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07B028)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杨再喜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元诗
  • 3篇诗歌
  • 3篇柳宗元诗歌
  • 2篇语境
  • 2篇唐宋
  • 2篇文学
  • 2篇文学接受
  • 1篇杜牧
  • 1篇严羽《沧浪诗...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诗话
  • 1篇唐五代
  • 1篇刘禹锡
  • 1篇梅尧臣
  • 1篇接受语境
  • 1篇境地
  • 1篇开创者
  • 1篇开拓者
  • 1篇楷模
  • 1篇寂寞

机构

  • 8篇湖南科技学院

作者

  • 8篇杨再喜

传媒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北方论丛
  • 1篇时代文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年份

  • 8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唐宋柳宗元接受之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相对于中唐、晚唐和唐五代而言,柳宗元在两宋时的接受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主要表现在:在接受态势上,由"寂寞"走向了"热闹",迎来了接受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在接受态度上,由"毁誉参半"到拥有了众多的同情者和支持者,为其"永贞革新"事件平反昭雪,出现了接受史上的一个"拐点";在接受方式上,把晚唐时散文领域的"韩柳"并称之法扩展为"韩、柳、欧、苏"之说,同时把散文领域的同流并提之法引入诗歌批评,由"陶柳"、"韦柳"并称之法推演成"韦、柳、王、孟"之说,此外,还开创了"删诗"之法。上述三个方面的变化,基本奠定了柳宗元在宋代接受的格局。
杨再喜
关键词:唐宋
唐五代时柳宗元的寂寞境地和接受语境被引量:3
2008年
柳宗元在唐五代时的传播接受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征:这是一个寂寞的时代;当时诗文流传的处境、审美趣味的转变和他自身的人生遭遇是构成寂寞境地的主要原因。
杨再喜
关键词:唐五代语境
杜牧的“韩柳”并称论与柳宗元的文学接受被引量:3
2008年
  晚唐五代是柳宗元接受史上最寂寞的一页,可谓知音寥寥,星火日稀.然而,星星之火毕竟没有熄灭,知音依然存在,杜牧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接受者:他的"韩柳"并称论成为柳宗元接受史上一个新的起点.……
杨再喜
关键词:杜牧文学接受
柳宗元接受“拐点”的开拓者王安石被引量:1
2008年
王安石是柳宗元接受史上一个"拐点"的开拓者,在三个方面改变了当时积以成习的接受态度:首先,改变了对柳宗元哲学思想的接受态度,努力提高他在儒家体系中的历史地位;其次,改变了对柳宗元政治作为的接受态度,高度赞扬他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再次,改变了对柳宗元文学地位的接受态度,充分肯定他的文学成就,将其与韩愈相提并论。王安石能够在心灵上走近和接受柳宗元,揭开历史的真正面纱,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文学家,他与柳宗元的文学思想一脉相承;作为政治家,他与柳宗元在人生经历和道德才能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由此引发了精神上的契合。
杨再喜
关键词:开拓者
论唐宋时影响柳宗元文学接受的三个因素
2008年
文学传播接受的状态取决于该作家及其作品的生存环境。影响唐宋柳宗元文学传播接受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他的政治生涯;对待儒、释、道的态度和他的诗文主张。这也是柳宗元文学在其漫长传播接受历程中,为后世读者所特别注意的着力点。
杨再喜
关键词:唐宋影响因素
诗情与友情的楷模——刘禹锡对柳宗元诗歌的接受被引量:1
2008年
刘禹锡通过诗歌酬唱、学习效仿、缅怀悼念和编著遗稿等方式传承和宣扬着柳宗元的诗歌。在中唐时代,由于柳宗元的"文名掩其诗名",刘禹锡不仅是柳诗在当世为数不多的传承者之一,也为柳诗在宋代接受高潮的到来作了早期的准备。
杨再喜
关键词:柳宗元诗歌刘禹锡
柳宗元诗歌传播接受的开创者梅尧臣被引量:1
2008年
在经历了晚唐五代的寂寞之后,在北宋立国之初,柳宗元的散文首先迎来了接受史上的第一个春天,然而他的诗歌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梅尧臣才被发现和接受。梅尧臣对于柳诗传播接受的开创性在于:初步改变了对柳宗元的接受态度;开拓了新的研究方法;充分肯定了柳诗的艺术价值并对其加以学习和效仿。两人相同的身世遭遇和永不放弃的仕途精神是产生接受的个人原因,"平淡"的审美情趣是对柳诗接受的时代大环境。
杨再喜
关键词:柳宗元诗歌开创者梅尧臣
严羽《沧浪诗话》与柳宗元诗歌之接受被引量:2
2008年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对柳宗元诗歌接受的开创性贡献在于:其一,第一次将柳宗元作为"元和诗坛"的代表作家,提升了他的诗学地位;其二,首次从纯诗学角度探讨了柳诗与屈骚之关系,强调了两者共有的情感基调;其三,以人论诗,首提"柳子厚体"和"韦柳体",突出了柳诗的艺术风格。
杨再喜
关键词:《沧浪诗话》柳宗元诗歌语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