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092)

作品数:17 被引量:236H指数:10
相关作者:杨宇董雯刘毅张小雷雷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绿洲城镇
  • 5篇城市
  • 4篇绿洲
  • 4篇城镇化
  • 3篇天山北坡
  • 3篇土地利用
  • 2篇时空分异
  • 2篇驱动力
  • 2篇乌鲁木齐
  • 2篇协调发展
  • 2篇协调发展度
  • 2篇旱区
  • 2篇发展度
  • 2篇干旱区
  • 2篇干旱区绿洲
  • 2篇ERN
  • 2篇ESDA
  • 2篇城市空间扩展
  • 2篇城镇化进程
  • 1篇地区可持续发...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新...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新疆财经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华蓝设计...

作者

  • 13篇杨宇
  • 12篇董雯
  • 7篇刘毅
  • 6篇张小雷
  • 4篇雷军
  • 3篇李莉
  • 2篇金凤君
  • 2篇王彬武
  • 2篇刘毅
  • 1篇张仲伍
  • 1篇杨德刚
  • 1篇齐元静
  • 1篇张月芹
  • 1篇朱磊
  • 1篇唐宏
  • 1篇刘雅轩
  • 1篇邓锋

传媒

  • 3篇中国沙漠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理研究
  • 2篇Journa...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年份

