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20574)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相关作者:刘雯马慧军赵广李铀訾绍霞更多>>
相关机构:空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黑素
  • 5篇黑素细胞
  • 3篇表皮
  • 3篇表皮黑素
  • 3篇表皮黑素细胞
  • 2篇原花青素
  • 2篇花青素
  • 2篇共培养
  • 2篇黑素合成
  • 1篇氧自由基
  • 1篇印迹
  • 1篇原子力显微镜
  • 1篇体外
  • 1篇紫外线
  • 1篇紫外线辐射
  • 1篇自由基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印迹
  • 1篇后人

机构

  • 5篇空军总医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赵广
  • 5篇马慧军
  • 5篇刘雯
  • 4篇李铀
  • 3篇王毅侠
  • 3篇訾绍霞
  • 2篇田燕
  • 1篇杨庆琪

传媒

  • 5篇中国美容医学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原子力显微镜对角质形成细胞与黑素细胞共培养模型的观察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人表皮黑素细胞(MC)、角质形成细胞(KC)单独培养和共培养的表面形态以及α-促黑素(α-MSH)对细胞表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分别纯化培养来自人包皮的表皮MC和KC,MC以自配的添加MC生长物质的MCDB153培养基培养,KC以KC无血清培养基(K-SFM)常规培养。传第2代后以1∶10的比例将两细胞接种到3cm×3cm的小培养皿中,以K-SFM培养基继续培养,单独或混合培养的细胞经添加含或不含100nMα-MSH的培养基干预3天后,0.5%戊二醛固定10min,原子力显微镜常温常压下,触摸式扫描。结果:正常人表皮MC有3个树突,每个树突有明显的二级分枝,除主干和分支见到膨出的颗粒物质,我们在树突的侧缘底侧和顶端还发现有丝状伪足结构,经α-MSH刺激后树突明显变长、变细,主干和分支表面膨出颗粒物质更为密集,许多已脱离枝干,丝状伪足则未有明显变化。表皮KC表面可见许多片状或钩状突起。共培养后,KC与MC接触部位可见明显的丝状伪足样结构,未连接部位则未见到丝状伪足样结构,添加α-MSH后,两细胞连接处的丝状伪足样结构明显增多。结论:通过胞吐和丝状伪足输送可能是黑素小体从MC向KC传递的两种主要方式,α-MSH可能通过促进这两种结构的发生而发挥促黑素传递的作用。
马慧军田燕李铀刘雯赵广
关键词:黑素细胞共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原子力显微镜胞吐
原花青素(OPC)抑制紫外线辐射后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OPC)对正常表皮黑素细胞以及紫外线辐射后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培养的正常表皮黑素细胞和经10mJ/cm2紫外线辐射后的表皮黑素细胞分别以高中低(10、50、100μg/ml)三种浓度的OPC作用72h,测定细胞增殖率、黑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结果:OPC对正常表皮黑素细胞的增殖和黑素合成无明显影响,但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紫外线辐射后的表皮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并能减轻紫外线辐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天然寡聚体OPC对紫外线辐射的黑素细胞有光保护作用,它可明显抑制紫外线辐射后表皮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而对正常表皮黑素细胞的黑素合成无影响。
马慧军訾绍霞刘雯谢艳飞王毅侠赵广
关键词:黑素合成原花青素黑素细胞表皮
人表皮黑素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体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建立人表皮黑素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的体外模型,观察α-促黑素以及烟酰胺对黑素在两细胞间传递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和HaCaT细胞,接种黑素细胞48h后再将HaCaT细胞以1:2的比例与黑素细胞共培养,分别以不同浓度的α-促黑素和烟酰胺干预共培养的细胞9天,Fontana-Masson银染法观察共培养模型中黑素颗粒在两细胞间传递的情况。结果:培养3天即可观察到约20%HaCaT细胞核周围出现从邻近黑素细胞传递来的黑素颗粒,随着时间的延长阳性染色HaCaT细胞比例逐渐增多,第7天达到高峰(约80%),α-促黑素以及烟酰胺分别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抑制了黑素颗粒在两细胞间的传递。结论:成功建立了人表皮黑素细胞与HaCaT细胞共培养体外模型,为大规模筛选促/抑黑素传递的药物奠定了实验基础。
马慧军田燕刘雯李铀赵广杨庆琪
关键词:黑素细胞共培养HACAT细胞
驱虫斑鸠菊黄酮促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观察驱虫斑鸠菊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MC)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兰比色法(MTT)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选择高、中、低3种浓度(30、10、3μg/ml)的驱虫斑鸠菊黄酮作用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观察对黑素细胞的形态、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含量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测定药物作用前后MC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90μg/ml驱虫斑鸠菊黄酮可明显抑制MC的增殖;试验浓度范围内可明显促进MC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增加,并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TRP-1的蛋白表达,但对TYR、TRP-2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驱虫斑鸠菊黄酮在体外能直接刺激表皮MC黑素合成,上述变化可能通过促进TRP-1的蛋白表达和TYR的翻译后修饰作用来完成。
马慧军訾绍霞李铀刘雯王毅侠赵广
关键词: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免疫印迹
原花青素对紫外线辐射后人表皮黑素细胞光保护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OPC)对紫外线辐射后人表皮黑素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清除、细胞周期变化以及黑素合成关键酶表达的影响,以探讨OPC对黑素细胞的光保护机制。方法:培养的正常表皮黑素细胞经15mJ/cm2紫外线辐射后分别以高、中、低(10、50、100μg/ml)三种浓度的OPC作用24h后,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采用二氯荧光素二酯(DCFH-DA)标记法测定细胞内ROS水平;碘化丙啶(PI)、溴脱氧尿苷(BrdU)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蛋白含量。结果:OPC可呈浓度依赖性地保护受紫外线辐射的黑素细胞存活率、清除紫外线诱导的黑素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50μg/mlOPC可减少黑素细胞内TYR、TRP1的蛋白表达量、修复紫外线辐射后下降的TRP2蛋白表达;减少紫外线辐射后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结论:天然寡聚体OPC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减少黑素合成关键酶的表达、修复停滞于细胞分裂前期状态的细胞来发挥对黑素细胞的光保护作用。
马慧军訾绍霞李铀刘雯王毅侠赵广
关键词:光保护原花青素黑素细胞活性氧自由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