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益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JZ40)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汤勇孙倩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湖南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益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内生
  • 1篇企业
  • 1篇最优合同
  • 1篇模型构建
  • 1篇就业
  • 1篇就业选择
  • 1篇合同设计
  • 1篇创业

机构

  • 2篇湖南城市学院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篇汤勇
  • 1篇孙倩

传媒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西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传统小微企业创业集聚与路径依赖——基于益阳市沧水铺包装企业创业集聚的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小微企业创业对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解决小微企业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诸多资源约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视角集中于传统小微企业创业集聚,通过引入益阳市沧水铺镇包装企业创业集聚的案例,以路径依赖理论和创业集聚理论为基础,归纳出沧水铺创业集聚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创业文化锁定、规模效应、技术强化及创业选择等方面的路径依赖特征。文章认为对于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约束较大的传统小微企业,通过集聚安排的路径不仅能降低企业风险、减少企业初始成本,还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利用集聚效应节省生产成本,提升影响力。
汤勇
主体创业、就业选择均衡模型构建与企业最优工资合同设计
2013年
文章首先将创业与就业的生产力水平差异及主体努力程度纳入到主体创业与就业选择的均衡模型;然后针对主体创业外生和内生情况,进行企业最优激励合同求解。发现在创业外生情况下,即使主体就业收入风险大于创业收入风险,企业也能设计最低工资为0的最优合同;在创业内生情况下,随着生产力水平差异值提升,企业最优激励合同中最低工资水平逐步提升,而激励工资逐步降低;当生产力水平差异值足够高时,企业无法通过设计激励合同吸引就业者,但可以转换成投资人,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以获取权益收益。
孙倩
关键词:最优合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