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403206)
- 作品数:34 被引量:497H指数:13
- 相关作者:喻理飞魏媛张金池俞元春刘玉国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贵州高原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特征被引量:17
- 2009年
- 为了研究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的生物学特性,采集贵州花江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内不同恢复阶段(祼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和乔木群落阶段)的土壤样品,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分析了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季节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随着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总数明显上升,表现为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裸地阶段;土壤剖面上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具体表现为A层>B层(P<0.05);从季节变化上来看,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总数季节变化明显,夏季达最大(6.16×106,1.11×105,3.16×105及6.59×106个.g-1),冬季最小(3.42×106,0.45×105,1.75×105及3.64×106个.g-1),总体上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特点(P<0.05)。根际和根外变化明显,表现为根际>非根际(P<0.05)。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使土壤质量得以提高。
- 魏媛张金池俞元春喻理飞
- 关键词:土壤学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土壤微生物
- 四种不同生活型植物幼苗对喀斯特生境干旱的生理生态适应性被引量:79
- 2011年
- 喀斯特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境干旱是限制该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掌握喀斯特植被不同演替阶段不同生活型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策略有助于提高植被恢复的成功率。通过人工模拟4种干旱强度,测定叶片水势、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光合色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浓度、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生物量,研究了喀斯特地区4种不同生活型植物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策略。这4种植物为常绿灌木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落叶灌木小果蔷薇(Rosa cymosa)、常绿乔木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和落叶乔木圆果化香树(Platycarya longipes)。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4种植物幼苗的叶片水势、光合能力、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增长、叶重比(LMR)、叶面积比(LAR)和比叶面积(SLA)逐渐下降,而热耗散(NPQ)、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比值、丙二醛含量和根重比(RMR)逐渐上升;圆果化香树和猴樟的水分利用效率(An/gs)、渗透调节物质浓度和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火棘和小果蔷薇的An/gs、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严重干旱下,火棘和小果蔷薇幼苗的叶片水势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较少,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和生物量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较低的SLA和LAR、较高的NPQ和An/gs以及较高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保护能力。中度干旱下,猴樟幼苗叶片水势下降很少,LMR和LAR也较高,脯氨酸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非常高。但在严重干旱下,其叶片水势、LMR、LAR和生物量增长大幅度下降,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合速率也非常低,渗透调节能力与抗氧化酶活性大幅度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水分好的条件下,圆果化香树幼苗具有较高的RMR以吸收充足的水分,具有较高的LAR和叶绿素含量,保证了生物量的大量积累。然而,干旱胁迫致使其生物�
- 刘长成刘玉国郭柯
- 关键词:抗氧化酶生活型石灰岩水分亏缺
- 黑碳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0年
- 黑碳由生物质和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具有高度热稳定性的含碳物质,广泛存在于土壤、沉积物、大气乃至极地和高山的冰雪中。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促使大量的黑碳进入到环境中,导致全球黑碳的背景值显著升高。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黑碳有着长时间尺度(约10000yr)的降解周期,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部分"汇"的作用。大气和冰雪中的黑碳通过"辐射强迫"作用吸收太阳辐射,促进全球变暖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目前主要有光学(optical)、热氧化(TO)、化学氧化(CTO)等方法用于黑碳的分离和测试。大气中的黑碳研究一般采用光学法,而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黑碳研究则主要采用化学氧化法。本文全面总结了黑碳在环境中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黑碳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是今后黑碳的重要研究方向。
- 唐杨韩贵琳徐志方
- 关键词:黑碳沉积物标准物质
- 顶坛花椒枯落物化感物质初探被引量:2
- 2011年
- 为探究顶坛花椒枯落物是否具有化感作用(即对自身或其他植物的毒害作用),以正己烷作溶剂,超声波浸提,低压真空旋转浓缩顶坛花椒枯落物,采用GC-MS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顶坛花椒枯落物中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顶坛花椒枯落物中含有烃类、醇类、烯类及其衍生物、醛及烯醛类、酮及烯酮类、苯醌类、酚类、酸酯类和大分子维生素及香树精等共38种化合物。其中,芳樟醇、柠檬烯、松油醇-4、2-棕榈酸单甘油酯、维生素E、2,4-二叔丁基苯酚、石竹烯、萜品醇、十七烷、十八烷和二十烷等化合物是顶坛花椒枯落物和多种花椒品种的共有物质,这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感效应。
