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0930002)

作品数:13 被引量:35H指数:4
相关作者:朱泓周慧赵永生蔡大伟曾雯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7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考古
  • 4篇考古学
  • 4篇古学
  • 2篇动物
  • 2篇动物考古
  • 2篇动物考古学
  • 2篇遗址
  • 2篇体质特征
  • 2篇龋齿
  • 2篇墓地
  • 2篇臼齿
  • 2篇考古研究
  • 2篇古DNA
  • 1篇动物分类
  • 1篇动物分类学
  • 1篇动物起源
  • 1篇动物性
  • 1篇动物性食物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机构

  • 13篇吉林大学
  • 4篇甘肃省文物考...
  • 3篇山东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沈阳市文物考...
  • 1篇山西省考古研...

作者

  • 9篇朱泓
  • 4篇蔡大伟
  • 4篇赵永生
  • 4篇周慧
  • 3篇曾雯
  • 2篇原海兵
  • 2篇汤卓炜
  • 2篇孙洋
  • 2篇王辉
  • 1篇赵欣
  • 1篇王晓毅
  • 1篇赵永生
  • 1篇陈全家
  • 1篇周亚威
  • 1篇张全超
  • 1篇陈山
  • 1篇韩璐
  • 1篇陈靓
  • 1篇李海军
  • 1篇王列斌

