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109)
-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晓珂姜思维董锡文蒋德明汪景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佳木斯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科尔沁固定沙丘土壤交换性盐基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10年
- 以栽植小叶锦鸡儿25年的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从3个坡位(迎风坡、顶坡、背风坡)分别进行了4个深度(0~5cm、5~10cm、10~20cm、20~40cm)的取样,开展了固定沙丘土壤交换性盐基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交换性盐基含量的分布受坡位影响较大(P〈0.01);各交换性盐基含量表现为:表层(0~5cm)含量最高,随着深度的增加均呈降低趋势;灌丛对交换性Na、Ca、Mg的富集效果显著,对交换性K的富集效果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电导率与交换性K、Na、Ca、Mg有显著的相关性,各交换性盐基间相关性显著。
- 董锡文张晓珂姜思维汪景宽蒋德明
- 关键词:固定沙丘交换性盐基科尔沁沙地
- 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土壤线虫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本文对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不同坡位(丘间地、过渡带、迎风坡中部、坡顶、背风坡上部和下部)和不同土层深度(0~20、20~40和40~60cm)的土壤线虫群落组成与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沙丘土壤线虫具有显著的坡位效应,而垂直分布特征不显著。丘间地和背风坡下部具有较高数量和较多种类的土壤线虫,而过渡带和迎风坡中部土壤线虫数量较低、种类也较少。不同坡位土壤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和植物寄生线虫数量存在显著差异。除食细菌线虫外,不同土层土壤线虫总数及其各营养类群均无显著差异。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是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土壤线虫群落分布格局的变化反映了流动沙丘土壤微环境的变化,对土壤质量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 张晓珂董锡文梁文举蒋德明姜思维
- 关键词:流动沙丘坡位
- 科尔沁改良草场土壤全碳、全氮空间分布被引量:1
- 2007年
- 以科尔沁盐碱地改良草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退化草场改良5年和改良1年后土壤全碳和全氮的含量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改良1年退化草场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高于改良5年的退化草场,其中土壤全氮含量二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改良5年退化草场相比,改良1年土壤全碳和全氮的基台值和空间相关度较小,而变程和分数维较大,说明改良1年退化草场土壤全碳和全氮空间变异性小于改良5年退化草场。克里格制图直观地反映了不同改良年限土壤全碳和全氮的空间结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草地翻耕和自然植被恢复有关。为此,建议采取牧草还田或施加化肥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护草场改良工程的实施效果。
- 刘秀梅施春健梁文举姜勇张晓珂
- 关键词:改良草场全氮空间异质性地统计学
- 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为了研究固定沙丘土壤N素空间分布特征,选择以栽植小叶锦鸡儿25年后的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从迎风坡、顶坡和背风坡3个位置4个层次(0-5、5-10、10-20和20-40cm)进行取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N、NO3^--N和NH4^+-N含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呈现出减少的趋势,0-5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各层。表层土壤受凋落物的影响较大,从而相对于深层土壤来说积累了更多的N素。全N、NO3^--N和NH4^+N含量在不同坡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全N和NO3^--N含量在迎风坡较高,而NH40N含量在背风坡较高。丛下全N、NO3^--N和NH4^+-N的含量显著高于丛间(p〈0.01)。土壤电导率与全N、NO3^--N、NH4^+-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pH与NO3^--N、NH4^+-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NO3^--N、NH4^+N的富集降低了土壤pH值。小叶锦鸡儿的栽植对沙土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 董锡文张晓珂姜思维蒋德明汪景宽
- 关键词:固定沙丘氮素小叶锦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