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YY004)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甘露骆贤凤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主题

  • 5篇翻译
  • 3篇鲁迅翻译
  • 2篇伦理
  • 2篇翻译伦理
  • 1篇研究方法
  • 1篇译介
  • 1篇责任观
  • 1篇正义观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维度
  • 1篇中间物
  • 1篇三个维度
  • 1篇社会功用
  • 1篇时间维度
  • 1篇情结
  • 1篇外国文学
  • 1篇外国文学译介
  • 1篇维度
  • 1篇文学
  • 1篇文学翻译

机构

  • 6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2篇甘露
  • 1篇骆贤凤

传媒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学术界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上海翻译(中...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鲁迅翻译思想的“中间物”哲学理据被引量:1
2019年
鲁迅的“中间物”思想,基于社会动荡变革现实、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历史转型、进化论思想以及尼采“超人”哲学等多重启发下产生,指的是世间一切事物的“中间态”发展过程。“中间物”意识影响了鲁迅翻译思想的形成和翻译实践活动的进行,促使其提出“硬译”主张,重视复译,对文言文加以批判却在翻译和创作中采用文言文与白话文交替使用的语言策略。鲁迅的翻译活动即在“中间物”状态的环节中实现了从归化到异化再到优化的进化历程。
刘孔喜骆贤凤
关键词:翻译思想翻译实践
鲁迅翻译思想演变的三个维度被引量:1
2019年
在1903年至1936年的33年间,鲁迅把文学翻译与社会政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把民族解放和社会变革视为自己的社会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努力译介新思想,革新民众的国民性,最终从'文学革命'转向了'革命文学',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界之战士'。本文从时间维度、社会功用维度和政治维度探讨了鲁迅翻译思想的演变历程。
甘露骆贤凤
关键词:时间维度政治维度
《故事新编》的荒诞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故事新编》中存在着显著的现代主义荒诞性特征。鲁迅通过对传统人物形象的颠覆性重塑展现荒诞,原本高高在上的神、英雄、民族脊梁、历史先贤从圣坛之上走入寻常的现实生活,他们因无法挣脱繁琐的尘世而叹息,为了生存而四处奔忙。故事将原本存在于神话和历史传说中的高大人物置于残酷的现实世界,使他们受困于凌厉的现实,给人以强烈的荒诞感。小说叙事的荒诞性与鲁迅的存在主义之思密切相关。
骆贤凤段灿灿
关键词:故事新编荒诞性存在主义
鲁迅外国文学译介中的革命文艺情结
2013年
由于受到现实政治气候和个人政治取向的影响,鲁迅自从事外国文学译介以后就把翻译与政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前苏联的革命文艺思想的影响下,鲁迅译介了大量的外国革命文艺作品,体现出其强烈的革命文艺情结。更为重要的是,鲁迅在译介外国革命文艺作品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革命文艺观。
甘露
关键词:文学翻译革命文学
On Lu Xun’s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2019年
In literary translation,Lu Xun shouldered the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to his motherland,the people,education,language,literature and art.In his opinion,foreig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would bring “fire and light” to current society,provide Chinese children and youngsters with valuable readings and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language and characters.In his career of literary translation,Lu Xun fulfilled his long-cherished dream of being a “Spiritual Warrior” in China.
Gan LuLuo Xianfeng
关键词:LITERARYRESPONSIBILITYCONSCIOUSNESSPURSUIT
鲁迅翻译伦理观探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前有关鲁迅翻译思想和实践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却鲜有研究涉及其翻译伦理思想,一是因为"翻译伦理"是20世纪80年代才提出的概念,二是鲁迅似乎很少明确地提出类似翻译理论的观点或主张。事实上,他在33年的翻译活动中,在思想或原则上信守正义、诚信、忠实和责任等译者职责或伦理,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具体表现在:关注弱小民族的文化,强调民族利益至上,满足社会政治需要,诚于自己的外语能力,忠实于作者、原文和译文读者,开启民智,积极传播异域文化。基于国内外翻译伦理研究的最新成果,考察鲁迅秉承并践行的这些翻译伦理观,以其言观其行,以其行证其言,以便更加全面、深入地进行有关鲁迅的翻译家研究,并丰富翻译伦理的个案研究。
骆贤凤
关键词:翻译伦理正义观诚信观责任观
后现代语境下的翻译伦理研究
2015年
文化学派、操纵学派、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等翻译理论扩大了翻译研究的领域,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然而,这些理论把译者主体性无限扩大,摒弃了信、忠实等传统翻译标准,过分强调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在翻译中的作用,为各种伪译、误译提供了"理论依据"。于是,翻译行业出现了危机,呼唤翻译伦理的回归。但是,翻译伦理的定义有待厘清,翻译伦理的回归也有别于传统的翻译伦理,其内涵更为宽广。同时,翻译伦理研究必须依靠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真正建立翻译伦理学。
甘露骆贤凤
关键词:翻译伦理研究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