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5102)

作品数:4 被引量:92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杨君卢清安静宇严茹莎楼晟荣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有机物
  • 2篇排放清单
  • 2篇气溶胶
  • 2篇挥发
  • 2篇挥发性有机
  • 2篇挥发性有机物
  • 2篇长江
  • 2篇长江三角
  • 2篇长江三角洲
  • 1篇动车
  • 1篇有机气溶胶
  • 1篇溶胶
  • 1篇生物质燃烧
  • 1篇能见度
  • 1篇卫星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特征
  • 1篇物质燃烧
  • 1篇细颗粒
  • 1篇细颗粒物

机构

  • 4篇上海大学
  • 2篇东华大学
  • 1篇上海市环境保...

作者

  • 4篇王杨君
  • 1篇李莉
  • 1篇黄海英
  • 1篇王倩
  • 1篇周敏
  • 1篇李浩
  • 1篇陈明华
  • 1篇陈长虹
  • 1篇王红丽
  • 1篇乔利平
  • 1篇黄成
  • 1篇楼晟荣
  • 1篇严茹莎
  • 1篇安静宇
  • 1篇卢清
  • 1篇侯美伶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灰霾期间气溶胶的污染特征被引量:31
2012年
从颗粒物的时空分布和浓度水平方面综述了灰霾期间气溶胶的污染特征,介绍了灰霾期间气溶胶中金属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特征,以及颗粒物与能见度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指出:灰霾天气多发生在冬季,且气溶胶中PM2.5占的比重大;气溶胶污染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有密切关系;水溶性离子多集中在PM2.5中;能见度的下降与气溶胶特别是细颗粒物有很大关系。提出目前灰霾研究中主要存在3大问题:一是对灰霾期间气溶胶中含有的有机物类别及其对不同季节发生灰霾的贡献率仍需进一步研究;二是灰霾期间气溶胶中有机物的形成机理尚不明确;三是不同源排放的气溶胶对灰霾形成的贡献率有待探讨。建议系统地开展大气细颗粒物有害成分的鉴定、源排放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性、扩散过程中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等方面的研究,为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
侯美伶王杨君
关键词:灰霾气溶胶能见度大气污染
长江三角洲2017年机动车IVOCs排放清单构建及其对SOA的生成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对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有重要贡献,但尚未包括在目前的排放清单中.本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排放因子法和IVOCs/POA比例系数法对长三角地区2017年机动车IVOCs的排放量进行估算,构建长三角地区2017年机动车IVOC排放清单,分析其不确定性并估算其对SOA生成潜势的影响.基于排放因子法的结果表明,2017年长三角地区机动车IVOCs排放总量为3. 58万t,SOA的生成潜势为695 t,其中载货汽车的IVOCs排放量在长三角大部分城市的占比均超过70%;从燃料类型来看,柴油车的IVOCs排放量远高于汽油车.基于IVOCs/POA比例系数法的结果表明,由不同的IVOCs/POA比例以及不同的POA/PM2. 5占比得到的排放清单结果差别巨大,最大值可达64. 2万t,最小仅为5. 2万t,造成的SOA生成潜势分别为1. 55万t和1 032 t.本研究表明基于不同的估算方法构建的IVOCs排放清单结果差别巨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将直接影响后续空气质量模型对SOA的模拟结果.因此,需进一步将不同清单结果用于空气质量模型中对SOA进行模拟,通过与观测值的比较,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长三角地区机动车IVOCs排放清单.
王倩黄凌王杨君殷司佳张琪易鑫李莉
关键词:机动车排放清单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2010~2018年生物质燃烧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排放清单被引量:7
2020年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是一类重要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前体物.其中,生物质燃烧是IVOCs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目前尚未包括在传统的排放清单中.本研究基于卫星火点排放清单(FINN)以及IVOCs/POA比例法对长三角地区2010至2018年生物质燃烧IVOCs的排放量进行估算,构建长三角地区2010~2018年基于卫星火点的生物质燃烧IVOCs排放清单,并分析其不确定性,为后续模拟长三角地区SOA的来源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在2010~2018年期间,长三角地区火点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过去3年(2016~2018年)火点数维持在6000次左右,较2016年之前下降了约60%.从火点数的月分布来看,火点发生最多的月份是5~8月,其次在10月有个小高峰.基于IVOCs/POA比例系数法的计算结果表明,由不同的POA/OC以及IVOCs/POA比例得到的长三角地区生物质燃烧IVOCs排放总量结果差别巨大,平均值为73.4万t(10.5~305.7万t).基于蒙特卡罗的不确定性模拟,长三角地区生物质燃烧IVOCs排放量的不确定范围在-99%~68%之间.
朱永慧王倩黄凌殷司佳李莉王杨君
关键词:生物质燃烧长江三角洲
2013年1月中国东部地区重污染过程中上海市细颗粒物的来源追踪模拟研究被引量:47
2014年
大气PM2.5是当前我国城市和区域面临的最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然而PM2.5及其关键组分污染的来源不清,严重制约了人们对PM2.5的科学认知和污染防控的步伐.本研究以2013年1月中国东部地区一次典型重污染过程为研究案例,利用CAMx三维模型中耦合了物种示踪机制的颗粒物来源追踪方法,探讨和揭示了中国东部地区代表性城市上海及周边地区共4个源区(上海、苏南、浙北、大区域)、8类污染源(包括燃烧源、生产工艺过程、流动源、生活面源、挥发源、扬尘源、农业源、天然源)对上海城区大气中PM2.5及其关键组分包括水溶性无机离子(SO2-4、NO-3、NH+4)、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污染贡献.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1月份中国东部出现严重灰霾污染期间,上海城区PM2.5的主要区域贡献为上海本地污染源排放累积(PM2.5浓度贡献平均为55.4%±22.3%)和长距离输送(38.4%±20.0%).上海地区8类主要排放源中,扬尘源贡献均值最大,达到30.7%±31.8%,其次为燃烧源18.2%±15.6%、流动源18.6%±17.5%、挥发类源16.9%±18.0%.对上海市PM2.5组分的源解析研究发现,燃烧源对细颗粒物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浓度贡献最大,其浓度贡献分别达到56.2%和55.9%.铵盐中72.4%来源于挥发类源贡献,元素碳约78.3%来自于交通源贡献.挥发类源排放和流动源是主要的有机气溶胶贡献源,浓度贡献分别为36.2%和32.5%.
安静宇李莉黄成王杨君黄海英陈长虹严茹莎李浩周敏卢清乔利平楼晟荣王红丽王倩陈明华
关键词:细颗粒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