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01655)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吴锡信刘中良郑志雄彭健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山大学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紧张
  • 3篇血管紧张素
  • 3篇血管紧张素转...
  • 3篇血管紧张素转...
  • 3篇肾综合征
  • 3篇转换酶
  • 3篇综合征
  • 3篇紧张素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肝肾综合征
  • 2篇血管紧张素转...
  • 2篇血管紧张素转...
  • 2篇肾功能
  • 2篇肾功能衰竭
  • 2篇酶基因多态性
  • 2篇功能衰竭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暨南大学第三...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3篇吴锡信
  • 2篇彭健
  • 2篇郑志雄
  • 2篇刘中良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失代偿性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HRS)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方法对96例失代偿性肝硬化并HRS患者及各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ACE基因上的DNA片断,根据I/D来判断其多态性,同时各例均采血测ALT、AST、血清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等指标,并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不同基因型间这些指标的差异。结果HRS患者中,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各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其他肝病组外,各组Ⅰ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D等位基因频率(均P〈0.01),各对照组中,三种基因型频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S组中,Ⅱ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ID及DD型(P〈0.05)。Ⅱ基因型的SCr等显著高于ID型及DD型(均P〈0.05),GFR显著低于ID型及DD型(P〈0.05)。结论ACE基因Ⅱ型可能为失代偿性肝硬化易并发HRS的遗传学因素。
郑志雄吴锡信周玉球
关键词:肝肾综合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肽基二肽酶A肾功能衰竭失代偿肝硬化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肝肾综合征相关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 D)多态性与失代偿性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 (HRS)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 5 6例失代偿性肝硬化并发 HRS患者及 6 0例正常对照组 ACE基因上 DNA片断 ,根据 I/ D判断其多态性 ;同时各例均采血测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清肌酐 (SCr)及尿素氮 (BU N)等指标 ,并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GFR) ,比较不同基因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HRS患者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I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 D等位基因频率 (P均 <0 .0 1)。正常对照组中 3种基因型频率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HRS组中 II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 ID型及 DD型 (P均 <0 .0 5 )。 II基因型的 BU N与 SCr均显著高于 ID型及 DD型(P均 <0 .0 5 ) ,GFR显著低于 ID型及 DD型 (P均 <0 .0 5 )。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失代偿性肝硬化并发HRS的发生率有关 ,II基因型可能为失代偿性肝硬化易并发 HRS的遗传学方面因素 ;失代偿性肝硬化并发HRS患者中 ,II基因型个体的肾功能衰竭程度重于 ID型及 DD型。
吴锡信郑志雄刘中良周玉球肖鸽飞彭健曾志为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肝肾综合征遗传学HRS
肝肾综合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失代偿性肝硬化并发肝肾综合征(HRS)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F)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76例失代偿性肝硬化并HRS患者及各对照组患者的ACE基因上的DNA片段,根据I/D来判断其多态性,同时各例均采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等指标,并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不同基因型间这些指标的差异有无显著意义。结果 HRS患者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各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除其他肝病组外,各组Ⅰ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D等位基因频率(P均<0.01),而各对照组中,3种基因型频率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RS组中,Ⅱ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ID及DD型(P<0.05)。Ⅱ基因型的BUN与SCr均显著高于ID型及DD型(P均<0.05),GFR显著低于ID型及DD型(P<0.05)。结论 ACE基因Ⅱ型可能为失代偿性肝硬化易并发HRS的遗传学方面因素。
吴锡信郑志雄刘中良周玉球肖鸽飞彭健曾志为
关键词:肝肾综合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肾功能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