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9SHC010)
- 作品数:4 被引量:64H指数:3
- 相关作者:朱海忠张曌更多>>
-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政治机会结构与农民环境抗争--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的个案研究被引量:36
- 2013年
-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关注那些没有多少政治权力的群体在缺乏传统的政治资源时为何能获得一定的博弈能力。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中,村民环境维权的政治机会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结构性机会",包括选举与"乡政村治"、环境诉讼、寻求专家学者和民间环境组织帮助、信访等,这些结构空间发挥的作用不大。与此相比,相对开放的媒体对于事件的解决起了关键性作用,这种状况反映了当前中国农民环境抗争的政治机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二是"象征性机会",包括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对环保问题的强调、中央政府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张力,以及农民维权被镇压的危险明显减少等。象征性机会通过影响农民的主观感知和心态而对他们的策略选择产生间接影响。在不同情境中,"政治机会格局"可能对媒体的实际作用产生重要影响。
- 朱海忠
- 关键词:政治机会结构结构性机会环境抗争
- 污染危险认知与农民环境抗争——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的个案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表明,家庭成员的健康异常是村民日常生活断裂和污染危险意识觉醒的原动力。"日常生活的扰乱"与危险认知深化呈现出双向互推的格局,企业"睦邻不友好政策"和地方政府不恰当的事故处理方式对这种格局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目前特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使村民不具备从事"大众流行病学"研究的组织基础和社会土壤;"权衡后果的群体"对村民污染危险认知的消解并未奏效,恰恰相反,正是"权威替代"、"责任转移"等消解策略促使村民不断地追求污染事实真相。
- 朱海忠
- 关键词:铅中毒环境抗争
- 血铅事件的发生机制、社会危害与应对策略——基于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的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2008年苏北N村的铅中毒事件表明,此类事件的爆发与我国目前环境法治的不健全、企业的傲慢姿态、地方政府不恰当的事故处理方式有很大关系。血铅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村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而且诱发了社会冲突与社会风险,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政治合法性。血铅事件的规避需要政企集团改变事故处理方式、改革现行环境风险评价体制、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加强执行力度、建立重大项目的社会风险评价机制和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标准、完善环境纠纷处理机制和公民环境参与机制等。
- 朱海忠张曌
- 关键词:环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