- 姬广梅喻理飞张传余邹军来刘喻洁
- 关键词:顶坛花椒枯落物浸提气相色谱-质谱法化感物质
- 贵州高原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熵的变化被引量:16
- 2009年
- 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及氯仿熏蒸法分析了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生境、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C,SMBC)及微生物熵(qSMBC)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过程中SMBC及qSMBC存在较大差异。随着退化喀斯特森林的恢复,SMBC及qSMBC明显上升,表现为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裸地阶段,反映出土壤质量在逐渐恢复;②SMBC在土壤剖面上均表现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具体表现为A层>B层,但qSMBC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③SMBC的变化特征在不同生境间表现为:除裸地恢复阶段外,其它三个阶段总体上表现为石沟比石槽和土面两个小生境偏大的特点,这是因为石沟生境有利于微生物类群和土壤动植物群体的繁殖,但qSMBC的变化刚好与之相反;④SMBC及qSMBC根际和根外变化明显,前者表现为根际>非根际,后者表现为根际<非根际。
- 魏媛张金池俞元春喻理飞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 喀斯特地区植物钙含量特征与高钙适应方式分析被引量:74
- 2009年
- 喀斯特地区土壤的高钙含量是影响该地区植物生理特征的最重要环境因素之一。高钙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生长速率及磷代谢,从而限制了许多物种在该地区的分布。选取贵州4个石漠化程度不同的地区,测定采集地内45种优势种或常见种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全钙含量以及土壤的交换性钙含量。通过分析喀斯特地区植物与土壤钙含量的特征发现:喀斯特地区植物具有较高的钙含量平均值;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对植物地上部分钙含量的影响总体上不显著,对植物地下部分钙含量的影响显著;不同类别植物的钙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蕨类植物地上部分钙含量平均值明显低于被子植物;不同类别植物钙的分布部位也存在显著差异,在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中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钙含量相近,而双子叶植物的地上部分钙含量明显高于地下部分。分析了喀斯特地区14种优势灌木和草本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钙含量的差异性以及与土壤交换性钙含量的相关关系,以此为根据将14种优势植物对土壤高钙的适应方式分为3种类型:随遇型、高钙型和低钙型。随遇型植物的钙含量主要受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影响,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钙含量均与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成显著正相关关系;高钙型植物具有较强的钙富集能力,其地上部分即使在低钙含量的土壤中也可维持较高的钙含量;低钙型植物的地上部分即使在高钙含量的土壤中亦可维持较低的钙含量。对植物适应钙的不同方式的研究可用于筛选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所需的植物资源。
- 姬飞腾李楠邓馨
- 小檗属植物一新种——平坝小檗被引量:5
- 2008年
- 报道了中国贵州小檗科小檗属植物一新种,即平坝小檗(Berberis pingbaensis M.T.An)新种与堆花小檗(B.aggregate Schineid.)相近似,但植物较小,果具白粉。
- 安明态罗庆莲
- 关键词:小檗属
- 模拟干旱胁迫下构树和桑树的生理特征比较被引量:26
- 2011年
- 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的处理下,测定构树和桑树的碳酸酐酶活性、光响应曲线、二氧化碳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等指标,比较它们的抗干旱能力。结果表明:(1)构树的碳酸酐酶活力变化不显著,而桑树的碳酸酐酶活力不同的PEG6000浓度间差异较大。(2)构树的净光合速率受PEG6000的影响较小,而桑树受到抑制较大。(3)构树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实际光合效率ΦPSⅡ受到PEG影响不显著,而桑树则明显受到PEG的抑制。构树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实际光合效率ΦPSⅡ要比桑树高,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也明显高于桑树。稳定的碳酸酐酶、较强的光合能力是构树适应岩溶干旱环境的重要机制。
- 吴沿友梁铮邢德科
- 关键词:构树桑树碳酸酐酶叶绿素荧光
- 基于图像分析的土壤速效磷的测定被引量:2
- 2008年
- 对基于图像分析的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显色后的溶液磷浓度与图像的平均蓝色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通过设置不同的磷标准溶液浓度范围,研究了图像分析法适用的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比色法,图像分析法在标准溶液浓度小于0.1mg·L^-1时,溶液磷浓度与网像的平均蓝色度不呈线性关系,但在0.1-4mg·L^-1的范围内,溶液磷浓度与图像的平均蓝色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土壤待测液的体积与图像平均蓝色度的线性关系好于它与光密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当土壤有效磷的浓度在0.31~250mg·kg^-1Dw时,图像分析法可以确保分析精度。基于图像分析的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是一种能现场测定,比试纸法精确度高,比传统比色法操作简单,且适应浓度高的土壤速效磷的测定方法。
- 吴沿友周秋月向忠平钱伟钧
- 关键词:速效磷比色法试纸法
- 不同干扰条件下构树萌枝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被引量:9
- 2009年
- 构树是喀斯特地区的先锋树种之一,文中分析了喀斯特地区不同干扰条件下构树萌枝种群的数量特征、年龄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不同干扰条件下的构树萌枝种群年龄结构呈现增长、稳定和衰退的趋势;萌枝种群结构可分为5种主要类型,各类型的数量和年龄结构与干扰有关,说明萌枝是主要的更新方式,干扰是影响萌枝产生的主要因素,中度干扰促进了构树萌枝的发展。萌枝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表明乔木层呈随机分布型,而灌木层呈集群分布型,主要与构树本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同时受干扰及群落内生境异质性的影响。
- 魏媛喻理飞
- 关键词:种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