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132002) 作品数:7 被引量:19 H指数:2 相关作者: 赵卫 熊建英 朱利 闫菲菲 周旋 更多>> 相关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中山大学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登革病毒NS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在登革热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重组表达1型登革病毒(DENV-1)和3型登革病毒(DENV-3)NS1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建立特异、敏感的登革病毒NS1抗原ELISA检测法。【方法】RT-PCR扩增DENV-1和DENV-3 NS1全长基因,经T-A克隆后,将目的基因分别与质粒PET30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表达,并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用纯化的NS1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鼠抗NS1多克隆抗体。应用NS1多克隆抗体建立登革病毒NS1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结果】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DENV-1和DENV-3 NS1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纯化的NS1蛋白;用重组NS1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获得高效价(>1:30 000)的抗DENV-1和DENV-3 NS1的特异性抗体;用NS1多克隆抗体建立了登革病毒NS1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该法可特异性检出登革病毒NS1抗原,敏感性达到1 ng/mL,与黄病毒的其它成员无交叉反应,表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DENV-1和DENV-3 NS1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高效表达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的DENV-1和DENV-3重组NS1蛋白;建立了检测登革病毒NS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并证明该检测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傅强 田疆 方丹云 周俊梅 庞贤武 李兴华 江丽芳关键词:登革病毒 NS1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Detection of infectious dengue virus by selective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被引量:2 2016年 Dear Editor,The dengue virus(DENV)is a single-stranded positivesense RNA virus that belongs to the family Flaviviridae(Gubler,2002),and has four serotypes,DENV1–DENV4,which are transmitted via Aedes aegypti and Aedes albopictus(Rodriguez-Roche and Gould,2013).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more than 50 million dengue infections occur each year(Guzman et al.,2010),and a serious outbreak occurred in the Southern Provinces Xin Huang Xuan Zhou Xiaoyan He Pei Wang Shuai Yue Lixin Wu Yu Zhang Qian Xie Bao Zhang Wei Zhao关键词:PCR TIME REAL 登革病毒包膜蛋白、衣壳蛋白及膜结合蛋白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012年 登革病毒结构蛋白与其感染机体的致病机理、宿主免疫机制、治疗用药及疫苗的研制密切相关。本文就登革病毒三种结构蛋白在蛋白结构及其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闫菲菲 任杨源 周旋 赵卫关键词:登革病毒 结构蛋白 蛋白结构 登革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3年 登革病毒感染可以引起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构建出适宜的动物模型。登革病毒可以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体内相关的细胞内复制并引起免疫反应,但无明显症状。具免疫活性的小鼠感染了登革病毒后一般不会出现症状,颅内接种病毒的小鼠可出现麻痹,使用高剂量病毒感染的新小鼠模型可以发生出血的症状。某些改良的免疫缺陷小鼠感染了登革病毒后可以表现出与人类登革出血热相似的症状。人源化小鼠模型支持登革病毒的复制并且可表现出登革热的部分症状。目前的模型各有优缺点,可分别为登革病毒感染的致病机理、免疫机制以及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临床前研究服务。 蔡俊荣 王裴 周旋 赵卫关键词:动物模型 登革病毒 致病机理 免疫机制 登革病毒ADE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2年 在登革病毒致病机理中,抗体依赖增强感染效应(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ADE)占据重要地位,可能在人体二次感染登革病毒后引起严重疾病。对近年来重症登革病毒感染作用机制研究中常用的细胞系、动物模型、ADE对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促进作用以及ADE引起的细胞因子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闫菲菲 熊建英 赵卫关键词:登革病毒 动物模型 细胞因子 登革1型病毒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登革1型病毒的快速特异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设计登革1型病毒特异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制作标准曲线,并检测其特异性、重复性、再现性和敏感性,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常规PCR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成功构建了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3.410logX+45.10,相关系数R2=0.999,扩增效率Eff=96.5%,灵敏度可达103 copies/mL,此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登革1型病毒检测高度特异,与其他3型登革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之间并无交叉反应;采用登革病毒种特异引物探针和本研究建立的登革1型病毒型特异引物探针对166份cDNA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均发现126份为阳性,阳性率均为75.9%,Ct值为20.84~36.36,浓度范围为1~1.3×104copy/μL;常规PCR方法检测到其中36份为阳性,阳性率为21.7%。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登革1型病毒,并能实现对病毒滴度的绝对定量。 熊建英 张复春 马丹娟 朱利 张玲 胡凤玉 黎诚耀 钟志成 万成松 赵卫关键词:荧光定量PCR 登革病毒 TAQMAN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