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1199) 作品数:14 被引量:56 H指数:5 相关作者: 王胜刚 张艳 龙康 李倩 孙淼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纳米晶304不锈钢高温氧化膜中Cr和Mn元素的XPS和UPS表征 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对比研究了普通304不锈钢(CP-SS304)和深度轧制技术制备的块体纳米晶304不锈钢(BN-SS304)在900℃空气中氧化24h后形成的高温氧化膜中Cr和Mn元素的结合能、原子百分比、价电子的相互作用和功函数,分析了BN-SS304表面电子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材料氧化膜中Cr元素以Cr3+和Cr0存在,Mn元素以Mn4+和Mn0存在,在不同溅射时间,BN-SS304氧化膜中Cr3+与(Cr3++Cr0)原子百分比和Mn4+与(Mn4++Mn0)原子百分比均低于CP-SS304氧化膜中的比值。两种材料氧化膜中价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Mn—O,Cr—O,Mn0(3d和4s)和Cr0(3d和4s)。与CP-SS304相比,BN-SS304氧化膜表面价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其功函数比CP-SS304提高0.07eV,BN-SS304的耐高温氧化性能增强。 徐送宁 王胜刚 韩海豹 孙乃坤关键词:XPS UPS 高温氧化 纳米Cr颗粒对Ni-Mo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研究纳米Cr颗粒对Ni-Mo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具有不同Cr含量的Ni-Mo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别观察和分析复合镀层的组织形貌及结构.采用电化学测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复合镀层的析氢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纳米Cr颗粒含量的增加,镀层晶粒得到细化,析氢过电位增大,复合镀层析氢性能得到提高;当镀液中纳米Cr颗粒含量为20 g/L时,复合镀层表面钝化膜中MoO3含量较高,且可与Cr产生协同效应,因而复合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但随着镀液中纳米Cr颗粒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复合镀层中沉积的Cr元素含量降低,复合镀层的析氢性能和耐蚀性能均降低.因此,当镀液中纳米Cr颗粒含量为20 g/L时,复合镀层具有较好的析氢性能和耐蚀性能. 张艳 吴胜男关键词:析氢性能 交流阻抗 纳米晶304不锈钢断裂表面的粗糙度分析 2017年 对普通铸态粗晶304不锈钢(CP-SS304)进行深度轧制,制备出纳米晶304不锈钢(BNSS304)板材,将两试样经过同种磨削加工后在室温下恒速率拉伸.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断裂试样不同位置表面轮廓的观察,得到试样断口附近和夹持端的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拉伸断裂后BNSS304在任一位置的粗糙度均小于CP-SS304.越靠近断口,表面粗糙度越大,且BN-SS304在断口附近表面粗糙度增幅较大. 刘诗莹 沈长斌 王胜刚关键词:纳米晶 表面粗糙度 NdFeB表面镀镍层不同脉冲参数时的形貌及性能 被引量:1 2015年 与直流电镀相比,脉冲电镀具有许多优点;而目前有关脉冲参数对Nd Fe B表面镀镍层耐蚀性影响的研究少有报道。以Nd Fe B为基体材料,以不同的电流密度和占空比脉冲电镀镍,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镀层表面形貌,在3.5%Na Cl溶液中进行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测试考察镀层的耐蚀性能,并测量镀层硬度以及结合强度,以获得最佳脉冲电镀工艺。结果表明:Nd Fe B表面脉冲电镀镍层较直流电镀层晶粒更细,表面更光滑平整;电流密度为2 A/dm2,占空比为0.4时,镀层表面晶粒均匀致密,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脉冲电镀层的硬度大于直流电镀层,且在电流密度2 A/dm2,占空比0.4时硬度最大,达497.5 HV0.98 N,热震20次表现出良好的结合性能。 张艳 张媛 李倩关键词:脉冲电镀 NDFEB 镍镀层 电流密度 表面形貌 纳米晶工业纯铁及其Ni镀层的性能 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探究基体材料纳米化对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直流电沉积方法在纳米晶工业纯铁和粗晶工业纯铁上制备了不同厚度的Ni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衍射仪观察并分析了镀层的组织形貌和结构.采用电化学测试和静态浸泡方法对基体和镀层进行了耐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晶工业纯铁的基体及其Ni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略优于相同厚度下粗晶工业纯铁的基体及其Ni镀层,但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这种差异逐渐减小.