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XJZT10M07)

作品数:1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林石磊雷伟张扬陈永锋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融合术
  • 1篇组织工程骨
  • 1篇磷酸三钙
  • 1篇后外侧
  • 1篇后外侧融合
  • 1篇基质干细胞
  • 1篇脊柱
  • 1篇脊柱融合
  • 1篇脊柱融合术
  • 1篇骨髓基质
  • 1篇骨髓基质干细...
  • 1篇干细胞
  • 1篇Β-磷酸三钙

机构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篇刘宁
  • 1篇冯亚非
  • 1篇陈永锋
  • 1篇张扬
  • 1篇雷伟
  • 1篇石磊
  • 1篇王林

传媒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以β-磷酸三钙为支架组织工程骨在兔脊柱后外侧融合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索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与-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复合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该组织工程骨的成骨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2只,雌雄不限,体重3±0.25kg。于L4∕5节段棘突两侧行脊柱融合手术,随机将2种材料﹙①单纯材料组:-TCP颗粒;②组织工程骨组:将BMSCs接种到-TCP材料上静态培养24小时﹚均匀植入打磨好的骨槽内。术后12周处死。利用MTT检测、扫描电镜、荧光染色等方式观察细胞的粘附及伸展情况,利用X线、显微-CT、组织学观察材料降解及骨长入情况。结果通过MTT、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发现BMSCs与-TCP复合24小时后,多孔的-TCP表面和内部均可见大量细胞粘附,细胞伸展和生长良好;术后12周影像学和组织学研究发现,组织工程骨组有明显的新生骨生成,而单纯材料组没有,2组材料均无明显降解。结论该组织工程骨无论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单纯-TCP相比能够更好、更快的成骨,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陈永锋王林张扬冯亚非石磊刘宁雷伟
关键词:Β-磷酸三钙骨髓基质干细胞脊柱融合术组织工程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