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403004)

作品数:13 被引量:3,309H指数:11
相关作者:陈钊陆铭范剑勇乔宝云万广华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经济学
  • 4篇劳动力
  • 4篇劳动力流动
  • 3篇政治经济
  • 3篇政治经济学
  • 3篇社会和谐
  • 3篇教育
  • 3篇分工
  • 3篇城市
  • 3篇城市化
  • 3篇城乡
  • 3篇城乡差距
  • 3篇城乡分割
  • 2篇中国区域经济
  • 2篇中国区域经济...
  • 2篇收入差距
  • 2篇区域经济
  • 2篇携手
  • 2篇经济发展
  • 2篇经济增长

机构

  • 13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大学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国家税务总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2篇陈钊
  • 11篇陆铭
  • 3篇范剑勇
  • 2篇乔宝云
  • 2篇万广华
  • 1篇章元
  • 1篇严冀
  • 1篇杨真真
  • 1篇金煜
  • 1篇彭骥鸣
  • 1篇冯兴元
  • 1篇林理升
  • 1篇王晔倩
  • 1篇陈敏
  • 1篇张弘
  • 1篇桂琦寒

传媒

  • 4篇经济研究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世界经济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世界经济文汇
  • 1篇上海金融
  • 1篇经济学(季刊...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2005中国...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被引量:577
2006年
在比较了研究有关区域间市场整合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85~2001年各地商品价格指数数据评价了中国相邻省份的商品市场整合程度及变化趋势。我们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国内市场的整合程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这一发现有力地反驳了对于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的质疑。
桂琦寒陈敏陆铭陈钊
关键词:时间序列数据
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努力被引量:205
2006年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对平抑地区财政收支能力差异通常起着重要作用,而地方财政努力是地区财政收入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在财政分权的框架内建立了一个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努力的简单模型,并将这一模型应用于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的中国财政实践。本文发现,以税收返还和总量转移支付为主要内容的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对刺激地方财政努力总体上来说并不成功,它抑制了地方财政的努力程度。同时,富裕地区与贫穷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努力行为是有差异的,富裕地区的财政努力程度低于贫穷地区,这导致了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财政转移支付效果被弱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乔宝云范剑勇彭骥鸣
关键词:转移支付地方财政努力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和两种力量被引量:43
2005年
本文将导致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地理与带有地区倾向性的政策两大因素,并且认为顺市场的工业集聚和逆市场的市场分割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两种力量。政府应该在正视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差异的前提下,采取倾向于内地的政策,将地区差距控制在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范围之内。
陆铭陈钊
关键词:地理
中国产业集聚效应及其省际差异估计
本文从地理维度估计了中国现阶段非农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及其省际差异.我们发现:1)中国非农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显著低于欧美、日本等国,劳动生产率与工资对就业密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仅为0.12%和0.057-0.061%;2)相对...
范剑勇
关键词:产业集聚劳动生产率工资
文献传递
运输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布被引量:124
2006年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是什么?本文通过构建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分析了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流动在中国特有条件下的作用机制。运输成本差异形成了制造业在沿海地区的选址优势,而这一优势和目前的高劳动力流动成本一起,形成了沿海高成本压力而内地收入低下的新空间“二元”结构。同时,我们计算了区域经济的实际数据对这一机制进行印证,假如这一局面继续维持,它将妨碍沿海和内地产业分工与均衡发展。文章还认为,因为经济集中的趋势是内生的,所以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应该是促进性而不是限制性的。
林理升王晔倩
关键词:运输成本劳动力流动地区分工
政府行为、市场整合、工业集聚与地区差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学逻辑被引量:10
2007年
要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就应该在既有的文献和我们自己有关中国地区间差距和地方政府行为的系列研究的基础上,用一个一以贯之的经济学逻辑在市场整合、工业集聚、地区差距和地方保护主义这些与区域经济发展有关的问题之间建立联系,解释形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地理、政策和历史因素,展望全球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未来中国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的趋势,提出区域经济合理布局的政策构想。
陈钊
关键词:政府行为
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被引量:322
2005年
本文估计了一个包含贸易和FDI变量的收入决定函数,然后运用最新发展起来的夏普里值(Shapleyvalue)分解法衡量了全球化和其他变量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球化对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贡献显著为正,并且随着时间而加强;(2)资本是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最为主要且日益重要的因素;(3)以非国有化为特征的经济改革对地区间收入差距有显著作用;(4)教育、地理位置、城市化和人口负担率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在减弱。
万广华陆铭陈钊
关键词:收入差距地区间非国有化FDI负担率
改革、政策的相互作用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被引量:75
2005年
在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验证了经济开放、非国有化、财政改革等经济政策及其相互作用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1)对外开放(特别是对外资的利用)是中国过去十几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因素,但这一现象在西部并没有表现。(2)财政改革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政府从经济活动中的退出显著地提高了经济增长率。压缩预算外支出的比重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这一特点在西部较为显著。(3)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财政改革等经济政策在影响经济增长时是相互作用的。非国有化政策并不独立地影响增长,而是通过影响政府退出经济活动对增长的作用而影响增长的,而这个情况主要在东部有所表现。(4)在控制了经济政策及其相互作用的因素以后,区域经济存在着“条件收敛”的趋势。(5)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东部取得了更快的增长绩效,而中部和西部的增长绩效并没有显著的差异。(6)西部的经济增长模式与东部、中部有显著的差异,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在西部显著地低于东部和中部。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不仅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也是中国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现实路径。
严冀陆铭陈钊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政策非国有化经济开放面板数据
平等与增长携手并进——收益递增、策略性行为和分工的效率损失
本文中的策略性劳动分工模型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不选择分工,并造成社会产出损失。由于在高技能部门里存在"干中学"效应,低技能者如果背离比较优势而从事高技能部门的生产,就可以在未来分享劳动分工收益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谈判地位,...
陆铭陈钊杨真真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被引量:599
2005年
主流的财政分权理论一般认为,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两种机制可以提高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福利水平。本文将这一理论应用于1978年以来的财政分权改革与中国小学义务教育的案例,发现财政分权并没有增加小学义务教育的有效供给。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西方通行的财政分权促进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两种机制在中国并不发挥作用,尤其是人口流动障碍及其地区性差异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向追求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率的方向转变,导致各地区激烈的财政竞争并相应挤占了义务教育等外部性较强的准公共产品性质的财政支出。本文还发现,财政分权对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它推动了富裕地区的经济增长而抑制了后者。
乔宝云范剑勇冯兴元
关键词:财政分权义务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