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40035)
-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侯兴泉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西部粤语的调值分韵被引量:14
- 2012年
- 西部粤语普遍存在调值分韵现象,该地区的调值分韵主要集中在遇、蟹、止或流摄三四等韵的去声韵中,规律是去声韵的韵腹元音变高乃至复化。文章认为这种变化是由早期西部粤语去声中的升调特征导致的。升调容易导致GVG、GV和(G)VC结构中的韵母主元音升高有发音生理上的依据。与前人用低调解释西部粤语横县话止、遇摄去声韵中的复化现象不同,文章主张用升调影响进行解释。这种解释还可以为其他汉语方言中的元音高顶出位现象提供有益的启示:元音高顶出位中的前裂化现象有时候是由声调的调值来驱动的。
- 侯兴泉
- 关键词:去声元音高化
- 汉语方言区片划分语音标准的层级和主次被引量:2
- 2013年
- 跟传统利用早期历史性条件、晚期历史性条件及现在平面性条件区分大方言、次方言和小方言的做法不同,文章提出利用汉语语音自身层级系统(音节-音位-音值)的特征来进行汉语方言的区片划分:用音节层面的音节类(俗称字类)分合标准作为第一层级方言分区的语音标准;用音位层面的音类分合(不造成音节类分合)标准作为第二层级方言分片的语音标准;用音类或音类分合的具体音值(不造成音类和音节类分合)作为第三层级方言小片的语音标准。在权衡同一个层级语音标准的主次方面,我们贯彻以下几条原则:第一,早期的音节类或音类分合比晚期的音节类或音类分合重要,早期的音值特征比晚期的音值特征重要;第二,音节类或音类的合并比音节类或音类的分化重要;第三,大的音节类或音类分合比小的音节类或音类的分合重要;第四,辖字多的音节类或音类分合比辖字少的音节类或音类分合重要;第五,音节类或音类分合规律明显的比分合规律不明显的重要;第六,典型的音值特点比非典型的音值特点重要。
- 侯兴泉
- 关键词:方言分区语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