  • 1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元视角下的新疆行政区划调整思考被引量:14
2013年
受城市发展、民族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新疆的行政区划调整一直滞后于全国,现行行政区划已经不符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各省市对口援建新疆的大背景下,适时进行新疆行政区划的调整优化,对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不同视角对理想状态下新疆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案进行了思考,得出以下结论:①在交通优先原则下,应着重构建交通主廊道,在成片绿洲区域建立起支撑区域城镇功能组织优化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等。②在经济优先原则下,可以将绿洲区域看作相对均质的空间,强化各绿洲区域中心城市基本职能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③在功能区原则下,应着重考虑新疆城镇的发展受制于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严格约束,行政区划的调整应有利于实现地域主体功能和区域可持续发展。④不同原则下的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侧重点不同,应对不同原则下共同指向的城市优先进行调整,而对于某一原则下须调整的城市则可结合国家的战略方针、区域稳定和新疆经济发展形势等因素综合考虑。
杨宇董雯刘毅
关键词:行政区划
天山北坡城镇化进程中的水土资源效益及其时空分异被引量:18
2012年
通过空间分析的Global Moran's I指数和Getis-Ord Gi*指数以及协调发展度函数选取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08年4个年份数据对天山北坡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效益、水资源效益的集聚扩散状态及其冷热点空间格局演化与空间联动发展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天山北坡在绿洲自然地理格局下发育起来的城镇,受自然地理条件和水土资源分布特点及城镇发展水平不一、城镇性质各异而对水土资源利用程度不一等因素影响,其城镇化水平和水土资源效益的空间格局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2)土地资源效益相似的县市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呈现出分散的格局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3)水资源效益的空间集聚和扩散状态不稳定,变化显著。(4)水土资源效益在城镇化进程中各自的空间演化格局与路径迥异,区域联动效应差异显著。绿洲城镇发展的实际决定了水土资源效益的冷热点区域演化相比自身发展水平更具敏感性。
杨宇刘毅金凤君董雯李莉
关键词:天山北坡
乌鲁木齐资源型产业的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效应被引量:18
2011年
对乌鲁木齐资源型产业的时空演化及其空间效应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的资源型产业在新疆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从空间过程看,乌鲁木齐资源型产业的规模、发展速度和布局变化与城市空间扩展在时序上具有一致性,工业用地和工业区的拓展促进了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从空间效应的指向性看,资源型产业主要是沿交通线布局然后向外延伸,呈轴向扩展模式,形成"指状"或"锯齿状"空间结构形态;从空间尺度看,资源型产业对乌鲁木齐城镇扩展方向的影响主要以近郊扩展为主,对于较远的县市集聚大于扩散;资源型产业对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体现在乌鲁木齐城市形态的演变以及与周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方面。
董雯邓锋杨宇
关键词:绿洲城镇资源型产业城市空间扩展乌鲁木齐
基于不同区域尺度的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判断被引量:10
2012年
本文借鉴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与判断标准,对我国不同区域尺度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1)从全国层面看,我国自2003年进入了工业化初期阶段,2007年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从省级尺度的数据判断,2000年以前中国大部分省市未进入到工业化发展的阶段,仍然处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2010年,中国全部省市均进入了工业化阶段。(3)从地级尺度判断,中国地级单元发展极不平衡。1990年绝大多数处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2000年进入工业化阶段的城市明显增多,其中以区域中心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为主,部分沿海开放城市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2010年,中国大部分城市都进入了工业化阶段,以处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城市为主,部分城市率先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和发达经济初期阶段。
杨宇刘毅齐元静
关键词:钱纳里
Spatial integration of oasis city group around the western margins of the Tarim Basin被引量:4
2010年
In this paper,the oasis cities in Kashgar Prefecture and Kizilsu Kirgiz Autonomous Prefecture are taken as an example,through the factor analysis,spatial attraction interaction model and location quotient methods,urban hierarchy system,the intensity of urban economic ties,economic subordination degree,and structure of city function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1) The urban hierarchy system takes Kashgar city as the main center,Artux city,Yarkant county and Maralbexi county as the sub-centers; (2) The intensity of economic ties among Kashgar city and each county is much higher than others. The interaction of Kashgar city,Shufu county and Shule county are the strongest,and the economic ties of Yarkant,Kagilik,Poskam counties are relatively close; All cities in the study area are economically subordinate to Kashgar city. (3) Three cities of Kashgar city,Shufu county and Shule county should connect strongly,with Kashgar city as the core. The cities and towns along the Southern Xinjiang Railway and along National Road 315 should be regarded as two strips,and the two city strips along the border,and the city strip along Provincial Road 215 should be treated as three axes. The ring structure strategy of 'core ring,closer ring and radiated ring' was proposed. (4) It was proposed to build Kashgar city group in the north,and Yarkant city group in the south,Maralbexi city group in the southeast,and Taxkorgan border city group with four inner groups’ development strategy.
Yang, YuZhang, XiaoLeiLei, JunDong, WenZeng, WeiYaoGao, Chao
干旱区绿洲城镇化进程与水资源效益的时空分异研究被引量:22
2012年
选择Global Morans I和Getis-Ord Gi*两个空间关联指数和协调发展度函数探讨新疆1990、1995、2000年和2005年水资源效益的空间格局和冷热点区域演化,在此基础上对水资源效益和城镇化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新疆各县市水资源效益在空间上明显呈以天山北坡为核心的集聚分布状态。②新疆水资源效益冷热点区域的演化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轨迹。③新疆水资源效益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程度的空间格局演变相对稳定,协调发展程度高的区域呈现扩张趋势,协调发展程度低的区域数量收敛态势明显。二者的协调类型可分为同步协调型、水资源效益滞后型、城镇化滞后型、逐步磨合型和低级协调型5种。
董雯杨宇张小雷
关键词: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协调发展度
新疆绿洲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30
2011年
绿洲城市是绿洲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中心,也是人地关系最为敏感的区域。研究绿洲城市空间扩展及其动力机制对掌握干旱区城市空间扩展规律,因势利导地引导城市向合理的空间形态模式演进,促进绿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17个绿洲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2000年和2007年Landsat遥感影像,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深入探讨了干旱区绿洲城市近20a城市空间扩展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天山北坡经济带绿洲城市空间扩展速度与强度较高,东疆和南疆地区绿洲城市相对较低。相对于中东部城市,新疆绿洲城市扩展强度较小,速度较慢。②位于山前凹陷带、山前盆地或地形复杂老绿洲城市分维数较高,紧凑度较低;平原绿洲城市分维数较低,结构紧凑。③新疆绿洲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资源以及政策规划。
刘雅轩张小雷雷军朱磊
关键词:城市空间扩展驱动力
Interactions between water-land resources and oasis urban development at the northern slope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Xinjiang,China被引量:9
2012年
Urban development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is largely constrained by fragile physical environ- m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urban settlemen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other regions of Chin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for oasis urban development and water-land resources at the northern slope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a coupling degree mod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gree and change in regional use of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are different among the studied cities/counties during their development. The built-up areas of these cities/counties have changed little with increasing populations and urbanization levels, which well reflects that the urban development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is limited by oasis areas. Per capita amount of water supplied, however, presented a trend of slowed growth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urbanization. Water consumption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ccompanied by enhanced water use efficiency.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can be assessed through 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oasis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use of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A high coupling degree represents a high level of comprehensive urban devel- opment and use of water-land resources. Alternatively, a low coupling degree denotes a low level of urban devel- opment and water-land resource use.
Jun LEIWen DONGYu YANGJie LUThomas STERR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城镇发展与水土资源效益分析被引量:32
2012年
通过Global Moran'sI指数和Getis-Ord Gi*指数并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城镇1995、2000、2005和2008年4个时间点的城镇化水平、土地资源效益和水资源效益的集聚扩散状态及其冷热点空间格局演化与空间联动效应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受塔河流域绿洲分布、气候条件及城镇发展基础等多种因素影响,城镇化和水土资源效益空间格局表现出不尽相同的状态。①塔河流域城镇化与水土资源效益的集聚扩散状态不一致,城镇发展与自然条件相互作用的时间和力度不同决定了三者空间差异的必然性。②受城镇化所处阶段、城镇职能与主导产业的影响,各县市水土资源开发的时序不同,城镇化和水土资源效益各自的热点演化格局明显不同,区域联动效应差异显著。③城镇化与水土资源效益冷热点区域的数量结构迥异。城镇不平衡发展仍然是主导趋势,土地资源效益滞后于城镇发展,水资源效益敏感性较强。④塔河流域范围广,自然条件复杂,各二级流域城镇化与水土资源效益的差异性显著。⑤城镇化与水土资源效益协调发展度的类型主要为发展水平低和较低两种,协调发展度的空间格局相比其冷热点区域的空间格局更具稳定性,三者差异显著是协调发展度低的重要原因。
杨宇刘毅金凤君董雯李莉
关键词:ESDA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城镇
新疆绿洲城镇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化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城市规模分布的基尼系数、综合指标体系、城镇非农人口指数和经济职能指数等对新疆绿洲城镇的时空动态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5年以来,新疆的城镇首位度始终处于增长态势,乌鲁木齐的首位度不断增长;其他城镇相对规模较小,城镇分布较为分散;中心城市极化作用明显;城镇化与区域一体化同步发展;北疆城镇的数量、规模和等级都高于其他区域,城镇分布的区域不平衡性明显;城镇的等级和规模与城镇综合经济实力呈正相关关系.自然地理格局、历史、经济发展基础、人口规模、交通指向和行政管理等因素是造成城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董雯杨宇雷军
关键词:绿洲城镇城镇化战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