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2010-60)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杨连平石涛涛孙英郭莉春闫虹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下颌
  • 1篇第三磨牙
  • 1篇咬合
  • 1篇咬合力
  • 1篇阻生
  • 1篇颌骨
  • 1篇颌关节
  • 1篇颞下
  • 1篇颞下颌
  • 1篇颞下颌关节
  • 1篇颞下颌关节紊...
  • 1篇颞下颌关节紊...
  • 1篇髁突
  • 1篇髁突骨折
  • 1篇髁状突
  • 1篇紊乱病
  • 1篇下颌骨
  • 1篇下颌骨髁
  • 1篇下颌骨髁状突
  • 1篇下颌关节

机构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杨连平
  • 1篇郭莉春
  • 1篇徐敏
  • 1篇孙英
  • 1篇闫虹
  • 1篇石涛涛

传媒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山西籍大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调查山西籍大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患病情况,探讨相关发病因素。方法于2012年3—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太原市4所高校521名21.23岁山西籍大学生(男206名、女315名)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TMD体征阳性者为病例组,阴性为对照组,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x。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MD体征阳性者258名(占49.52%),其中表现为关节弹响和杂音181名(占70.16%),下颌运动异常95名(占36.82%),肌肉疼痛37名(占14.34%),关节弹响和杂音的发生率较高;男性TMD体征阳性94名(占45.63%),女性TMD体征阳性164名(占52.06%),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咬合紊乱和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是这一年龄段人群TM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下颌第三磨牙阻生199名(占38.20%),其中TMD阳性118名(占59.30%);无下颌第三磨牙阻生322名(占61.80%),其中TMD阳性140名(占43.48%);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组TMD阳性率高于无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组(P〈0.05)。结论山西籍大学生TMD患病率较高,症状以关节弹响和杂音为主,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是TM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石涛涛杨连平孙英郭莉春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流行病学调查第三磨牙阻生
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前后咬合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应用肌电波形和肌电值,评价单侧髁突骨折手术治疗前后咬合力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收集6例单侧髁突骨折患者和6名健康人,病例组均行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利用肌电仪对健康组,病例组的术前1周内、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咬肌进行肌力测定。分析在紧咬位时咬肌肌力、咬肌不对称指数。结果术前患侧咬肌肌力峰值电位明显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钛板内固定治疗后,健侧和患侧咬肌肌力较术前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术前咬肌不对称指数比健康组大,术后病例组咬肌不对称指数呈下降趋势,术后1个月比术前明显减小。从肌电波形看,患侧咬肌肌电动作电位的时相、波幅明显比健侧差,术后1个月患侧咬肌肌电波幅明显提高,间接表明患者的咬合力有所提高。结论肌电波形和肌电值可以间接反映咬合力,是反映咬合功能状态的一个客观指标,可以指导临床实践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案,恢复良好的咬合功能。
闫虹杨连平徐敏
关键词: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咬合力肌力肌电描记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