传媒

  • 6篇边疆考古研究
  • 4篇人类学学报
  • 2篇东方考古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绵羊起源的分子考古学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绵羊(domestic sheep,Ovis arie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动物之一,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产品(如肉、奶、羊毛纤维等),在人类的早期文明中扮演着农业、经济、文化甚至是宗教的角色。
蔡大伟汤卓炜陈全家韩璐周慧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考古学研究早期文明SHEEP
从磨沟组看甘青地区古代居民体质特征的演变
2014年
甘青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和宁夏三个省区,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接壤,东邻陕西省,南接四川省,西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与西藏自治区为邻。该地区是内地通往西北边陲,乃至中亚、西亚的必经之地,而且处于大西北的中间地带,地理位置比较重要①。甘青地区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至今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比较深入而且系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基本为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铜石并用时期主要表现为齐家文化;青铜时代的文化众多,包括四坝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寺佳文化、诺木洪文化和沙井文化等。
赵永生赵永生朱泓
关键词:文化
先秦时期山东地区与东北地区居民的体质特征对比研究
2011年
本文中的山东地区即现在山东省地区,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最短距离约为110千米,其间的庙岛群岛像一条链状桥梁将之连接起来;而在陆路上,位于山东地区与东北地区之间的华北平原则成为两者良好的交流地带。这种地理环境给两个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条件。根据目前的资料来看,早在距今7000年左右。
赵永生
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族属问题的生物考古学考察被引量:7
2012年
喇嘛洞墓地是我国北方地区迄今所见最大的一处以三燕文化墓葬为主的大型墓地。关于喇嘛洞三燕文化墓地的族属问题,目前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主要有两种意见:"鲜卑说"和"夫余说"。根据喇嘛洞墓地出土人骨的体质人类学、分子考古学以及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从生物考古学的视角对喇嘛洞三燕时期居民的族属问题进行综合性考察,结果表明,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的族属很难与鲜卑人直接联系起来。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的主体或许确实是来自第二松花江流域的夫余人,此外还混杂了一部分辽西地区早期土著居民的后裔以及个别的鲜卑人。
朱泓曾雯张全超陈山周慧
关键词:族属夫余鲜卑
吉林通化万发拨子遗址出土家猪线粒体DNA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一、前言猪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偶蹄目(Artiodactyla)、猪次目(Suina)、猪科(Suidae)、猪属(Sus)。家猪是中国新石器时期出现最早的家畜之一,从古至今长期是人类重要的肉食资源。家猪(Sus domesticus)起源于野猪(Sus scrofa),驯化时间大约在距今10000~8000年前,这一时期正是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由采集、渔猎向农耕、定居转变的关键阶段。此外,野猪被驯化后,其移动与人群的迁徙和扩散密切相关。家猪的驯化与农业文明的起源和扩散也密切相关。因此,家猪的驯化一直是考古学家关注的焦点。
蔡大伟孙洋汤卓炜王列斌周慧
关键词:新石器时期动物分类学猪科动物考古学新石器时代晚期
牛河梁红山文化人群龋齿的统计与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本文通过对牛河梁遗址出土的31例红山文化时期人类牙齿龋病的统计与分析,获知:1)牛河梁遗址男女两性的患龋率、龋齿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2)他们的患龋率和龋齿率有随年龄增长逐步增高的趋势;3)上颌的龋齿罹患率高于下颌;4)龋齿的发生主要集中在臼齿,且以咬合面部位为主;5)他们的患龋率和龋齿率均较低。牛河梁红山文化人群相对偏低的龋齿率可能暗示出他们的经济生活方式还处在以采集狩猎为主体的模式中,农耕经济可能处于较低层次的状态。
原海兵朱泓
关键词: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龋齿农耕经济
山西省岢岚县窑子坡遗址战国至汉代颅骨的人类学研究
2012年
窑子坡遗址位于山西省岢岚县岚漪镇窑子坡村南约100米的坡地上,地势北高南低,现已修整为梯田。2009年4~6月,为配合山西省忻保(忻州一保德)高速公路岢岚段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市文管处、岢岚县文化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泥质灰陶、夹砂灰陶、夹砂褐陶片以及石刀。
原海兵王晓毅朱泓
关键词:枕骨大孔
陕西临潼零口遗址M21墓主的古DNA研究
2014年
一、引言1994年10月至1995年12月,为了配合临潼至渭南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临潼县零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资料表明,该遗址是一个地层堆积厚、内涵极为丰富的古遗址,其主体遗存可分为四期:Ⅰ期为白家村文化遗存,Ⅱ期是零口文化遗存,Ⅲ期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Ⅳ期为西王村类型遗存[1]。考古人员共清理发现墓葬21座(其中包括汉墓和战国墓),其中零口文化墓葬有5座(M7、M20、M21、M22、M23),均为单人仰身直肢一次葬。M21墓葬格外引人注意。
蔡大伟赵欣陈靓周慧朱泓
磨沟墓地古代居民头骨的形态学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磨沟墓地保存情况良好的295例成年个体进行了头骨形态学的分析,其中283例(男性164例,女性119例)个体来自齐家文化时期的墓葬,距今大约4000-3500年,12例个体(男性7例,女性5例)出自寺洼文化时期的墓葬,大约距今3500-3000年,磨沟组齐家文化居民和寺洼文化居民在体质特征上具有一致性,接近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在与若干近代组和古代组的对比中,磨沟组古代居民则是与代表东亚蒙古人种的华北组和华南组以及古代组中同处甘青地区的火烧沟组和核桃庄组较为接近。
赵永生曾雯王辉毛瑞林朱泓
关键词:头骨体质人类学
全新世中国北方人群第一臼齿齿冠面积和齿尖相对面积的测量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对532枚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人类上、下颌骨第一臼齿(M1和M1)齿冠面积和齿尖面积的测量和分析,得到以下关于中国北方近代人群牙齿尺寸的准确数据和变异情况的结果:两性M1和M1齿冠面积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齿冠面积大于女性齿冠面积,齿尖相对面积不存在性别差异;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男性M1和M1分别缩小了1.16%和4.96%,女性分别缩小了5.68%和6.11%,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齿冠面积无明显变化;M1颊侧尖相对基底面积大于舌侧尖,形成齿尖大小差异的原因很可能是在人类演化过程中,齿冠面积整体缩小的趋势下,为使咬合面最大化使用,各齿尖朝着更利于扩大咬合面基底面积的方式进化的结果;世界各地区近代人群M1和M1各齿尖大小顺序基本一致,其中M1为原尖>前尖>后尖>次尖,M1下原尖最大,下次小尖最小,其他三个齿尖面积非常接近,不存在明显大小变化。
周亚威李海军朱泓
关键词:臼齿全新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