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JL073)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陈文烈吴茜茜李芳芳包瑞郝利斌更多>>
相关机构:青海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补偿
  • 1篇普世价值
  • 1篇欠发达
  • 1篇欠发达地区
  • 1篇项目经济
  • 1篇精准
  • 1篇绩效
  • 1篇扶贫
  • 1篇草原
  • 1篇草原生态

机构

  • 3篇青海民族大学

作者

  • 3篇陈文烈
  • 1篇吴茜茜
  • 1篇郝利斌
  • 1篇包瑞
  • 1篇李芳芳

传媒

  • 2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青藏高原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经济理性视角的欠发达地区现代化反思
2014年
欠发达地区现代化被视为是解决民族问题、边疆问题以及中央政府在软硬两个方面拓展国家空间的必要路径,改革开放尤其是两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到采取果断行动通过政治力量来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在取得诸多成就的同时也导致欠发达地区社会弱势反抗频繁发生,本文究其原因、产生逻辑、路径依赖在不同的视角对欠发达地区现代化的初始条件进行了讨论。
陈文烈郝利斌李芳芳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基于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国家与牧民视角变异逻辑探寻被引量:6
2014年
生态环境政策在牧区的效绩为什么不够理想?在进一步观察那些携带着巨大工程项目的国家生态保护政策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反映国家生态政策功能正在产生微妙变化的现象。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其怎样与国家生态政策的目标和功能渐行渐远的?对它们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何在?文章就此尝试超越部门和学科的界限,更多地关注治本的政策体系。
陈文烈吴茜茜
关键词:生态补偿项目经济
普世政策与价值回应:精准扶贫的“体”与“用”
2017年
本文通过受援主体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价值回应,提出"非普世价值"这个能够贯通不同层面减贫实践的解释性概念。认为西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落脚点和关注点应该更加聚焦如何适应西部民族地区,提升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回应能力,我们当前的部分目标,就是以新的,不同于既存秩序的原则,来改造和重组农牧民日常生活,这是诸多政治行动都应该遵循的方向:为探寻一种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陈文烈包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