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业攻关项目(B09B2071220)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桂宇畅文尚胜陈东成姚日晖李祥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工业攻关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顶发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出光率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传输矩阵法及Matlab软件模拟以聚合物MEH-PPV为发光材料的顶发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TEPLED)出光率,探讨了阳极材料、阴极材料、折射率匹配层以及发光角度等对器件出光率的影响。从仿真结果可知以传统分布布拉格反射器(DBR)为衬底的器件与以Ag膜为反射阳极的器件相比,表现出更高的出光率,达到47.43%。针对半透明金属阴极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问题,设计了以透明材料为阴极的器件,提高了TEPLED出光率,达到67.11%,与以Ag膜为阴极的器件相比,出光率高出10%。分析了DBR对器件出光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器件在较小出光角度范围(30°)内DBR结构对整个TEPLED出光率影响较小;当角度大于30°时,器件出光率受DBR的反射特征影响较大。DBR的应用为TEPLED出光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桂宇畅文尚胜张剑平王保争赵宝锋
- 关键词:传输矩阵法分布布拉格反射器
- 基于传输矩阵法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采用基于传输矩阵法的光学模型及Matlab软件,模拟了以聚合物P3HT:PCBM为活性层的倒装太阳能电池,并分析了模拟电池的吸光率及其内部光电场分布。探讨了厚度、入射角度以及新结构对电池光学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电池的光吸收主要由活性层厚度决定,分别随着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厚度的增加而下降。当光入射角度增大时,由于光程的增加电池的吸光率随之增加,在40°入射角时达到最大;由于其他光学作用,器件吸光率在40°入射角以后反而降低;证明了光斜入射时电场在整个器件中分布是不连续的。通过在基本结构的适当位置插入一层薄膜构成的微腔器件,由于光学共振效应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光吸收。
- 李祥文尚胜姚日晖陈东成桂宇畅
- 关键词:传输矩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