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2040007167)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利锋邹文理王曦更多>>
- 相关机构: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州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非完全风险共担、非自愿失业与失业的持续性被引量:5
- 2014年
- 基于非完全风险共担的NKMP-DSGE模型,文章采用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敏感度分析方法考察了风险共担程度对于非自愿失业及其持续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包含非完全风险共担的模型中,外生冲击下就业与失业均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而风险共担程度与失业持续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采用后验优势比检验、极大似然值检验以及贝叶斯信息准则检验等方法进行模型选择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非完全风险共担模型相对较好的拟合了中国现实情况。
- 陈利锋
- 关键词:非自愿失业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新凯恩斯主义
- 调节收入分配:个税真的无效吗?
- 2014年
- 基于一个包含财富异质性家户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考察了个税及其累进性的变动对于中国收入差距的影响。与已有的采用单方程计量的研究类似,文章全样本仿真的结果表明,个税并未扭转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由于单方程计量方法与全样本仿真无法考察政策机制的改变所引起的预期等因素的变化对于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采用子样本反事实分析法考察了1997至2005年、2006至2010年以及2011年之后等三个不同子样本期个税累进性的提高对于中国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个税无法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但是个税累进性的提高缓和了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进而尝试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
- 陈利锋
-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累进性
- 产出缺口估算的新视角:基于劳动力市场效率的重构
- 2014年
- 产出缺口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指示器。已有的产出缺口估算均基于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产出。本文采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估算了一个基于劳动力市场效率的产出缺口(即GGL产出缺口)。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所有变量均可直接观测。运用贝叶斯极大似然估计的模型,结合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与贝叶斯冲击分解,考察GGL产出缺口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路径及其与传统产出缺口的动态差异,研究结果发现:由于失业回滞等原因使得GGL产出缺口比传统产出缺口更具持久性,但传统产出缺口波动更大。二者的差异意味着依靠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方式在我国收效甚微。因此,如果政策机制转向盯住GGL产出缺口,将有利于缓解当前严峻的失业问题。
- 陈利锋
- 中国货币政策立场的识别和度量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准确度量货币政策立场是货币政策实证研究的基础,文章通过总结货币政策立场度量指标的发展历程,借鉴加拿大中央银行构建的货币条件指标方法构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MCI。MCI综合考虑了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种重要的货币政策指标,克服单一货币政策度量指标的片面性,使货币政策指标的度量指标更为全面和可靠。此外,研究还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仍然不够有效,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问题上效果更好,在刺激实体经济方面效果欠佳。
- 邹文理王曦
- 关键词:MCI
-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方法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货膨胀预期是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是描述通货膨胀动态问题的核心变量。如何准确预期通货膨胀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密切关注的问题。作者通过使用机构调查预测法、时间序列法和结构经济模型法对中国通货膨胀进行了预期,并在此基础上对各方法的预期结果进行详细的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就预期准确度而言,机构预期法表现更优,其次为结构经济模型,再次为时间序列法。此外,三种预期方法基本上都符合理性预期性质。因此,在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研究中,可以方便地将"朗润预测"结果作为通货膨胀预期值的代表变量。
- 邹文理
-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
-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及精度评价
- 通货膨胀预期是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如何准确预测通货膨胀预期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使用机构预测法、时间序列法和结构经济模型法对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各方法的预期结果进行了详细的...
- 邹文理王曦
-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
- 文献传递
- 部门冲击与整体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以8大部门供给冲击对整体通货膨胀的影响为例被引量:4
- 2014年
- 基于不同部门异质性显著存在的事实,以我国统计CPI的8大部门为例,采用2002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4季度的数据,考察部门外生供给冲击与总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食品部门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的冲击效应最大,并且不同部门的外生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在此基础上,条件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食品部门、衣着部门供给冲击以及总供给冲击在推动整体通货膨胀波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余部门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波动具有相对较小但却持续性较强的作用。研究表明,忽略不同部门的异质性而基于整体经济建模,可能引起结论的偏误;我国食品部门供给冲击对于通货膨胀具有最大的效应,稳定物价首先需要稳定食品部门的价格。
- 陈利锋
- 关键词:通货膨胀动态随机一般均衡CPI
- 二元市场、信贷摩擦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应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吗?被引量:8
- 2014年
- 在一个包含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通过搜寻与匹配摩擦将失业引入,并考察中国货币政策盯住目标的选择问题。基于外生货币政策的脉冲响应函数,发现在包含多部门的模型中,政策制定者仍面临着稳定产出缺口与稳定劳动力市场的权衡取舍。而基于社会福利损失角度,相对于不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而言,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无论是对工资膨胀率还是对失业做出反应,均引起较小的社会福利损失。这一结论意味着在当前中国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以及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相对较小的背景下,采用对劳动力市场直接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有利于实现缓和社会就业形势与降低社会福利损失的"双赢"。
- 陈利锋
- 关键词:非正规部门货币政策社会福利损失
- 我国转型时期通货膨胀特征和治理研究
- 2014年
- 通过总结我国转型时期历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应对措施及治理效果,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问题进行梳理。从上述总结中我们发现历次通货膨胀存在着共同点以及各自的特殊原因,为未来应对通货膨胀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 邹文理陆羽丰
- 关键词:通货膨胀
- 非平滑工资调整、失业波动与货币政策被引量:7
- 2014年
- 基于包含非平滑工资调整的新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文章考察了非平滑工资调整机制对于经济波动以及货币政策的影响。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非平滑工资调整机制下,货币政策冲击的效应具有时间依存性;基于贝叶斯冲击分解,发现总需求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是推动我国失业波动最主要的动力,并且我国存在显著的失业回滞问题。在此基础上,货币政策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包含非平滑工资调整机制的模型中,相对于不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而言,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的政策机制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相对较小。这一发现意味着,在包含非平滑工资调整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应该对劳动力市场做出反应。
- 陈利锋
- 关键词:货币政策社会福利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