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07090500550728)
- 作品数:3 被引量:141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庆海段留生武菊英李瑞华阳娟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北京地区人工湿地植物活力及污染物去除能力被引量:62
- 2008年
- 研究了北京地区常见9种水生植物在水平流潜流型人工湿地中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和生活力.结果表明,前边湿地单元对COD、TP、TN等污染物的去除贡献大于后边湿地单元.供试植物均可在人工湿地中正常生长,稳定生长112d后,不同植物的氮磷含量和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多数植物氮磷含量地下部高于地上部,地下地上部生物量比(U/A)接近或大于1.植物体内的氮磷累积量为1.36~7.89g·m-2和0.19~1.07g·m-2.植物生物量对氮磷累积量的影响力大于氮磷含量对氮磷累积量的影响力.水生鸢尾应为北京地区首选人工湿地植物,菖蒲、香蒲和荻等次之.泽泻和芦竹在人工湿地中不能越冬成活.
- 王庆海段留生武菊英阳娟
- 关键词: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生活力
- 水生杂草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08年
- 水生杂草对生活污水、富营养化水体、工业废水、含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的污水有很好的净化作用。本文就水生杂草在污水处理中的净化机理以及研究和应用现状作了阐述,并综述了水生杂草在水体净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 李瑞华王庆海李建洪
- 关键词:水生杂草污水
- 几种水生植物净化能力比较被引量:79
- 2008年
- 通过模拟人工湿地的方法测试了7种高等水生植物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能力,旨在筛选合适的湿地植物。结果表明:有植物处理系统对COD、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无植物对照,植物本身的氮磷累积作用对氮的去除贡献为7%-63%,磷的去除贡献为12%-65%。多数测试植物对氮磷的富集量茎叶高于根系。不同植物的净化能力也有较大差异,从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芦竹〉荻〉菖蒲〉芦苇〉水生鸢尾〉千屈菜〉野慈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这7种植物明显分为3类,其中,芦竹单独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强;菖蒲、芦苇和荻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较强;水生鸢尾、千屈菜和野慈姑为一类,此类植物净化能力较弱。
- 王庆海段留生李瑞华武菊英
- 关键词:水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