同时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镀层表面越来越平整致密. 张艳 王纳 王胜刚关键词:直流电沉积 组织形貌 热处理工艺对电弧增材制造ZL114A铝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23年 为了研究热处理工艺对电弧增材制造ZL114A铝合金耐蚀行为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附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第二相的形貌及成分,并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铝合金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经过固溶和时效处理后,ZL114A铝合金的组织主要由α-(Al)基体、共晶Si和Mg 2Si相组成.当在540℃固溶处理时,随着固溶时间从2 h增加到14 h,合金中共晶硅相逐渐转变为球状.经过14 h的固溶处理后,合金表现出很强的钝化能力.合金经过时效处理后,随着时效时间从4 h增加到12 h,晶内析出的共晶硅和Mg 2Si相数量逐渐增多,合金耐蚀性能降低. 张艳 沈志胤 张熠琨关键词:耐蚀性能 固溶时间 904L不锈钢在5g/L H_2SO_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研究904L不锈钢在5 g/L H2S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采用动电位极化测试、电化学阻抗测试(EI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其腐蚀行为,并分析其钝化膜的组成.结果表明,904L不锈钢极化后会发生自钝化,钝化区间为-0.2~0.6 V,电荷传递电阻为4 801Ω/cm2,表明904L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蚀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表明,钝化膜主要成分为Cr2O3、Cr OOH、Cr(OH)3等化合物.因而904L不锈钢在5 g/L H2SO4溶液中可以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能. 张艳 李倩 张媛关键词:酸性溶液 动电位极化 电化学阻抗 钝化膜 高压输电线塔用SS400角钢表面氧化膜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2017年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服役80 a以上SS400角钢表面氧化物的电子结构和价带结构。SS400角钢氧化膜的XPS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r+溅射时间持续2100 s,氧化膜中Zn^(2+)2p3/2和Fe^(3+)2p3/2的结合能分别为(1022.10±0.08)和(710.72±0.09)e V,基本保持不变,氧化膜中Fe、Cr和Mn原子分数都低于10%。氧化膜主要成分为Zn的氧化物和碳氧化合物。结合SS400角钢的化学成分和氧化膜的XPS结果,分析了SS400角钢耐腐蚀的原因。 朱义东 胡大伟 赵义松 郑维刚 王胜刚 龙康关键词:氧化膜 结合能 价带 纳米晶304不锈钢板材的深度轧制技术及其力学与腐蚀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7年 介绍了采用深度轧制技术制备的纳米晶304不锈钢板材的力学与腐蚀性能。与普通304不锈钢相比,纳米晶304不锈钢的屈服和抗拉强度同时提高,且延伸率30%以上,拉伸性能提高。相同变幅度条件下,纳米晶304不锈钢应变疲劳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同时提高,抗应变疲劳性能提高。在650℃下、Na Cl-Na2SO4混合熔盐和不同浓度盐酸溶液中,纳米晶304不锈钢局部腐蚀阻力提高、腐蚀速度减少并形成致密氧化膜,耐腐蚀性能提高。从纳米晶和普通304不锈钢的价电子结构以及氧化膜电子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纳米晶304不锈钢耐腐蚀性能提高的本征因素。 王胜刚 孙淼 龙康关键词:力学性能 深度轧制技术制备的纳米晶金属板材腐蚀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5年 概述了目前已提出的几种纳米晶金属材料制备技术和不同纳米晶金属材料腐蚀研究进展。介绍了深度轧制技术制备纳米晶金属板材,阐述了该技术制备的纳米晶金属板材(工业纯铁、304不锈钢和工业纯铝)腐蚀性能研究进展。与相应的普通金属材料相比,深度轧制技术制备的这三种纳米晶金属材料在不同腐蚀环境(溶液、熔盐和高温气体)中耐腐蚀性能(局部腐蚀和均匀腐蚀)提高。大量纳米晶及其相应普通金属材料的腐蚀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的材料微观结构参量(成分及其分布、晶粒尺寸、位错密度和残余应力等)不是腐蚀性能的本征参量。提出了从金属材料价电子结构和氧化膜电子结构角度理解金属材料腐蚀性能及其相关腐蚀机理,并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提出金属材料电化学腐蚀本征参量的概念。 王胜刚 孙淼 龙康 张志东关键词:电化学腐蚀 价电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