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T50073)

作品数:4 被引量:70H指数:3
相关作者:闫云凤赵忠秀王苒更多>>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
  • 2篇对外贸易
  • 2篇隐含
  • 1篇低碳
  • 1篇低碳转型
  • 1篇中国对外贸易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数据库
  • 1篇碳排放交易
  • 1篇碳排放交易市...
  • 1篇排放交易
  • 1篇贸易隐含碳
  • 1篇交易
  • 1篇交易市场
  • 1篇国际贸易
  • 1篇BRIC
  • 1篇G7

机构

  • 4篇对外经济贸易...
  • 3篇上海海事大学

作者

  • 4篇闫云凤
  • 2篇赵忠秀
  • 1篇王苒

传媒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世界经济研究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会计与经济研...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消费碳排放与碳溢出效应:G7、BRIC和其他国家的比较被引量:16
2014年
随着全球消费水平的提高,温室气体排放也在显著增加,全面了解全球消费碳排放的增长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利于全球气候政策的设计,而且有助于从消费角度减少排放。本文采用WIOD数据库的数据,将全球分为G7、BRIC和其他国家三个区域,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构建消费碳排放核算目录,分析各区域的消费碳排放及碳溢出效应。结果表明:G7每年的生产碳排放都小于消费碳排放,BRIC每年的生产碳排放都大于消费碳排放。从增长趋势来看,近几年BRIC的生产和消费碳排放增长率都高于G7。1995年国际贸易隐含碳占全球碳排放的16%,到2009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0%。其中中国一直是最大的隐含碳出口地区,美国是最大的隐含碳进口地区。消费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建立对于国际气候谈判日益重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分配碳排放责任,从而改变全球消费模式将有助于减排。
闫云凤赵忠秀
碳排放交易市场研究现状述评被引量:2
2013年
气候变化已上升为世界新经济格局构建和新游戏规则制定的背景下,中国一方面要据理力争,积极应对,融入到世界新经济格局当中;另一方面要建设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发展中国经济、提升在世界舞台的话语权助力。深入分析国内外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现状,对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设计、碳交易定价机制及价格波动性、排放权交易的经济影响等研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研究进行概括和述评,以期能借鉴国外的经验,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及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闫云凤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
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及排放责任研究被引量:49
2013年
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对全球碳排放责任的界定和气候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影响。由于生产技术差异对国际贸易模式有很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算需要考虑贸易伙伴生产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之间的差异。本文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并比较其生产和消费排放责任后发现,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净出口占中国碳排放的11.77%~19.93%,中国的生产碳排放从1995年的29.2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70.8亿吨,而消费碳排放在1995年和2009年分别只有24.7亿吨和61.8亿吨。文章进而采用结构分解分析和碳排放贸易条件解释这一现象,并将其具体到主要贸易伙伴,从而证明目前的国际碳排放核算体系引起了消费和全球生产系统的分离。经过贸易调整后的基于消费的碳排放核算体系不仅可为减排责任的分担提供一个新途径,而且可为利用贸易政策实现减排提供新的思路。
闫云凤赵忠秀王苒
关键词:贸易隐含碳
国际贸易、碳溢出与我国外贸结构低碳转型——基于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建立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模型,考察国际贸易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并对加工贸易隐含碳进行产业分析,为我国外贸结构低碳转型提供数据基础。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出口隐含碳20.64亿吨,进口隐含碳17.66亿吨,净出口隐含碳2.98亿吨,加工贸易隐含碳0.83亿吨。"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既是进口隐含碳较多的部门,也是出口隐含碳较多的部门,说明这些部门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加工贸易。
闫云凤
关键词:对外贸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