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51070)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进高萍孙武军杨晓慧元文广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文理学院西北大学西安航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王维应制诗与盛唐帝都文化被引量:1
- 2012年
- 有"天下文宗"之誉的王维是开元、天宝时期都城文化的核心人物,其应制诗从物质、制度、审美等不同层面,描写出8世纪中期盛唐雍容华贵的泱泱气度,百夷来朝的帝国威仪,普天同庆的盛世风貌,雄浑秀雅的审美风范,是以皇室、天子为主导的盛唐帝都文化的生动写照,具有艺术和文化双重价值。
- 高萍
- 关键词:应制诗
- 王维蓝田辋川诗地名释义考辨被引量:1
- 2014年
- 唐代诗人王维所写有关蓝田辋川的诗歌,在盛唐山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一些名篇佳作,被收入历代各种诗文选集中,但诸多选本、注本在涉及地名的注释上均有不少失实、差错、矛盾之处。现结合历史文献、今编地方志书以及实地考察,从辋水与辋川、辋口与辋川别业、蓝田山与辋川、石门精舍与石门汤泉等四个方面,考稽勘证,以期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说明。
- 高萍师长泰
- 再谈王维“窃”李嘉佑诗被引量:1
- 2014年
- 王维"窃"李嘉佑诗,是唐人留给后人一个值得不断研究的问题。自唐以来,对它的讨论从未停止,在长期的讨论中形成了四种主要观点:王维"窃"李嘉佑诗;王维非"窃"李嘉佑诗;李嘉佑"窃"王维诗;王李各有此句诗。要判断以上观点,就需要研究清楚三个问题:其一、王维、李嘉佑生年问题;其二、王维创作《积雨辋川庄》的时间问题;其三、李嘉佑有没有可能创作出这样的诗句。并可借以认定,王维非"窃"李嘉佑诗。
- 元文广
- 宋金元王维接受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宋金元时期,王维的画作被广泛题咏,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尤其是《辋川图》成为了一个象征符号。而对王维诗的接受,则远不及画广泛。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指出王维画因表现了文人士大夫超然脱俗、向往自由闲适的情怀,体现了文人画注重写意的审美趣味而备受推崇。而王维诗始终没有成为接受的热点和重点,主要原因在于论者以儒家的文用观、文德观和重气主健的审美观为原则,对王维诗的欠缺不足提出了批评。从而揭示出宋金元时期王维接受与社会政治、时代风气以及文艺观念密切相关。
- 张进
- 明代前中期唐诗选评中的王维接受被引量:3
- 2011年
- 明代王维诗歌接受比起宋金元时期有了明显突破,尤其是唐诗选本中王维诗歌入选数量剧增,不但体裁多样,题材内容也较广泛。明代前中期唐诗选评中的王维接受,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王维在盛唐诗史上排名第三的地位真正确立。二是王维的各体诗歌都受到关注,近体超过古体,五言超过七言,五律在明代中期最受选家重视。三是王维诗中的应制饯送、山水游览等题材备受青睐。四是王维诗歌雄浑自然和委婉闲适的艺术风格得以推崇。这些都是明代唐诗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 孙武军张进
- 王维应制诗的因革及其模式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王维应制诗在唐诗诗风从初唐到盛唐的转变和诗人自身诗歌的发展两个维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是完成了应制诗从绮错婉媚到雄浑秀雅,从骨气都尽到文质半取的转变,对盛唐诗坛美学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应制诗在结构、立意、用语等方面形成的固有模式为其山水诗的创作夯实了基础,从而使其山水诗雅淡之中,别饶华气,清远之外,理趣盎然。
- 高萍
- 关键词:应制诗山水诗
- 论朱熹与王维接受被引量:2
- 2015年
- 朱熹对王维的接受态度是多重性的。从审美评价看,他推赏王维的律诗、辋川体与《辋川图》等;从道德评价看,他尖锐批评王维在政治上的失节,以至压倒了其审美评价。朱熹对王维的时褒时贬,看上去似矛盾而又无序,但还是有其内在的逻辑性,这与他的政治理想与审美理想密切相关。他的崇尚气节,崇尚雄健,崇尚平淡,与他对苏轼的接受密不可分。还原朱熹的王维接受,探讨其在后人王维接受中的影响,对于文学接受研究是颇有意义的。
- 张进
- 唐五代王维绘画接受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王维以文人画著称于后世,他的山水画在唐代画坛的地位并不很高,但至晚唐、五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至宋、明更是为文人士大夫所推重。究其原因,从唐人所重视的绘画内容及技法来看,王维显然稍逊于吴道子、李思训等人。从唐代审美风格的流变看,唐代文艺雄强、豪迈、开放、奢华的审美取向与王维寂静、清幽的绘画风格格格不入,但随着消费偏好逐渐趋向较少尘世之争的内敛和阴柔,王维的绘画为更多人所接受。从绘画接受者的流变看,自唐至宋绘画接受群体的逐渐变迁及其由此衍生的不同接受倾向,也使王维绘画的地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 杨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