISA检测显示这2株单克隆抗体与氯霉素琥珀酸交叉反应率为300%,与其他抗生素及结构类似物的交叉反应小,表明该单抗可满足建立免疫学检测方法的需要和开发应用的要求。
方伟姜有声黄宣运胡鲲杨先乐
关键词:氯霉素单克隆抗体
两种水温条件下异育银鲫体内双氟沙星药代动力学比较被引量:13
2011年
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比了单次口灌20 mg/kg鱼体重剂量条件下,16℃和25℃两种水温时双氟沙星(DIF)在异育银鲫体内代谢动力学差异。数据经过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处理,结果显示:两种温度条件下,双氟沙星药时规律均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且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吸收半衰期(T1/2Ka)与水温呈正相关,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分别可达0.010 h和0.122 h;消除半衰期(T1/2β)、表观分布容积(Vd/F)、血浆和组织中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等参数则与水温呈负相关,16℃条件下血浆T1/2β、Vd/F和AUC分别为70.968 h、1.875/kg和763.761μg/(mL.h),25℃则为18.322 h、0.676/kg和243.244μg/(mL.h);16℃条件下肝脏组织中AUC为746.622μg/(mL.h),肾脏组织中AUC为1 095.711μg/(mL.h),肌肉组织中AUC为1 222.750μg/(mL.h);而25℃条件下肝脏组织中AUC则为294.857μg/(mL.h),肾脏组织中AUC为258.587μg/(mL.h),肌肉组织中AUC为344.630μg/(mL.h)。另外,在两种温度条件下,DIF代谢产物沙拉沙星在血浆及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中均能被检出,且呈多峰现象。结果说明,相对于25℃的水温条件,16℃水温时双氟沙星能较好地分布于异育银鲫体内。另外,16℃时DIF Cmax/MIC90≥10的保持时间可达72 h,而25℃时Cmax/MIC90≥10的保持时间仅为4~6 h;因此,双氟沙星在较低水温时(16℃)具有更高的药效。
阮记明胡鲲章海鑫王会聪付乔芳杨先乐
关键词:水温异育银鲫沙拉沙星药代动力学
彭泽鲫卵源致病性水霉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25
2011年
从患病的彭泽鲫卵上分离3株丝状真菌,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中1株丝状真菌JL1对彭泽鲫卵具有致病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形态与生长特性,开展了ITS rDNA序列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菌株JL1菌丝为透明管状结构,中间无横隔,分枝较少;游动孢子囊多数呈棒状,游动孢子呈多排排列,发育成熟后从孢子囊中释放出来,并迅速游离;藏卵器呈球形,与雄器同枝或异枝。菌株JL1的ITS rDNA序列与GenBank基因库中水霉属菌株自然聚类,同源性高达99%,与Saprolegnia sp.H(登录号:EF460351)的亲缘关系最近。结合形态特征与ITS序列鉴定的结果,判定菌株JL1为水霉菌(Saprolegnia sp.)。此外,菌株JL1在5°C-30°C、pH 4-11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和pH范围分别为25°C-30°C和6-9。同时菌株JL1对NaCl敏感,质量分数为2%的NaCl即可抑制其生长,可以作为该病防治的依据。
夏文伟曹海鹏王浩张世奇杨先乐
关键词:水霉生物学特性
西伯利亚鲟嗜水气单胞菌与其它3株气单胞菌间的免疫交叉反应
2012年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分析了西伯利亚鲟细菌性败血症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lia)X1菌株、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XL2-T菌株、致病性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W1菌株与无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lia)M3菌株等水产养殖主要病原菌与抗血清之间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显示具有致病性的同属菌株X1菌株、XL2-T菌株、W1菌株交叉反应程度较大,说明这3株菌表面存在较多相同抗原决定簇。而无致病性菌株M3与其他3株致病性菌株免疫交叉反应程度较小。
姜有声杨倩杨先乐吕利群邱军强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抗血清
银鲫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下的几点用药建议
2012年
近年来,许多地区开始推广南美门对虾与鱼、蟹等物种混养的模式,并且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这一模式在江苏北部等地区得到了大量的推广。但由于此种模式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技术都不是很成熟,特别是对于两种不同种属动物存病害防治中的药物运用问题不是很成熟。本文将对银鲫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下的药物使用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一定的阐述。
章海鑫阮记明杨先乐欧仁建王祎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银鲫用药药物使用江苏北部
嗜水气单胞菌BYKAH2008AC株外膜蛋白和溶血素双基因的融合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外膜蛋白基因(OmpTS)和溶血素基因(Hly)是其重要的保护性抗原。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两个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其去除信号肽部分的基因片段,再将二者通过柔性片段融合,定向插入到质粒pET32a中构建重组融合表达载体,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与预期大小108 kD相吻合的融合蛋白条带。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该抗体效价为1∶4000以上,且该重组蛋白与抗OmpTS兔血清和抗Hly兔血清都呈阳性反应,表明该融合蛋白保留了外膜蛋白和溶血素的免疫原性,可作为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成分。
刘玮倪穗邱军强乐韵王建平
关键词: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溶血素基因免疫原性
Na^+-Ti(SO_4)_2法检测草鱼中孔雀石绿残留
2010年
首次建立了Na+-Ti(SO4)2法检测草鱼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方法:孔雀石绿溶于浓硫酸显黄色,稀释后显暗黄色,Ti(SO4)2使其褪色,加入Na+变为白色沉淀,依据沉淀量对孔雀石绿残留进行定量分析。优化实验条件,采用pH=7.4、硫酸钛和氯化钠的浓度均为2.0 mol/L时,可有效地检测孔雀石绿残留。方法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量为0.08 mg/kg,在草鱼肌肉和肝脏中的回收率分别为65.00%~75.63%,63.75%~71.3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2%~1.89%,4.93%~1.97%。该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准确,依据白色沉淀仅凭肉眼即可进行初筛,适合于快速检测孔雀石绿在水产品中的残留。
钱科蕾胡鲲杨先乐
关键词:孔雀石绿
防霉剂对水霉菌的抑菌效果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本试验研究了丙酸钙、山梨酸钾、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异噻唑啉酮、尼泊金乙酯等6种常用的防霉剂对水霉游动孢子及菌丝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异噻唑啉酮与尼泊金乙酯在浓度分别为1.5和6.3 mg/L以上时可使80%的水霉游动孢子的活性被抑制,当浓度分别为8和32 mg/L以上时对水霉菌丝具有杀灭作用。而其它四种防霉剂对水霉孢子的抑制浓度、对水霉菌丝的杀灭浓度远高于实际生产中可能的使用浓度。本试验还研究了异噻唑啉酮与尼泊金乙酯对水霉菌的后抑菌效应以及两者的联合抑菌效应,异噻唑啉酮在不低于6.25 mg/L,尼泊金乙酯在不低于25 mg/L时能够显著减缓水霉菌丝的生长速率,12.5 mg/L异噻唑啉酮和25 mg/L尼泊金乙酯还能显著改变菌丝的形态。异噻唑啉酮与尼泊金乙酯对水霉菌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其FIC指数为0.75。
张世奇邱军强曹海鹏夏文伟杨先乐
关键词:防霉剂水霉菌抑菌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