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0607CSJ16)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叶传永焦杏春王晓春杨永亮王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多环芳烃
  • 1篇样品前处理
  • 1篇生物富集
  • 1篇生物富集系数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籽粒
  • 1篇碳同位素
  • 1篇同位素
  • 1篇前处理
  • 1篇籽粒
  • 1篇稳定碳同位素
  • 1篇环境介质
  • 1篇分馏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篇焦杏春
  • 2篇叶传永
  • 1篇罗松光
  • 1篇刘晓端
  • 1篇王广
  • 1篇杨永亮
  • 1篇刘煜
  • 1篇王晓春
  • 1篇武振艳

传媒

  • 2篇岩矿测试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多环芳烃在水稻籽粒中的分布及其与环境介质含量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介绍了江西南昌某郊区采集的成熟期(2008年9月)和收割期(2008年10月)的水稻籽粒中多环芳烃(PAHs)的富集情况,并与同时期的环境介质(土壤、空气气相以及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分布情况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稻籽粒中16种多环芳烃(∑PAHs)总量平均为(74.8±13.6)ng/g,水稻土壤中∑PAHs含量平均为(203.7±14.3)ng/g,空气气相样品中∑PAHs含量平均为68.25 ng/m3,以3环和4环多环芳烃为优势化合物;颗粒物样品中∑PAHs含量平均为42.28 ng/m3,以4环、5环和6环多环芳烃为优势化合物。各介质多环芳烃含量在国内同类地区中均位于中等偏下水平。将多环芳烃在水稻籽粒和各个介质之间的生物富集系数与化合物的辛醇分配系数KOC、KOA作对数变换后比较,发现水稻籽粒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水稻土和空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没有太大关系;而与空气气相中的多环芳烃关系较明显,证实了前人得到的气相化合物对植物体内化合物的分配起着主要贡献的研究结论。
焦杏春叶传永武振艳罗松光刘煜
关键词:多环芳烃水稻籽粒生物富集系数环境介质
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多环芳烃的稳定碳同位素分馏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多环芳烃标准样品连续和穿插进样相结合的方式,检验了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质谱仪(GC-C-IRMS)测定多环芳烃单体碳同位素比值(δ13C)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观察了测定过程中色谱柱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出峰面积和分离程度是影响化合物δ13C平行性的主要原因。通过多次实验,分析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多环芳烃各个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的分馏情况,包括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硅胶柱等净化过程,以及旋转蒸发和氮气吹扫等浓缩过程。实验表明,各前处理过程中样品内多环芳烃的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均不明显,其中硅胶柱净化过程相比GPC过程对样品中多环芳烃的δ13C影响较大,但总体上仍未超过未处理标样δ13C值的2倍标准偏差范围。旋转蒸发和氮吹过程对样品中多环芳烃的δ13C影响程度相当,都位于未处理标样δ13C值1倍标准偏差以内的水平。
焦杏春王广叶传永刘晓端杨永亮王晓春
关键词:多环芳烃样品前处理稳定碳同位素分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